| & i1 f, ~, S; p1 s6 w
1975年以前,我们内乡县城东侧的湍河之上,只有一座长308.60米,宽仅4.10米,高约6.0米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尽管她只能容纳一辆汽车单行通过,但由于她是早在1937年7月由当时的内乡自治“土皇帝”别廷芳请“洋人”设计建造的,又是河南省最早引进西方技术和建筑材料所建成的当时全省仅有的三大桥梁之一。所以,她在沟通鄂、豫、陕三省陆路交通的同时,也成了享誉邻近三省的一座名副其实的“洋桥”。由于是别廷芳主持修建的,因此内乡的老百姓也称之为“别公桥”。如今,随着湍河桥的数量增多,人们又称之为“一桥”或“老桥”了。这既有最早、第一之意,也有按诞生早晚而排序之意。1 S7 W9 x5 U" u+ u3 @
斗转星移,时代变迁。这座“洋”极一时的大桥,在“洋”了38年之后,终于在1975年走上了“没落”之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因“洋桥”太窄、只能单向通行汽车,一旦没看清对方是否有车过来而上到桥上,进退两难而造成的堵车经常出现。她已不适应交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在该桥上游近1000米处,当年10月又建成了一座长362米、宽9米、高7.5米的新湍河大桥。在这座高大宽阔的“新洋桥”(老百姓语)面前,昔日无限风光的“洋桥”已显得颇有些老土了。这座“新洋桥”按时序排列,如今已称之为“二桥”。, k0 c$ D9 t+ G. M* N: v+ _, V
光限荏苒,岁月如梭。时代的飞速发展,车辆的日益增多,使“二桥”这座在当时看来已显得十分宽畅、可以双向自由通行汽车的“新洋桥”,居然又逐步成了沟通我国东部与西部的公路大通道--312国道的一个“瓶颈”。于是,1999年10月,在“新洋桥”上游约550米处,又建成了一座长405米、宽15米、高9米的“湍河三桥”。在这座高大巍峨、雍容华贵的新大桥的映衬下,过去的“新洋桥”、“老洋桥”顿时显得暗淡无光。尤其是那座曾经在过去相当长的岁月里一直独领风骚的“老洋桥”,更显得苍老瘦弱,太过单薄,不仅再也显示不出一星半点的“洋气”,而且直让人感觉她简直就像一个瘦骨嶙峋、风烛残年的老朽!1 C5 k: N$ f, C0 K# I
正当人们用惊异的目光在感叹着建桥节奏的加快,建桥规格的不断提高时,2001年10月,在“三桥”的上游约600米处,又建成一座更加高大壮观的“湍河特大铁路桥”。内乡人称之为“四桥”。当“呜-呜-”的火车鸣叫着穿梭来往时,每次都引来了许多好奇的目光,让人们无不感叹这时代飞速前进的步伐:从“洋桥”(一桥)到“新洋桥”(二桥)用了38年,从“新洋桥”(二桥)到“三桥”用了24年,而从“三桥”到“四桥”才用了3年时间!; X: E% D. ^# x# V5 l1 d- _) i
而现在,在“四桥”的上游约1000米处,一座更高、更宽、更加雄伟的高速公路大桥,经过2004年以来两年多的建设已横空出世,其主体工程已于今年8月完工。虽然她目前还未经任何装饰,还是混凝土灰头土脸的灰白色,但其长达582米、宽达34.5米,高达14米的雄姿,已足以让以往任何一座桥都只能自愧弗如了!尤其是其双向四车道宽阔的桥面和双桥并肩的伟岸气派等,无不让她目空一切,傲视湍河两岸,目睹祖国的飞速前进,等待迎接312国道上那川流不息的滚滚车流!
0 \4 c( M4 b" s% Z- l/ O+ X# F7 g 建桥周期的日益缩短,而质量标准的越来越高,使人们在享受着出行的便利与快捷的同时,更能真切地感受到我县经济、{词语被屏蔽}以及交通事业飞速发展的节奏与步伐,真是何其迅猛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们内乡正踏着与我们伟大祖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前进步伐相一致的节拍,昂首走向繁荣富强的明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