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家男人全是兵 [打印本页] 作者: 边缘 时间: 2011-7-27 05:23 标题: 我家男人全是兵 采访郭桂月,正盛夏时节,穿过大桥乡磙子岗村莲叶田田的新型莲藕基地,老远就看见一个女人在稻田间清除杂草,随着引路村民的一声呼叫,她直起腰来,手脚麻利体拾掇着已经堆放的杂草,赤脚向我们走过来。 # n6 h- {- U. [$ t9 ` $ q4 o' x# r# V0 ^0 X! B0 M
这就是郭桂月啊,齐耳短发,浓眉大眼,浑身上下洋溢着干练和朴素。传说中的郭桂月终于站在身边了,记者激动起来,急于要从郭桂月的脸上阅读到岁月的沧桑和巾帼传奇,不远处的山岗上一面军旗招展,迎着郭桂月的脸,仿佛在运动赛场上见到的冠军和国旗相互辉映的壮丽画面。( I3 o/ n) V2 t: e
5 s& g7 i' {8 ?
郭桂月笑了:“走,回家拍拍(聊天的意思,方言),保证知无不言。” 6 c% V ] o9 B! O- u6 | & v) n4 O1 t: |( v4 l5 O/ e- Z% n
我的天空,在那个年月突然塌陷 9 ~- T% _* C h& _- H # _1 ?. v2 [4 K! F2 V. f# J, @ 稻田归来,在院子里冲洗完脚上的污泥,郭桂月顺手从墙角的压水井里接了一瓢深井凉水,一仰脖子咚咚咚地饮下肚去。记者忙说:"大姐,不是有开水吗?"3 b, t+ e9 |& G8 T( y+ T I3 \' ?
3 B' k, Z9 e, R: \- i* m5 J t "我没有那么娇贵,要是那样娇贵的话,早就没有我这个人了。"8 e9 S4 j8 h9 G! ]- ]# C) g1 i2 \
9 c+ K* [5 G' k5 [ 郭桂月走进屋里,她的丈夫别耀平坐在轮椅上发呆,一岁半的孙子叫着奶奶,扑了过来。 $ H9 l( i, @* f ~ 9 |+ \) K' H9 |. z3 y: b* x
“耀平是1984年8月出的事故”,郭桂月邀请记者坐下后,开始讲述那些远去的日子。 * @2 i0 u0 |( W6 g # b& h- @! n5 A0 x
1981年郭桂月和应征入伍的别耀平结婚了,1984年生下长子别谦,,因为别家母亲身体不好,小叔子正上中学,郭桂月一边喂养孩子,一边照料整个家,谁料想孩子不满周岁,就传来了身为工程兵的别耀平从高架上摔下来的消息。郭桂月匆忙抱着孩子,赶赴军营,别耀平伤势严重,左腿股骨头彻底粉碎,没有恢复的希望,头脑受到撞击后,患下了严重的脑震荡。# F# m; B5 X/ G" M
3 I; a" E! V" H: J2 ] 一级伤残的别耀平转业到老家,一天到晚需要妻子的照料,由于心理受到摧残,接受不了残疾的事实,脾气大变,经常莫名其妙的生气,叫嚷,歇斯底里,极尽打砸摔和怒骂,有时候,神志不清,拉住妻子就暴打和撕扯。郭桂月在风雨飘摇的年代里,尝尽苦辣,灰色的天空下,精神几乎崩溃,一度有厌世轻生的念头。 8 n x4 b/ B7 m$ G * [2 D7 k3 d% }# e2 i; L
握紧双手,深爱原来无尽头 4 e. H" r: G2 H7 k # f* ^. U7 S* X6 P6 o
原想着人生到此,已经紧邻悬崖,终日以泪洗面的郭桂月忽然发现,丈夫竟然有着不易察觉的温柔,那些昔年的柔情依旧不曾离开心底。一次熟睡里,在朦胧里,感觉到丈夫粗糙的双手正无限柔情的轻抚着自己的头发,耀平的理智在深夜恢复,疼爱地呵护着襁褓中的儿子。在那一刻,郭桂月的泪水涌流出来,握紧丈夫的双手,要在命运里搏杀,迎接耀平情感的回归和整个家庭明天的幸福。 9 {& C1 S! s% O0 x* V; I6 _ " g* t- P5 W1 w1 n 教养着儿子和照料丈夫,农田内的郭桂月脊背上熟睡着年幼的儿子,每个星期小叔子从学校回来,要带上嫂嫂亲手缝补和浆洗的衣服,要从家里本就不够温饱的粮仓内带走口粮,郭桂月孱弱的肩膀上不仅压着重担,也托着信念的太阳,温暖着饱经风霜的家园和伤痕累累的心。 & |* i0 q! k l8 C0 f9 | ' K* {0 f4 i' n- f6 u6 H 每天清晨,看着婆婆起床后,郭桂月做完了饭,就推着耀平到村东的湍河边晨练,很多时候,郭桂月都将耀平的手攥在手心,一次次问着茫然失神的耀平:我的爱人,什么时候,我能唤醒你最初的爱? * B3 C; w9 E# L2 Q6 \) { t 5 L- q, X2 e( j3 N \
女人之花,摇曳红尘中4 Y5 f- Z9 j _/ t7 J7 J
" y7 w- l3 u+ y- T) I- ` 小叔子的学习很刻苦,为了让她安心读书,为了补贴家用,郭桂月开始做起小生意,安排好丈夫和婆婆,她推着架子车,托着孩子,走村串巷帮助别人制作松花蛋,挣取微薄的收入。冬天,呼啸的寒风中,郭桂月独立村头,向路人叫卖滚烫的烧饼。; J. r( ~5 V$ b$ ?& W+ e
* J; {7 Z: i* W1 }" Q0 l
别谦牙牙学语,小儿子别琼又来到了世间。* q+ Q2 I* v8 t- x- q0 G' Y4 L7 W
* O; F: B) ?9 u" q8 |/ a8 x( b 不向命运低头。郭桂月咬紧牙关,在宿命里抗争。红尘茫茫,招展的旗帜在心灵里矗立。耀平的脑震荡竟然好了,他说:是妻子用爱心将自己沉沦的良知唤醒了。6 N* q% _5 D+ X& s; r0 M
1 h9 `( O! x% d1 Q& Z 耀平不甘于在轮椅里度日,听凭妻子一个人苦苦挣扎,他利用在部队学会的机械修理技术,在街上开了一间小小的修理铺,维修钟表,修配钥匙。闲暇之际,就向孩子们讲述军营里那些火热的战斗生活。 : L& e. Z; A5 R2 \ ' H; S: R$ q# h$ a$ _ 郭桂月说:那段日子,看着耀平一下子恢复神志,感觉到幸福有失而复得的感觉,虽然日子清苦,但有爱伴随,人生不寂寞。孩子们在成长,郭桂月也在成长,村党支部吸纳她加入{词语被屏蔽}组织,村委会选举她进入村班子。郭桂月从事计划生育工作,她用言传身教鼓励姐妹们自尊自爱,自觉维护计生政策,在发展经济的大潮里崭露头角。 4 g6 I0 d! O* L4 N. P/ R" e) L & @4 s" H A& [" Q- @$ F' n9 @$ Z
磙子岗村,这个昔日里名不见经传的村子火了,招商引资的策略引领下,外商看准了这个“风水宝地”;那些昔日里听凭男人支配的农家妇女开始在奔小康的路上但当主力军,巾帼创业基地的牌子下越来越多的妇女创办着越来越大规模的经济实体。2 H) y Y0 W8 _8 e8 H
: C. q! {) F A& g! N- [" x 郭桂月和她的姐妹们以破茧成蝶的优雅和从容,华丽转身,从此托起一度失衡的半边天空。! A* C4 M8 u/ ~% f* k
$ o; m5 X. o1 x, i4 k
位卑未敢忘忧国,一门四虎将4 x/ x: _* [* ?- ^
& P4 R7 `$ i3 P" z# p$ K 高中毕业的小叔子决心继承哥哥的志向,在毕业那年穿上了橄榄绿。父辈们从军的志向也激励着年幼的孩子们。别谦从小就喜欢听父母讲述保家卫国的英雄事迹,郭桂月却在心底里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身边勤劳的从事正常的工作,不曾经说破,她是已经害怕再过那种寂寞无助的生活。 4 G; @7 j4 f# `+ | # d! T: x& j }( Z0 g3 K 儿子长大了,长成了那种善于腾飞的翅膀。儿子不说话,但母亲能够感觉到儿子那颗不安分的心,那是一匹渴望奔腾的汗血马,他的眼睛里时刻闪现着骚动和勇毅的辉光,但他却一次次欲言又止,他也知道,在母亲的眼中,他是整个家庭的支柱和希望。* _5 e8 Q" K, I0 J$ \/ H- u5 V- Q& R
7 Y$ _ s( e+ O9 k l
儿子,你是不是想去当兵?, O! [' H3 m j: Z) D: K
0 s6 J% n, j+ r) e. w 郭桂月异乎寻常的平静:人生在世,得有追求,古来忠孝不能两全,我虽然很希望你在身边,但也知道建功立业于边庭是人生大义。 6 J# n$ s4 k# S8 k! E . t: v9 ^, y, x) E$ Y 别谦走了,去了厦门,在南国的大海边坚守国门。8 l7 Z- G" P1 ]2 @2 W. h
1 @: x4 J0 g. P! z+ H 小儿子中专毕业,委托叔叔做母亲的思想工作。他也想当兵!* `, w {% C7 m/ L0 \8 W5 f
1 [* O( D1 l5 t% E4 _( c5 x
原来,军魂,从来都不曾经离开这个苦难的家庭,原来,这个家庭,从来都在孕育着人世间最高贵的阳刚和雄勇。, P+ V: p M, c
7 V7 O8 D3 p' b o+ p D y
从来就喜欢向儿子讲述岳母刺字和精忠报国故事的郭桂月宁愿承担所有的苦难,也不湮灭儿子向上的心愿。她再一次送走了这个家庭的第四名军人。离开家的那天,别琼一下子扑在母亲怀里失声痛哭,因为离别的瞬间,他才看见:妈妈,你的鬓边,不知何时,已经长出了白发? 6 J" o! m9 g1 o9 ? * V+ {9 z" F( R; s& z% e 一生何求,愿作烛光照人间 7 i- v+ N( d' h/ j# \6 ^ 3 B6 h5 i- C* h( C 万里赴戎机,捷报飞似雪。从来寒门多俊才,壮志凌云的别家儿子,果然不负母亲教导:别谦在厦门成功晋升为二级士官,荣立三等功一次,正报考物业管理专业。二儿子别琼在北京当兵,已经升为一级士官,正努力考取律师资格证。8 I7 a! ^: w( r" L1 S- u
' E* n! q9 p p, B* t" @- M 大儿子于前年和灵山村的周雅姑娘结婚,二儿子没有结婚,但他和本村的姑娘高珮互生爱慕,两个儿媳妇经常帮助郭桂月打理家庭和养鸡场的事情。郭桂月的事业已经大踏步前进,3500只肉鸡,两个月出栏,到了冬季因为成长较慢,就直接将大棚改种蔬菜,不用化肥,直接利用鸡场有机肥。仅仅去年,净收入实现12万元。 r4 R! z) {4 K
" H; Z, ]& @- G& M, E) j8 z m
“现在,我正忙着给孩子们盖房子。树大分岔,人大分家,这是规律,我给他们的房子一家一院,我和耀平谁也不跟,直到爬不动了再说。儿媳妇舍不得分家,很能干,很希望我跟他们享享清福,可是我的命里没有清福,创业的成就感就是一种福气。”7 ? Q' I3 p- e' J4 y% g8 e1 b
6 N( i' E1 r. m0 c5 t
说到村班子,郭桂月因为卓有成效的工作,2008年至今一直被选任磙子岗村村主任一职,在村工作中,郭桂月对待公事像对待家事一样敬业负责,感动着远道而来的投资者们,磙子岗村以奥瑞德建材为龙头的企业集聚群正昂然崛起。 4 o9 V3 J/ j, F2 |/ D + p) @5 ] E; p# J6 \* t0 g( N2 p 吃饭的时候,郭桂月的已经转业到交通局的小叔子也从城里赶回来了,席间,小叔子斟满一杯酒,深情的一声“嫂娘”禁不住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e; a8 ]7 S! Q$ o4 s* h; b% L
. ^2 n6 `# H; o0 n
结束采访,郭桂月送出门来,握手辞别之际,大大的圆月在山头朗照,郭桂月的脸映着如此皎洁的明月,让记者的头脑里闪现出一个别样诗意的词组:近月撑天。 6 q( R" |3 i: y 3 i3 p* C1 K; r 近月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