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7 A; t" L( U( p 1 J& [! W* G. o $ }3 Q; b4 q3 |! ~6 s杨绛 0 W I: y( L( i. P% P5 R# {; T [1 ]/ x
a& s4 B4 ^+ Y Q9 |& G S8 j* K0 j9 V
新婚时的钱钟书、杨绛3 Q- g8 g) C- z+ I+ u; g
: V' C' g0 L/ n3 B% V/ ^
M2 ]9 R- s2 h% S
G. H0 G! \0 ]" h8 u6 s
钱钟书赠杨绛的十绝 7 @+ C) M3 w9 v5 g- {, X, V L) I% U) n, a1 o9 e0 J 杨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文学翻译家。她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大家风格,给读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她与钱钟书之间珠联璧合、相濡以沫的婚姻生活更是令人羡慕。无论是伴随夫君求学英伦、还是孜孜不倦著书立说,无论是夫妇相守弄儿为乐,还是异地相隔经历抗战的时代洪流,面对生活,杨绛的身影始终清雅而柔韧…… 1 [/ }, B: b. y( |4 O/ [$ D4 ~4 X, P4 J
“围在城里的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出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被无数人时常引用的这段话,实际上出自杨绛之手,她可谓是最懂《围城》的人。 4 X& p( r4 d4 ? \8 ] ) d6 B0 W7 J6 v9 g8 w- v 一百年过去了,岁月的风尘却难掩她的风华,多年前,钱钟书便给了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今年7月17日,杨绛先生已度过百岁诞辰。现在,她是这个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A5 W2 @1 P H; s! B& `. O7 ^
* w! ^9 z, d. M0 b) w) M" p4 @
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全是三层楼的老房子,几百户中惟一一家没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便是杨绛的栖身之处。* P( e2 U7 H8 M6 n; X5 v
5 b6 Q1 b+ \8 o/ z0 f 自1977年一家人搬进来,她就再没离开过。一晃三十多年了,曾经的“我们仨”,只剩下这位在7月17日迎来百岁诞辰的老人,她有时也会喃喃自语,“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9 ]6 b& ^! E* P; f! j8 i: P
" `' X# m: _ I4 O 但从那时起,杨绛就把这间寓所称为“人生的客栈”,欢乐与伤悲来来往往,都成了过客,已没有什么可以扰乱她平静的心灵。杨绛开始独自一人全身心整理钱钟书的学术遗物——她把这叫做“打扫现场”,每日的生活简单而规律,笔耕不辍,深居简出。在她身上,人们往往忘掉时间的残酷:一百年无情而漫长,而这位女性始终一如既往的柔韧、清朗、独立,充满力量,也给予温暖……4 A7 c: X) L2 C0 i
8 Q1 _' b! Z3 V7 S( D; M) Y4 Q# `' h
不看书& M. n6 s- \9 ]4 L
& Y4 x4 g# h V5 ?/ \; p8 R' v “一星期都白活了”% F' V0 m; W: D- S0 S8 N F/ [" n
$ a8 Z- ]/ x# H) A2 ~* n, a7 v
杨家世居无锡,是当地一个有名的知识分子家庭。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学养深厚,早年留日,后成为江浙闻名的大律师,做过浙江省高等审判厅厅长。辛亥革命前夕,杨荫杭于美国留学归来,到北京一所法政学校教书,就在这年7月17日,杨绛在北京出生,父亲为她取名季康,小名阿季。- F* b4 b2 [: y. U
' b" ~6 B# b9 q 父亲杨荫杭对杨绛特别钟爱,她排行老四,在前面三个姐姐中个头最矮,爱猫的父亲笑说:“猫以矮脚短身者为良。”杨绛八岁回无锡、上海读小学,十二岁,进入苏州振华女中,从小学习好,但也个性顽皮,上课时姓马的老师讲“白马非马”的典故,她调皮回说:“不通不通,假如我说,‘马先生,非人也’,行吗?”闹得同学一片哄笑。在父亲的引导下,她开始迷恋书里的世界,中英文的都拿来啃,读书迅速成为她最大的爱好。一次父亲问她:“阿季,三天不让你看书,你怎么样?”她说:“不好过。”“一星期不让你看呢?”她答:“一星期都白活了。”说完父女会心对笑。 / ?, o2 L6 _' R4 X+ U8 J- | 2 e' B- Q9 c- N1 [$ e) E8 K 拒绝费孝通 & x5 Y9 S+ |4 w$ z2 a' b/ }. o- x2 o" b. H: P- n8 Z
与钱钟书“缘起一面”8 B% F# \8 C1 d+ @
" F& M+ @$ T6 T+ H' ?
1928年,杨绛十七岁,她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但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清华招收女生,但南方没有名额,杨绛只得转投苏州东吴大学。费孝通与杨绛在中学和大学都同班,有男生追求杨绛,费孝通便对他们说:“我跟杨季康是老同学了,早就跟她认识,你们‘追’她,得走我的门路。” ) H, X' Q+ f7 {* y: F# W1 E% t3 _' o
杨绛念念不忘清华。1932年初,东吴大学因学潮停课,21岁的她与朋友四人一起北上京华,当时大家都考上北平的燕京大学,准备一起入学,杨绛临时变卦,毅然去了清华当借读生。母亲后来打趣说:“阿季的脚下拴着月下老人的红丝呢,所以心心念念只想考清华。”% S' m& t3 w* n7 A!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