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社区网_菊乡信息网_分类信息免费发布_ 内乡社区网_ 出租转让_售房卖房_内乡门户网站_内乡信息网_求职招聘_旅游交友_招生_生活便利_内乡同城_内乡黄页_菊乡信息网_ 内乡社区网

标题: “超强90后”缔造奇迹 [打印本页]

作者: jason0401    时间: 2010-2-27 08:22
标题: “超强90后”缔造奇迹
  周洋夺得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冠军
9 I0 }7 f+ w9 k9 K* C6 N2 l( }  打破韩国垄断 改写中国冬奥会金牌总数纪录———
  j6 T, h6 g! F  ]: E. Y1 b  周洋只有18岁,一个标准的“90后”,在中国短道速滑队里,她一直都是最不喜欢说话,又有几分可爱的小姑娘。她的出现,曾让长期统治短道速滑女子长距离项目的韩国女队紧张不已,而在创造女子1500米世界纪录后,为了阻挡周洋,韩国选手甚至不惜在世界大赛中使出推人这种令人不齿的做法。但,昨天当小周洋以创奥运会纪录的2分16秒993率先冲过终点的那一刻,她甚至没有给3位韩国选手推拉自己的机会。! `6 y7 W' a2 u! S+ U
  ■师出韩国教练; {- r% g8 R& }3 `" P
  大杨扬和孙丹丹两位擅长长距离的老将退役后,中国短道速滑女队在长距离项目上因青黄不接,全面落后于韩国队。为了改变这种局面,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后,吉林省引进了两位韩国教练,挑选了一批有潜质的小队员,作为未来人才培养。周洋就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开始自己职业生涯的。短短三年时间,她就显示出了自己过人的运动天赋,很快便入选了国家队。
8 L( t. n; s) f" {3 S8 j# z  2007年长春亚冬会开始前,周洋得到了首次代表中国参加国际大赛的机会。开赛前,记者和当时已经在吉林省队当教练的名将孙丹丹聊起国家队的后备人才问题,她给了记者一个有些意外的答案:“这次刚刚入选国家队的周洋非常不错,你可以多关注她一下。”# E& n, Y$ [- P6 s
  ■能力超强对手嫉妒
- \" @! T; ]( \9 N5 s% |  长春亚冬会上,还不到16岁的周洋没有给外界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因为那时她就是孤身作战,面对强大的韩国队,多少有些稚嫩和经验不足。不过,中国队主教练李琰却记住了这位吉林小姑娘。她评价说:“这个小姑娘很有潜力,特别是她的身体素质,绝不在王濛之下。”
, o6 W( B0 Y3 E  D  进入国家队后,周洋的成绩突飞猛进。过去几年已经很少能杀入女子1500米决赛的中国队,因为周洋的出现,已经开始慢慢给韩国队造成麻烦。2008-2009赛季,周洋更是彻底让韩国选手感到了畏惧。她不仅在世界杯系列赛中以2分16秒729打破了世界纪录,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而且即使经常在比赛中遇到三名韩国选手的阻截,她却总能杀出重围,最终夺冠。
: v" J" _7 c6 ~7 @& b9 }2 ^  那个赛季的北京站,此前连续在世界大赛中丢失1500米金牌的韩国女队,在比赛中开始使用一些“不道德的手段”。韩国女队在比赛中无法阻挡周洋的情况下,竟然采用牺牲战术,一位选手采取推人的方式和周洋“同归于尽”,以保证最后的冠军不会旁落。那次比赛,周洋被推出赛道,没有获得冠军,很少生气的她带着稚气说:“我觉得韩国队在比赛中推我的行为是不道德的,她们不应该这么做。”
; p8 g, g6 r+ {& ~: K  这次的成功似乎让韩国队找到了一条对付周洋的有效办法——我可以滑不过你,但我进决赛一般都会有三个人,所以将你推出去,冠军肯定还是韩国队的。于是,之后的世界杯、世锦赛连续发生将周洋推出赛道的情况,她也因为不断受伤,导致训练不够系统。但此时的周洋已经不再抱怨,而是一心一意地通过成绩,来浇灭韩国选手的希望。4 |3 m. t( W. ^
  ■王濛、周洋形影不离
% s# R& E- m. l1 E  在中国短道速滑队,奥运冠军王濛和周洋年龄相差近10岁,但却是最好的朋友。在平时的生活和训练中,假如你想找她们中间的任何一个,只要找到一个,另一个一定就在附近。- ^! ]; g" v, ^3 t; u- @
  作为中国短道速滑队的队长,在生活和训练中王濛更是给了年轻的周洋最大的支持。有一次世界杯比赛结束后,夺冠后的周洋参加赛后新闻发布会,王濛专门坐到记者们的中间,当她听到周洋说“我今后还有需要向韩国选手学习的地方”,立刻大叫说:“你太谦虚啦!冠军就该是你的。”* o/ ^+ O& r9 J' i+ c+ k  ?
  王濛就是这样无私地支持和帮助着周洋,有了这些帮助,周洋在温哥华冬奥会开始前,超强的自信心也开始进入她的身体。“我告诉自己说,你一定能行,你就是最棒的。”赛后周洋回忆起自己比赛开始前的心态时,这样描述着。而当她夺冠后,王濛抱住她说:“你是最棒的!”为了能帮助自己的好朋友迅速成长起来,王濛尽了最大的努力。在昨晚周洋夺冠后,王濛也成为了最幸福的一个人。
: K; Q& t; @& U. u& j4 m  对话8 ?- }5 o/ s1 Z6 e
  周洋:还有一金必须拿
9 i% z% M3 k7 I% Z8 t  女子1500米比赛的金牌,让包括周洋在内的所有人都感到了不小的意外。这是一个长期被韩国女队垄断金牌的项目,而且进入决赛的只有周洋一位中国选手,但周洋却以自己的勇气、自信和实力,为中国代表团摘下了这枚创造历史的金牌。! N9 t5 Z6 r! I, _# T" I
  记者:现在相信自己是奥运冠军了吗?
9 e. A1 e' C( o: K% A  周洋:(笑)说实话比赛已经结束了这么久,我还是有点不太相信这个事实。这个夜晚发生的一切太不可思议了。: A9 _% j# ?. o# r$ U. \
  记者:半决赛中,王濛没能获得进入决赛的机会,这是不是也影响了你的发挥?
8 [) \, d$ J" m' u4 [9 y  周洋:队长(王濛)刚好在我之前那组滑,其实按照正常的发挥,她和孙琳琳都具备进入决赛的实力,但半决赛都没能发挥好。我的半决赛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险些也没能进入最后的决赛。
7 L* t) c' w5 Z7 l* u2 T( A- a  记者:决赛上场前,主教练李琰如何向你部署的战术?
" x6 C6 V% ^  X' `/ ?3 F& S  周洋:她告诉我,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实力,能滑到什么程度,就全力以赴做到什么程度,千万不要有过多的想法。比赛中一定要滑得大胆一些。
% j! E- D0 R" b  记者:教练让你滑得大胆一些,你在比赛中滑得真够大胆的,竟然提前三圈就开始冲刺,当时没有想到这样做其实非常冒险吗?
作者: jason0401    时间: 2010-2-27 08:22
  周洋:这样做的确非常冒险,但在那一刻我觉得只有这样做,抓住这个机会,我才有可能获得金牌。超越最后一名韩国选手后,我的头脑里一片空白,只想着全力往前滑,当时除了往前冲,我别无选择。
( M+ G% |) v2 M  记者:这个大胆的行动,最终为你拿到了奥运金牌,你成为了奥运冠军,一切是不是来得太突然,太猝不及防?, P: U- `& G7 E% u5 c3 F
  周洋:一个人去滑奥运会的决赛,要想获得冠军,的确非常困难。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就拿到金牌,我的梦想成真了,这枚金牌对我意味着很多,我会变得更有信心,当然生活也可以过得更好一点儿,可以让我妈妈生活得更好。  W, ~: K9 A+ k6 M0 f% i7 G1 g
  记者:这是你最想拿的一枚金牌吗?
' t5 ^/ t  u3 ~5 ?: @4 Y4 h! |  周洋:我还想再拿一块——3000米接力金牌。这块金牌是我们全队都想拿到的金牌,这块金牌也是宏姐(刘秋宏)的梦想,我一定会全力以赴。
9 ^5 C  G) G# R3 v  ■本报加拿大温哥华专电" ?  E  d1 r! z, D
  特派记者 杜锐
) A! X; s" Z/ D5 \3 @- A9 H  点穴+ x2 g$ `: j9 ^' L
  “90后”的坦诚很宝贵' o$ j. L- G, d, U+ E3 J
  “这枚金牌对我意味着很多,我会变得更有信心,当然生活也可以过得更好一点儿,可以让我的妈妈生活得更好。”* I/ l1 i4 l+ d
  在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决赛中脱颖而出之后,周洋的这段获奖感言在网络上赢得了一片喝彩声。
1 y4 j9 ?4 k1 |  ?6 w% u" \7 L  M0 w0 M  这不过是一句单纯朴实的话,却是最好的获奖感言,没有那么多拔高之后的“意义”,也没有刻意为之的谦虚,比任何口号都能打动人心。# g5 v3 n7 J/ O
  以往,我们的很多运动员在拿到金牌之后的感言有高度、有套路,就是缺少人情味,硬生生将自己拔高到了半空,作俯瞰众生状。这不是运动员的问题,而是我们的竞技体育长期承载着太多体育之外的象征意义,以至于“获奖感言”已经成了模式。) B1 j9 A! Y2 P. @5 }& H' ]+ z
  那种套话式的感言正在被淘汰,因为竞技体育回归大众是趋势潮流,运动员身处其中,也必然逐步回到“人间”,他们首先是普通人,有普通人的情感和欲望,在赛场上,他们首先是在为自己而战,挑战自己的潜力,实现自己的梦想,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 A8 ?' _) V  c  这是正常合理的轨迹。然而,很多人在这条轨迹上获得了成功,用金牌换来了美好的未来,却从来没有说过周洋这样“让妈妈生活得更好”的获奖感言,甚至耻于如此“小气”的表达,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L+ e2 `2 r/ Y- Y
  可喜的是,回到“人间”的运动员已经越来越多,他们开始用一种坦诚的方式来面对自己、面对竞技体育,大家可以经常从姚明、刘翔等人那里听到坦率、随意、有趣的语句,就像平日里聊天,而不是在背诵那种空洞的口号式的套话。
# t) L: e4 q$ b% w  v6 O0 s  “90后”的周洋让大家看到,新一代运动员正在用一种更人性的方式看待体育,对职业运动员来说,体育应该成为带来成功和财富的途径,而体育带给所有人的则应该是“更好的生活”,而不仅仅只有一个体面的金牌数字。& D  D4 N5 ^7 u/ S; q: U) v% i$ b
  ■文/本报记者 李然
" ?: _; d" {* @5 p, _# n4 c  现场: q4 ~$ F3 }7 @2 e
  周洋滑疯了!
; ]2 S. ^/ h* v4 B) ^) X5 c  大家乐疯了!  r* u9 `8 K3 g
  李琰激动地爬上了场边的挡板,等待着和刚刚冲过终点的周洋共同庆祝,这一刻,她丝毫不像平时那位严厉的“铁娘子”,更像是一个疯狂的粉丝。这是一枚来之不易的金牌,也是一枚足以让整个中国短道速滑队疯狂的金牌。: N( C  v% K/ k2 W
  刚刚滑完B组决赛的孙琳琳,主动当起了周洋的“勤务兵”。由于周洋在场内忙着庆祝胜利,比赛头盔已经成为了周洋的“累赘”,于是孙琳琳在退场的时候,主动将周洋的头盔拿回了休息室。通过混合区的时候,她对记者说:“周洋今天滑得太好了,我在场下看得热血沸腾。”- U/ o: o; f* m$ Z, ]! W' e
  中国短道速滑队领队杨占武平日里也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但昨晚周洋的金牌还是让他彻底放松了下来。谈起周洋提前三圈冲刺的冒险举动,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的杨占武说:“这的确是一个非常冒险的选择,但当时三名韩国选手中有两个人已经退出夺冠行列,只剩下周洋前面的那个还有实力。但当时我就感觉,只要周洋超过了她,冠军就是我们的了。”
* O$ O6 O9 T& W, R4 v  他甚至回忆起了1996年亚冬会上,大杨扬一人力克4名韩国选手,夺走1500米金牌的那个传奇时刻。“这个传奇还在偶尔发生,我们希望年轻队员也能创造一个传奇。”杨占武说。周洋正是创造了以少打多的传奇,而且获得了1500米项目的历史性突破。& X# g) E/ f8 C9 u& U) T
  周洋昨晚的金牌还具备着一个特殊的含义,那就是这是吉林省运动员在奥运会历史上夺得的首枚金牌。之前,李佳军虽然曾经夺得多枚奥运银牌,乒乓球选手王皓也曾夺得奥运银牌。但作为冰雪大省的吉林,却从未夺得过奥运金牌。昨晚的金牌也许将刺激吉林发展冬季项目的积极性,提高我国冬季项目的厚度。: m& u; D8 Y0 `& @
  ■本报加拿大温哥华专电
+ C" V/ V- |9 H- K3 i  @  特派记者 杜锐
! y& U: ^( W: C  教练
2 w: d1 N, x% H! Z* m2 p  李琰:) n5 K" G$ ]0 C1 @" _
  这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 \5 [# l2 ?8 x% L2 b  “这是历史性的突破,是一场非常伟大的胜利。”李琰以这样的评语,为周洋在昨晚的1500米金牌加上了注脚。她坦言:在王濛卫冕500米的时候,她只是激动,但没有落泪;但昨天周洋的表现,让她流泪了。
" e- G4 ]* B* R* h: t* \  D: y9 ^  “半决赛大家都看到了,王濛因为犯规没有进入决赛,我们把最后的重任都放在这个孩子身上,结果她滑得非常好,战胜了自己,这是最重要的。”因为决赛中,有8名选手参加,周洋面临以一敌七的局面,而其中还有三名韩国选手。赛前,李琰就给周洋制定了比较冒险的技战术。
作者: jason0401    时间: 2010-2-27 08:22
  “就是最后一下拼了,我们必须冒险去这么做,因为她要是滑在后面就完全没有机会。”李琰解释说。不过,她也感叹周洋在决赛中确实滑得很快,“她不停地换位,1500米的滑行中很少这样,到时候会筋疲力尽,但这个孩子有种精神,虽然她看上去是个乖宝宝的样子,但拼起来其实很疯的。”
0 M1 I) ]+ K  n6 ?' D5 w  李琰告诉记者说:“韩国队在比赛中,一直都想让自己的三名选手滑在一起形成集团优势,以此来控制周洋的能力,但周洋的不断穿插,彻底打乱了韩国人的部署。”在问及两金入账,是否让大家更有自信夺得接力金牌时,李琰的回答很坚决:“我们每个项目都有希望。作为主教练,就是想要把队员带到最好。”
% I% P/ H0 \3 b% E1 l  ■本报加拿大温哥华专电 特派记者 杜锐% V% Y1 E- c+ X7 Y. @" a
  团部
" ~3 p. N; H! @+ E; E3 }  肖天:7 C2 V' _( h1 N5 t9 j& K
  期待能有更多惊喜, z1 P3 {' B% V& p3 l& e4 U; z: F$ ]
  “这是我国短道速滑在长距离项目上的一次突破,同时也是我国冬奥会成绩的一个历史性突破!”昨晚,当周洋为中国代表团历史性地夺得第三枚金牌之后,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肖天兴奋地评价说。他甚至充满期待地说:“我们应该能创造更好的成绩。”& O( }( R$ X. c
  “我们在短道的长距离项目上一直被韩国队压制,这次取得的成绩对于队伍的训练以及士气都是很大的促进。”肖天评价说。
6 w, L4 ^/ _: i" D& E9 `* y; g  昨晚,中国代表团已经拿到了本届冬奥会的第三枚金牌,超过2002年盐湖城和2006年都灵冬奥会的两金纪录,肖天认为,经过努力,中国冬奥代表团有望再创佳绩。“短道速滑后面的比赛,我们希望在接力和1000米上比得更好,尤其是3000米接力项目,我希望中国队能有突破。”肖天说。他还表示,除短道速滑项目外,中国队还有{词语被屏蔽}项目上的亮点,“包括冰壶、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等,都是我们的重点项目,争取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E6 H2 k( A+ V/ w. K+ O
  ■本报加拿大温哥华专电
$ W8 s" M: r* R5 q8 h$ |  特派记者 杜锐+ K+ H  @$ a% f- w
  女子空中技巧中国4人进决赛
% S* W7 d$ U( w/ P  李妮娜:我们平分压力( {" j8 G5 C* ?( l# N7 ^
  昨天,在中国有望冲金的雪上项目——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女子比赛中,“雪上公主”李妮娜凭借稳定的发挥,以192.10分获得第二名,携手郭心心、徐梦桃和程爽三位选手晋级决赛。赛后,李妮娜对自己的表现表示满意,称夺金压力已被四人平分。  n% S" {5 [1 W5 ]7 v  B
  对于第二名192.10分的成绩,李妮娜表示满意,“今天的目标是只要能进决赛就可以了,整体发挥还算正常,但不是最好的。这套动作做好的话,分数可以达到200分。”. X- L$ ~0 }; J, s. {; @
  相对于上届开局不利,这届冬奥会,中国队有4名选手闯进决赛,可谓前途一片光明。“这次情况比我们想象中的好太多了,一直在想只能跳一跳,或者比赛延迟,但自从我们来了之后,除了第一天有下雨,这几天的情况都非常好。训练还可以,只是适应场地比较困难,这里和{词语被屏蔽}地方不太一样。因为白天天气变化比较大,对于运动员比赛有一定困难。”李妮娜说。1 T" F3 O4 D# `5 h# H
  李妮娜已经是第三次参加冬奥会了,在谈到和前两届相比有什么不同感受时,李妮娜说:“第一届肯定是非常轻松,没有任何压力;第二届因为自己有伤,而且还有夺金的压力;这次觉得有一些压力,但是还是很放松。”当被问到虽然有夺金压力为何会如此放松时,李妮娜一语点破其中原因,“压力四个人平分了!”
/ l8 u# Y+ h1 M! I  ■本报加拿大温哥华专电
* o& r8 }/ C$ l) r% x% b  特派记者 杜锐/ a. p# b3 j+ c1 w- H% D
  险胜德国保住积分榜第三% ?% D; {9 B2 u, S' G
  中国女壶今遇硬仗
6 q0 g, u  y; A8 A" N" A8 V" X  昨天,中国女子冰壶队凭借加赛局的出色表现以9比7险胜德国队,将循环赛的战绩改写为4胜2负,保住积分榜第三的位置。由于排名和中国女队接近的瑞典队和英国队都输掉了比赛,因此中国女队的处境正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改变。今天,中国女队将迎战实力最强的东道主加拿大队。
% z0 e/ S8 \4 G( c  “今天的比赛可以说是一场非常艰苦的比赛,也是一场非常好的比赛。”中国队助理教练谭伟东说,“中国队在僵持的情况下顶住了心理上的压力,把比赛控制到了最后。”谭教练认为在比赛中中国队给德国队设置了很多的障碍和风险球,但德国队四垒完成得非常出色,“其实有几局都是中国队可以得好几分的局面,但是德国队四垒手通过最后一球得分,这样比赛一直保持着一种平衡的状态。”2 c6 l' y) E4 A
  谭伟东坦言这场比赛要比预想的艰难许多。“德国队进步非常快,她们是今年欧锦赛的冠军队,而且她们四垒手非常有经验,参加过世锦赛和奥运会。她对这种大场地、多观众的氛围很适应,把控能力也非常好。”他说。9 k! W0 K' N+ g8 w- g8 [5 Z
  “对阵东道主加拿大肯定是困难的准备更多一些,因为主场观众这种氛围很容易调动主队的兴奋点,所以我们必须要做好和加拿大打艰苦战、抗干扰战的这种准备。”谭伟东最后说。  o# T# q( ]4 {
  ■本报加拿大温哥华专电
& B) \% a1 r4 [' }2 [  原文:
8 p, K* n# t* e% S$ o* Y, v“超强90后”缔造奇迹




欢迎光临 内乡社区网_菊乡信息网_分类信息免费发布_ 内乡社区网_ 出租转让_售房卖房_内乡门户网站_内乡信息网_求职招聘_旅游交友_招生_生活便利_内乡同城_内乡黄页_菊乡信息网_ 内乡社区网 (https://bbs.neixiangshequ.cn/)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