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镇党委书记胡著伟(右)、镇长冯黎明深入天宝石业调研 前不久那一场雪后,我们一踏入山峦起伏、矿藏丰富、林果繁茂、交通便利的桃溪镇,就感觉到特别的爽心,眼前的桃溪显得更清新、更美丽了。这种清新和美丽不只是桃溪镇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美景,还有桃溪人凝心聚力、跨越发展的大气度、大手笔。 漫步在桃溪河岸边,远眺着省道两边林立的石材企业,品味着桃溪“水乡”别具风格的集镇新姿,仿佛是在欣赏一幅实景的山水画。“如今的桃溪已悄悄地变了,它已远离了我们记忆中的西庙岗了!”记者不由自主地发出了感叹。 说起桃溪镇的发展,该镇党委书记胡著伟娓娓道来:五年来,我们以构建“富裕桃溪、和谐桃溪、魅力桃溪、灵秀桃溪、水韵桃溪”为目标,按照“发挥资源优势、壮大工业经济、建设特色乡镇”的工作思路,强化招商引资,带动工业经济、农村经济快速推进,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数字佐证着这里的发展:五年来,该镇国民生产总值由1.7亿元提升到3.9亿元,同比增长92.6%;工业总产值由0.8亿元提高到2亿元,同比增长137.5%;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提高到1.26亿元,同比增长400%;财政收入285万元提高到457万元,农业生产总值由1亿元提高到1.9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00元提高到1980元,集镇面积由原来的不足1平方公里扩大到2.5平方公里;第三产业总收入由2700万元提高到9600万元。 2009年5月25日,西庙岗乡撤乡建镇,更名桃溪镇。桃溪,这个名字自此便进入了菊乡人民的政治生活当中。“桃溪的名字诗情画意,我们就是要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来推动桃溪成为诗情画意的真实写照!”让我们随着该镇镇长冯黎明这话,去领略如今的“桃溪风光”。 石材桃溪令人向往,新生产业急剧膨胀 桃溪镇米黄玉大理石储量全国最大,品质最优。该镇多年来大做特做资源转化大文章,积极引导骨干企业向多种品种经营转移,重点支持裕隆石材、三泰矿业等10余家骨干企业,尝试提高石材科技工艺水平,变过去单一的生产毛光板,到如今花瓶、马赛克、面盆、室内装饰材料、边缘石材工艺石、风景石等系列产品开发,实现循环增值。目前,该镇规模以上大理石项目49个,石灰岩开发项目3个,红石头开发项目2个,钙粉厂2个,玄武岩1个,正在洽谈项目4个。全镇有9000余人从事石材产业开采、加工、销售,产品己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 “桃溪的工业因大理石而兴盛,桃溪的经济因大理石而繁荣,桃溪人也因大理石而富足,”胡著伟介绍中带着激动,“项目多了,石材资源越挖越少,但吃空挖空的思想要不得,我们必须要有危机感,要学会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坚定地走从石材开发到多产业共存共荣的工业新路,这个新课题必须完成好”。 在这样的道路上,桃溪人虽然走的艰辛,但换来的成果令人欣喜。最值得一提的项目有:一是天宝石业项目总投资1亿元,这是中国内乡石材基地老板黄春发在内乡、在桃溪建成的第一个石材企业,企业生产工艺全县一流,目前发展红红火火,它也标志着该镇从单一米黄玉开发向多元化杂毛石开发迈进;二是三泰矿业五氧化二钒项目一、二期总投资1亿元,今年10月份点火生产,它是全省第一家炼钒环保达标企业,它标志着该镇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上迈上新台阶;三是宛泰粉末冶金项目总投资1.1亿元,年产3000万只水泵和排气管类冶金配件,厂址选在“双千万”东隔墙,占地6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投资5000万元,与“双千万”零距离对接,主要为“双千万”提供粉末冶金配件,目前厂房建设任务过半,办公楼主体基本完工,它标志着该镇在创新招商渠道、服务重点项目上取得了新成就。四是两个农业深加工项目奇迹般的扎根于桃溪,淅川香花老板投资1000万元,占地15亩,集干鲜果购销、冷储、加工为一体的农副产品项目,于今年3月开工建设;浙江老板在石碑营建设的伏牛山黄酒厂,可在设备、工艺、包装上改变我县黄酒低档次、无品牌的现状,目前厂房主体已完工,明年开春投产运行,它标志着该镇在优化产业机构、拉长产业链条实现了新突破。截止目前,全镇已建成项目61个,在建项目8个,其中投资5000万以上项目5个,项目资金达7.2亿,已形成产值2.8亿元。 绿色桃溪引人入胜,畜牧养殖闯出新路 五年来,该镇立足农业资源优势,林果产业重点高标准实施了干鲜果、龙须草这两大基地建设。以桃庄河村为中心,辐射周边五个村,大力种植无虫板栗,已形成万亩以上板栗基地,打响了“桃溪无虫板栗”的品牌;依托仙鹤纸业市场的优势,利用原有种植龙须草的传统优势,分墩移栽和播撒种子6000亩,现已形成1.2万亩龙须草基地,仅此一项人均年增加收入300元以上。林业生产有了新发展。围绕“路在林中、山在树中、树在碧绿丛中”的思路,协调各有关部门,破解资金难题,大批调运杨树、塔柏等,创新管护机制,确保造林成效。大面积造林8000亩,其中荒山造林4000亩,围镇造林1000亩,补植补造900亩,经济林改造1500亩。 畜牧产业有了新跨越。按照“政府引导、市场牵动、培育龙头、规模发展”的总体思路,在全镇上下大力开展养殖业。通过宣传发动、典型带动、外出参观、算账对比,增强养殖户发展养殖业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加压紧逼,检查通报、评比排队,促使支村两委大抓猛上养殖业;通过服务拉动、结对帮扶、对口扶持,破解了资金、技术、土地等方面的难题,确保了水、电、路三通,使养殖大户顺利落户,入驻小区户逐步增加,全镇养殖小区已达16个,每个小区入住户不少于10户,且每户均养猪存栏在100头或养鸡2000只以上,其中建3个标准化养猪场,占地30亩以上,年出栏2000头以上,建万只以上标准化养鸡场2个。 - b" P( y" F3 }( V1 c3 U! X; b
水韵桃溪让人愉悦,因势而为亮丽集镇 “十一五”期间,该镇坚持以桃溪河为发展轴,治河闸坝,沿河开发,一个小而秀的集镇风貌逐步形成,集镇建设和集镇管理被评为市一星级乡镇、“六创一迎”红旗乡镇。按照“统筹规划、拉大框架、完善功能、展示形象”的思路,加大集镇建设力量,全力打造特色集镇。一是投资260万元建成占地46亩、全县集镇上最大的桃溪石文化广场,又投资80多万元,配套了桃溪广场的绿化亮化工程,种植草坪1.6万平方米,绿化植树300多株,种植灌木300多平方米,安装路灯、大型景观灯30余盏,栽植风景树3000多株,完成了桃溪广场对岸山坡绿化、美化工程。二是投资60万元,对集镇6条街道从路面、人行道、绿化、路灯、标识牌、门牌等方面都高标准进行了规范。三是投资200万元,开发了团结大道,并对集镇边缘的三个路段进行了硬化,实现了集镇街道全部硬化。四是投资120万元,完成桃溪河上游一堤两坝工程;投资60万元,完成车站及星级厕所建设。五是按照“绿、洁、畅、亮、美”的标准,在全镇范围内大力开展“净化工程”,深入开展卫生集镇、文明集镇创建活动,实现了全天候保洁集镇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