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段时间感觉很多人在做访谈,个人,团队,公司等等,比如A5的豆豆访谈,站长百科访谈,Enjoylife访谈,还有最近比较热闹的林夕阁,28推即将推出的美女博主柳亚访谈,以及个人站长唐致贵访谈等等。好像访谈成了一个出路,这确实是一个方式,在跟别人的交流互动中,能有一些收获和感悟,借鉴别人的成功和失败,也会收获不少启示。像我主持的A5每周四版聊活动,也算是访谈了,不过这是多人对一,在论坛进行的访谈模式。
* N) o1 x6 T& y# u w- X# Q
" C& a7 e0 E" p/ m6 s
' D. q4 C+ {3 a# E, D9 C i, I0 t7 A% @* y1 c% ?7 ~+ W
" }$ t1 X1 d* I% O6 M3 P- ]
3 \7 i, I, g1 A8 \9 W
% G) Q1 j. r+ r/ W; [( d 由于互联网的圈子就那么大,能访谈的嘉宾就那么多,很多访谈对象都差不多,就是那么一些嘉宾被不同人重复采访,而且每次分享的话题也有限,不外乎网络推广、营销、SEO、盈利等等,很多读者开始产生阅读疲劳。如果访谈只是一个话题的重复讨论,不能给读者参考和借鉴的意义,访谈就是去了本身的价值。所以邀请访谈嘉宾变得重要,访谈文章会给读者什么信息,取决于这个嘉宾分享了哪些信息,而这些信息分享的前提是怎么问问题。有含金量的问题,才能得出有内涵的回复,问得巧才能答得好。有时也有人邀请我接受他的访谈,但我一直觉得个人能力有限,积累的知识还不多,一直没有接受邀请,如果我只有半斗水,又怎么好意思谈分享呢?0 C$ w M; b* F0 h; [/ I+ Z6 L
% a2 j5 ]2 g/ q% e7 W 访谈结束后,整理后的访谈文章才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文章是否具有可能性,还需要进行加工润色,在不改变主要观点的基础上,进行重新排列组合。有些访谈文章很粗糙,而有些就比较细致,后者自然更受欢迎。文章整理后还需要发布,在什么平台发布也决定了文章的命运。比如A5豆豆访谈,借助A5本身的优势,她的访谈文章可以被最好的展示,而且发布平台资源优势更多,也能同时在多个网站被转载发布。访谈的效果自然也更好了,当然,她的访谈内容更完整,更能把深入的信息问出来。一些站长的访谈,其实只是两个人之间的探讨和交流,谈不上真正的访问。如果只是两个人在讨论网站推广这个话题,最后把对话整理出来,那就算不上是访谈了。
% N1 N9 S0 b% C. I8 m5 O2 C2 A! a. j3 i- }" {
访谈文章,常常给读者更公正客观的印象,因为在主持人和嘉宾对话中,是在就某个话题进行深入讨论。但现在很多访谈文章,就是软文。梦江的博客之前记录了创业家杂志做过的一期访谈“揭秘百万粉丝草根微博操控者:养大账号赚钱 ”,细细读完才发现,这是彻头彻尾的一个软文。一些媒体的公正客观的形象有些偏颇,为了获得更多利益,开始接受商业访谈。这是互惠互利的事情,只是对用户来说,失去了一些真正的参考价值。网上这么多访谈中,哪些访谈对话真正给读者提高有价值的信息了呢?) v: C- u5 u9 Q3 `. J
- S3 V4 Y9 y# j ^1 d+ |! ` 作为访谈主持人,你的问题很关键,没有失败的嘉宾,只有不会提问的主持人,每个嘉宾都有不一样的精彩故事和独到经验,而你的问题是这些故事、经验能否被讲出来的关键;作为嘉宾,你是否毫无保留分享经验,要知道,即使你把独门绝技分享出来,别人也不一定能成功复制,但你给读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知道你是一个毫不保留的人,也许就会开始对你的口碑传播;作为读者,我们只好用一颗体谅的心情,认真对待每一篇访谈文章,因为都是来之不易的,也尽可能在文章中吸取有价值的信息。(文104/梦江)
( ?1 F. X$ Y7 y! Q0 @- v. v4 U- G4 `" i* o
8 D* l" H5 P( F6 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