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谈”安阳篇:
' U X$ L! X6 M- Z" f用好文化软实力5 P$ G: j& D! d |) P0 q
彰 德) k5 V8 e n$ W
4 ^( E7 l, P) ^/ G6 ~; k
(一)“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 E* q6 R4 J2 C/ H( }1 c
翻开华夏史册,处处可见安阳源头文明的踪迹。甲骨文在安阳发现、颛顼帝喾二帝生活并葬于安阳、《周易》诞生于安阳,安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字之根、人祖之根、文化之根。
5 K( H; Z3 Z1 r 自殷商始,七朝在安阳建都,政治、文化、经济大融合,使安阳文化具有开放兼收、雍容大气、融会贯通、与时俱进的独特魅力。
, G3 l6 f9 c) n" Q j3 l “铁骨铸胆色,劈裂太行山”。上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于安阳的红旗渠精神,为安阳文化增添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实干、无私奉献等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
5 m9 j6 h6 B& d/ @- \ 厚重的历史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涌动出无穷的文化力量,构成安阳独特的文化软实力。 G: i! N2 i: t
(二)中原经济区建设靠的是大智慧,写的是大文章。
: v, B' j; X7 _; {' s 安阳明确提出了自身定位:
% {" k& q7 n- e1 f" I ——中原崛起示范城市;中原经济区综合实力领先城市;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
7 X- e; u/ P0 I- S$ A1 ?# \; k7 B! \ 围绕上述定位,安阳还要努力打造“两个支点”、“两个区”:3 h# N; o- D: s1 W, Y
——“两个支点”:中原经济区北部重要的战略支撑点;晋冀鲁豫周边地区辐射、合作、交流、开放的制高点。
+ i% k% T5 e0 S& G ——“两个区”: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中原经济区及全国“低空经济”发展试验区。# x- _- W' A9 @# x* m8 N
实现目标,不辱使命,安阳必须传承优秀文化,用文化软实力打造经济发展硬实力,做到主动融入、乘势而上、创新有为!0 h3 V1 p% Z* w* O( E
(三)安阳以文化而名,却未因文化而盛。
% e/ K* q) q9 I0 g9 D 回眸改革开放30多年,安阳经济{词语被屏蔽}有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总的来看,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不优不强,在竞争中时有落后,在发展中不乏忧患——# q8 \* h: S( W& V
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中国文化旅游名城,可文化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安阳旅游收入仅占全市GDP的5.03%,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95个百分点。坐拥丰富的文化资源,却没有产生应有的综合效益。
' _( r4 G; Q( `. H 安阳“纵向比”有发展,生产总值在全省曾排在第三位、第四位,但近年来却出现了下滑,排到了第八位,人均生产总值更是排到第十位。与周边城市相比,生产总值比邻市邯郸差将近一半,比聊城差200多亿元,从全国看,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 _. w F+ `5 h0 w7 u" a' J
像安钢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为安阳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与此同时,“安钢一咳嗽,安阳就感冒”,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0 H5 @; d+ u9 J" s4 c" y8 V
无论是甲骨文、后母戊鼎、《周易》,还是“人工天河”——红旗渠,每个奇迹的诞生都是革新创造的结晶,可是,新时期以来优秀传统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弘扬与彰显,惰性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