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谈”之开封篇
/ l2 v4 g0 R8 M/ `6 s" P+ y5 o C) W# f. Z3 F
开拓奋进谋跨越$ _" W1 X! T6 o0 n, u
( `8 s9 W+ ^4 ?' w; g& y5 L9 o
□开 言" `3 G9 Y* T9 b; e1 A. L6 p
, m9 M6 w3 N5 N3 t. q" g4 @; T (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
r" L8 B' G. T0 p* E8 D 开封,这座在海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古都名城、宋文化的发源地,人文荟萃,底蕴厚重,曾经孕育过数不尽的繁华。1 {" R2 {1 I* y
春秋时期,郑庄公在今开封城南储粮筑城,取“启拓封疆”之意,定名“启封”。汉初,为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更名“开封”。自此,开封多了一个特殊的人文符号——“开”。
! w: o* ]% u* m& W 开封以“开”立城,因“开”而崛起,因“开”而兴盛。特别是北宋时期,开封开放包容,气象万千,“八荒争凑,万国咸通”,成为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的国际性大都会。
/ x: Q( f9 j. e$ ? 历经千年梦华,开封跌宕的历史,与她的文化、她的风骨、她的骄傲、她的兴衰一道,给世人留下了无尽的思索。
( ?9 N& U* Q( Z4 e! @ (二)长史可鉴,“开”乃进;当今有凭,“开”必兴。2 Y9 b# B& n4 b% b) Y4 Z: p- k+ J' o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作为河南省的老省会和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城市,开封有过辉煌、有过骄傲。这里曾经拥有8家中央直属企业,曾创造了诸多的“全省第一”,在河南工业化征程中走在前列。
/ J5 X7 `8 ]1 F' a( I6 ]8 G1 G5 {& z& E 然而,由于定位变化、机遇错失,加之思想观念不解放、不开明、不开放等诸多原因,开封发展更多的是曲折沉浮,在全省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滑,一度跌落谷底。1994年,经济日报发出《开封何时能“开封”》的诘问,曾经在全市上下引起强烈的震动与反思。/ d, a9 c: {7 j5 Y3 z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几年来,面对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开封不埋怨、不争论,坚持打基础、谋长远,立足于“开”,抢抓机遇,务实重干,经济发展摆脱了长期徘徊的局面,走出低谷,铿锵前行,一步一步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 r9 ` E( D5 F; z
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四年走在全省前列,保持了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势头;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被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开发区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扎实推进,发展亮点更加凸显……9 i* F8 S4 A2 s8 y( y, v3 ?
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开”字——开“封”、开拓、开放、开通、开明。
, M, o( C: e1 w/ C: A( s0 n 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幕已经开启。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古城开封又该怎样诠释“开”的内涵,续写“开”的篇章?1 g5 h2 r# _9 H# y8 l
(三)落后的背面,往往隐藏着观念上的差距和痼疾。深刻反思,才能真正警醒;剔肤见骨,方可找出病根。
+ L a7 B* Z% z A, A" X0 L “传统折射文明,也释放阻力”。开封在创造了灿烂文化的同时,也一度把自己困在了传统文化的篱笆之内,致使相当一部分开封人总是沉湎于昔日的辉煌,爱好虚荣,盲目自大,思想陈旧,观念滞后。, z: w4 y0 a; C/ v; F" [
表现一:许多人潜意识里弥漫着盲目的地域自豪感,深浸在昔日千年帝都的风光之中,片面追求田园式的舒缓散淡,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大事干不成、小事不愿干。
- g' U5 b% S2 p- P, w/ W% P$ [ 表现二:有些人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眼界不宽、境界不高,习惯于跟自己比、跟过去比;办事不讲原则讲“义气”,不重规则重 “关系”;怕担风险,不敢冒尖。+ U0 C3 q6 O7 r8 }
表现三:“等、靠、要”思想相当程度地主宰着一部分人的思路和言行,工作不计成本、不讲效率、不求质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 O" ?# t J( ~, I0 H/ B8 I
表现四:开放意识不强,“肥水不流外人田”,宁可坐吃山空也不想开放合作;人家开放搞活如火如荼,自己守着既得利益心安理得,有的甚至干扰大局、影响形象。! K4 j; Q! k$ p/ R. u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些陈腐的思想、异化的观念、偏颇的文化,与“开”背道而驰、与“开”格格不入。2 \' z0 ]- ]1 ^# D8 l
(四)“开”则通,“开”则明,“开”则活,“开”则兴,“开”则强。7 ^' p0 z7 x5 G3 b0 H2 J# ~% d
回首过去,开封从徘徊落后到蓄势赶超,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走过了一条不寻常的发展道路。
* F4 Z) X' _/ U# w& p( W 展望“十二五”,开封提出实现“一高一保持双翻番”目标,即全市年均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保持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走在全省前列的良好态势,到“十二五”末全市生产总值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比“十一五”末翻一番。( a# I, m4 j: H3 {/ Y8 A2 t
蓝图绘就,需要更大力度持续“开”。不“开”,思维会受限,眼界会变窄;不“开”,无以添后劲,无以增动力。
! i8 s# `$ z9 J3 _9 Q( }$ | 扬鞭前行,需要更加专注深入“转”。不“转”,方法不适应,基础不会牢;不“转”,发展难持续,优势形不成。
a- s5 X+ o1 m$ L7 u) s “开”中促“转”,“转”中促“开”,必将开创一番崭新天地。3 D6 J; e4 e+ w. A
(五)开“封”——打开思想闭塞之“封”。
! X. _4 I1 `/ A) n' z 实践证明,观念落后不可怕,关键是要把解放思想作为开路先锋。开封要只“开”不“封”,唯有解放思想不停步,荡涤思想尘埃,消除因循守旧之风,破除墨守成规之习。要有一种时时处处都要解放思想的勇气,冲破旧有的思维定势,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敢于自我否定、自我加压、自我揭短,善于吐故纳新、革故鼎新、锐意创新,努力在推进工作、破解难题、比学赶超中更新观念,在干事创业、跨越发展、奋勇争先中解放思想、统一思想,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经济{词语被屏蔽}大发展。
6 \7 I; ~6 ?. q6 V4 U y (六)开通——解开发展思路之“结”。
& N6 e! j9 ?/ I: b 思路不清,脚步难稳;定位不准,方向难明。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必须通达事理,敬畏科学,在遵循规律中不断完善科学发展的思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工业和旅游孰轻孰重、旅游城市要不要发展工业,曾是干部群众热议的“焦点”,困扰开封发展的“心结”。% i: g! `' f* Q9 E
经济力,是城市的硬实力,是城市的根基和支撑;文化力,是城市的软实力,是城市的文脉和灵魂。开封把增强经济力、提升文化力作为城市发展的两块基石,着力促进经济{词语被屏蔽}和文化旅游双重提升、协调发展,不断丰富城市内涵和品位,彰显城市个性和魅力。紧紧围绕打造国际化旅游城市、建设新型工业化城市的目标,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开封发展必有成效。
7 ?: X4 R. x5 B( f! V( _ (七)开拓——冲开体制机制之“障”。
2 U1 H- d9 @# j: z3 { 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是制约开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最大障碍。开封确立了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妥善安置职工两条基本原则,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一大批国有企业通过改制、改组焕发了生机。在此基础上,开封着力破除各个领域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文化旅游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9 g/ q- \) b0 a# O 当前,开封的改革已进入纵深推进阶段,涉及的问题更加敏感,触及的矛盾越来越多。只有以更大的决心改革攻坚,以更大的勇气破解难题,才能冲开枷锁,消除弊端。要敢于闯别人没有涉足的领域,敢于创外地没有的模式,使改革在体制和机制两个层面不断深化。
! B& I. V0 ?! o* V% `% y (八)开放——敞开合作共赢之“门”。9 D$ c3 t. i- |& [' i. h- i' x. ?( c
城市有界,市场无疆。开封地处平原农业区,地下没有任何矿产资源,但山西晋煤来了,河南煤化来了,中平能化来了,三大煤业集团在开封总投资超过二百亿元。通过对外开放,开工建设了一批重大项目,国内五百强企业中有15家来汴投资发展,机械设备制造、化工、纺织、食品、医药等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汽车、汽车配件、精细化工、新型材料、大型装备制造、光气等新兴产业正在迅速崛起。
7 |. H2 t* l) r1 n, E, w! } 这说明,破解“钱从哪里来”,对外开放是主途径。只要全面开放,经济“洼地”就会变为投资“高地”。当前,对外开放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产业转移浪潮来势迅猛,开封更应抓住机遇,强力实施开放引进主战略。要在“项目”和“招商”两个关键抓手上下工夫、花力气,努力做好借力发展这篇大文章。+ y1 L! L3 E6 z
(九)开明——闯开干事创业之“境”。' b+ J3 [( r& t; ~$ G; @4 k6 u
开明,即通达明智、清醒明白,不顽固、不保守。一个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是转变领导方式的内在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做到了开明共享、干事成事,就是发展的理想境界,就会形成强大“气场”。
! `/ n/ [. B7 V: h 近年来,开封在宏观调控、中观管理、微观运作上都在转变,变得愈来愈加开明。“泼皮”、“牛二”之类的干扰少见了,重商、亲商、安商、富商的氛围浓厚了;推诿、扯皮、“红眼病”少见了,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增强了;不再抱怨,重实干了;不谈排斥,讲相容了;不提落后,说赶超了……开明的气度、包容的胸襟、博纳的智慧,将会使开封的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发展环境愈来愈优,开放之路越走越宽广。
* k& O& O) P/ z' @1 c4 F! j5 i4 o) K (十)“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q( }* m) v) s7 Z& T y
繁体字的“开”,形如双手开“门”。对开封来说,这个“门”即为思想解放之门、改革开放之门、发展进步之门。. s1 j+ Q4 n2 M7 }' ?$ j
立足于“开”,就是要有开“封”的勇气、开通的志气、开拓的锐气、开放的豪气、开明的大气,紧紧围绕实现跨越发展、加快开封复兴的目标,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大力倡导干成事的作风,自加压力,不甘落后,一往无前,奋勇争先。. f, j6 P$ p2 r$ Q) W+ D
美丽的汴绣是一针一针绣出来的,开封的事情是一件一件干出来的。实现跨越发展,加快开封复兴,关键在做。只要我们立足于“开”,着眼于“转”,凝神聚力,务实重干,古老的开封大地一定能够展现出更加迷人的风采!4 Q% p+ C& w/ a) n- H4 w0 b# ^: B.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