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谈敬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4 03:5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敬畏,本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敬”指恭敬有礼,“畏”指心存忧惧。近来,“敬畏”频繁出现在党的各项纪律制度和从政准则中,成为新时期{词语被屏蔽}员不可或缺的党性修养和思想境界。 3 E& i7 l3 s9 ?2 ]" g1 Y' j
  {词语被屏蔽}员的自律有很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敬畏”二字,尤其重要。“敬”,要求{词语被屏蔽}员有所作为,在对待党和国家事业上始终保持进取之志;“畏”,要求{词语被屏蔽}员有所不为,在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词语被屏蔽}员只有既“有所作为”又“有所不为”,才能交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答卷。 : v- ?  F3 y3 {6 A6 X* @
  值得肯定的是,当前绝大多数{词语被屏蔽}员都能够做到严以律己、谨慎行事、廉洁从政、秉公用权,也就是做到了敬畏之心常有。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仍然有少数党员已经或正在失去敬畏之心。 ; P& t, j! F  `! [, x: {
  ——有的失去了对真理的敬畏,他们的理想信念日渐动摇,原则性、正义感日渐退化,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虚无主义成为左右他们行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0 F; S* h& B* E" F# x
  ——有的失去了对人民的敬畏,他们已经忘记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血脉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党的成败在人民的历史经验。在他们的心目中,“人民”两个字正在失去分量和价值。
5 y/ m7 l7 K7 L4 L3 ^1 ]: F* n  ——有的失去了对历史的敬畏,他们不再思考自己所走路程中的正误得失,不再反躬自省,丧失了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流、主线和本质的能力,对虚化颠覆的历史失去了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 / N4 ^+ B+ B( v* C& d0 N
  ——有的失去了对法度的敬畏,他们妄自尊大,无视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禁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徇私枉法、贪得无厌,甚至肆无忌惮、无法无天。 + o4 d( ]) ~$ y% o' o! W! o: }% g
  纵观过去20年的各国风云,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曾经呼风唤雨的大党之所以风雨飘摇、一些执政多年的老党之所以人亡政息,一个重要教训就是,这些政党及其党员失去了敬畏之心,背离了立党之本。因此对于我们党来说,要保持先锋队的本色,就必须时刻保持敬畏之心。邓小平同志曾说,{词语被屏蔽}员“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一些”。这里所谓的“怕”,就是敬畏。这种敬畏之心就是:对真理的叩问存有执着,对人民的安危存有忧患,对历史的评判存有警醒,对法度的规则存有畏惧,对时代的创新存有善意,对信仰的追求存有担当。心有所敬,行有所循;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没有了敬畏,就没有了思想的标尺、没有了行动的准则。
6 v7 E0 O( `; E, q0 o; e) A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党的建设状况和队伍素质,同每位党员能否经受这些考验息息相关。广大党员干部,是人民群众的带头人、贴心人,是党和国家的骨干力量,要时刻谨记权为民赋、责重山岳的道理,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和放任。只有全党一心,团结一致,我们才能担负起时代的使命,不负人民的嘱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内乡社区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内乡社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70207996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内乡社区网 ( 豫ICP备12007913号-2 

GMT+8, 2025-4-8 21:58

Discuz! X3.3

© 2001-2018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