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提/示; R+ U3 X( N2 I2 Y Q, D- y
昨天和前天,云南师宗县葵山镇大麦地村上空都曾飘下零星小雨,虽然不“解渴”,“名人”王顺生还是很高兴。3月19日至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云南省曲靖市,指导抗旱救灾工作。在王顺生家,温家宝对要倒水的王顺生老伴微笑着婉拒。0 U+ O k0 o9 W
昨天和前天,记者在总理视察过的地方采访,既了解了当地旱情,也看到了干旱中的生产情形。让一些村镇的百姓欣慰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兴修的农田水利工程,在旱情中仍发挥着作用,但遗憾的是,并非所有村镇都是这样,同属一个区域,有的村镇则喊渴。$ g7 V1 j8 i/ A. b9 N# s+ z; n
□特派云南记者刘忠文李康图
: [ Y8 J* G) }+ q/ i" ^ 农妇小心给烟苗“喂”水
5 a* ?9 t7 a! n% D6 L0 H2 |% |& w 一位农妇,一头水牛,一辆水车,一个水壶,一垄烟苗,几处山包——如果不是在旱情中,这应该是一幅恬适的田园风光画。师宗县葵山镇马厂村烟农张桂芹没有这份恬适的心情,她关心的是她的宝贝,那一垄烟苗。4月1日,天上飘着零星小雨,张桂芹从5公里外的水库拉来水“喂”她的烟苗。
, G) f+ Q+ @- Z, R/ S5 U 小雨中,红土地像是湿润了,但当记者沿着田埂走向张桂芹的烟垄时,脚下却传来了“咯咯”的声音,用手捻捻土,干,且散。“这雨是压压灰尘雨,不顶用的。”张桂芹说。
$ o4 J }6 K4 r Q' v+ n 张桂芹用浇花的喷壶,从水车上接了点水,先给前两天侍弄好的烟苗“喂”了,然后把新带来的小烟苗,一棵一棵插进营养钵里,“先给它们安个家,再‘喂’它们水喝”。) k; Q* W' {5 k9 N9 B! Z
记者问:“这里是靠天吃饭吗?有没有修引水渠?”她告诉记者,村上过去曾经清理过河道,“我们这里离有水的地方远,修渠需要花大钱”。* ?' ?& K' \0 m' p/ z) |) u
来师宗县之前,记者先到了陆良县马街镇。记者看到,一道绵延几公里的高架引水渠,一头连着一个坝塘,一头连着农田和村寨,村民们忙着准备种植稻子,“秧苗已经泡好了,到时候,水引来就能插秧”。
5 Z k. R, l/ y 一位到村上督促抗旱的镇干部告诉记者,这渠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的,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他还说,马街的水利建设情况还是好的,可有的乡镇就薄弱多了,主要原因是,现在壮劳力多数外出打工,没有心思和动力兴修水利。云南省统计显示,云南全省水资源占有量在全国排在第三位,但水资源利用率只有6%,而全国总体利用率在16%以上。
# s% o3 Z# H6 ~& l8 E' l' ?# I! `" X$ L; I8 A( W8 @0 ?
9 u# a2 A0 c- I4 d; L: [4 |
---------------Webpig--------------------* |( m0 P5 }' n4 ]+ i" w2 w, z0 M% N
欢迎使用最专业的采集站长工具:网 络 小 猪,集采集、推广、搜索、文件管理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 ?3 F- s" x$ T7 Z
---------------webpi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