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1-9-7 20:22:2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或许在过去千百年来,这只不过是再简单不过的举手之劳,但简单细微之处彰显出的却是整个{词语被屏蔽}道德的大问题,遗憾的是看起来如今这已经成了一个奢侈的{词语被屏蔽}公德,甚至可能会让心存善意和道德良知的“好人”们经济破产。跌倒老人该不该扶被全{词语被屏蔽}、被公众、被媒体热烈讨论的时候,其实已经证明某种程度上这个{词语被屏蔽}的公德已经破产了。显然,似乎作为{词语被屏蔽}人,谁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0 b0 e% b- Y" _; p s$ a
3 _" v0 a6 X8 v. X; l5 d1 ` 不过公众似乎期待有人能回答,比如有人试图希望看到南京彭宇案被翻案、被颠覆,希望法律来回答我们到底该不该扶、能不能扶助跌倒的老人?甚至希望看到制裁无良的南京法官、天津法官,制裁那些诬赖彭宇们的老人,不过好象这也是奢望,至今除了期待,并没有任何回音,南京法官仍然逍遥自在的继续坐在庄严的法庭上,用他的“常理”式逻辑来诠释神圣的中国法律。这确实很让人纠结。/ J6 f: Y+ b" ]. L
0 u0 g# k1 t, X! s1 T0 s
不过可笑的是,今天看到卫生部却不合时宜的站了出来对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3 \0 Q* c6 d- D0 ~5 P" K' f
2 N: ]: s7 ^) e% Q3 K, b" x
据新华网北京9月6日报道,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发现老年人跌倒时应该怎么办?卫生部6日公布的《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出: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指南提出,如老人意识不清,在场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有外伤、出血,应立即止血、包扎;有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煞有介事的指出: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查询有无腰、背部疼痛及大小便失禁等提示腰椎损害情形,如无相关专业知识,不要随便搬动,以免加重病情,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如老年人试图自行站起,可协助老人缓慢起立,坐、卧休息并观察,确认无碍后方可离开;如需搬动,应保证平稳,尽量平卧休息;发生跌倒均应在家庭成员或家庭保健员陪同下到医院诊治,查找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跌倒风险,制定防止措施及方案,等等等等。
8 r) z* _: f% ^- A+ a, ~
6 D& }' t/ N7 H% g. q9 d 我为什么说卫生部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回答跌倒老人该不该扶显得很搞笑、甚至不合时宜,是因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其实并非技术问题,而是{词语被屏蔽}道德、是公德问题,是法律的公平公正问题,与卫生部所说的“不要随便扶跌倒老人”的告诫完全是两码事,其实卫生部早就应该向公众发布类似科学提示,但好象并存现在{词语被屏蔽}上对此议论纷纷的时候。因为卫生部根本回答不了目前公众所关心的{词语被屏蔽}道德、价值观问题,更回答不了为什么会出现彭宇、许云鹤、殷红彬等好心人遇到的尴尬,当然也不可能回答那些堕落的南京法官、天津法官们对法律的践踏。
/ ^' I6 a; n2 k' k2 J- P/ g3 I D$ G5 _. n# n1 ^
刚刚发生的武汉市88岁的李老汉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菜场口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伸出援手,最终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的事件让整个{词语被屏蔽}震惊,能不震惊吗?能不寒心吗?谁家没有老人?谁自己不会变老?谁希望看到出现这种悲惨的现状?显而易见,公众对老人跌倒出现的冷漠和麻木不仁,整个{词语被屏蔽}都应该检讨,甚至每一个人都应该检讨。很多人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拼命指责媒体过分曝光或夸大其词,或者指责冷漠的旁观者以彭宇案为理由为自己找到麻木不仁的借口,并声称自己遇到类似情况会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其实这种大话谁都会说,关键是到时候出现的仍然是武汉88岁老人跌倒无人扶助的悲凉景象。+ i" y& o2 R) i: q+ Q5 t0 |+ k; @
q! o9 H# B4 D 媒体对所谓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讨论我觉得很有必要,这绝非有选择性的故意夸大报导,而是针对目前整个{词语被屏蔽}道德、价值观滑坡出现的现象提出质疑,因为类似人情冷漠、麻木不仁的现象不仅仅发生在跌倒老人身上,还有更多其它的案例,比如见义勇为的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故事,比如围观跳楼自杀时出现一片幸灾乐祸的“快跳”的喊声,比如公车上乘客对小偷熟视无睹的常态等等,不一而足,这都早已成了全{词语被屏蔽}反思的问题,完全是一个{词语被屏蔽}问题。- N/ H0 }$ I: l
9 ^9 r% S# w. H# m) y, B3 V 所以回到所谓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问题上,尽管每个人都会感觉这个问题很令人寒心,但却又很现实,谁愿意付出一片好心最终却可能冒被诬赖甚至被法院判巨额赔偿的风险呢?哪怕这种风险占的比例很低,起码也是风险,毕竟绝大多数想做好事的人都是一般的工薪阶层,有的甚至是学生。只要这种风险存在,就绝对会造成相当多的人在面对跌倒老人时变得犹豫不决、甚至变得冷漠和麻木。解决这个问题看起来绝非几个貌似道德高尚的人在媒体上、在网上喊几句道德的口号那么简单,鲁迅早就说过了,总有人“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目前似乎唯一能让公众对此释怀的,恐怕还只能通过对那些典型的案例翻案,或者说至少以证据不足来翻案,尤其是南京法官的“依据常理判断”的推理判决,如果这个法官被开除公职或者天津的许云鹤案等能有一个在法律上让人信服的判决,或许法律能回答这些问题。
$ w4 R: ^3 w: ^0 ^+ N4 k2 y1 m. t5 n" _( ]% W' M
{词语被屏蔽}道德、价值观等显然并非法律的范畴,但现在却通过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讨论,让道德与法律似乎成了一个必然的整体,靠法律来彰显和维护{词语被屏蔽}道德、来彰显公德,似乎变成了我们这个{词语被屏蔽}的必然,这不能不说这和谐{词语被屏蔽}的悲哀;显然卫生部的技术性回复是根本解决不了跌倒老人该不该扶的{词语被屏蔽}病的。这个问题,全{词语被屏蔽}需要反思,法律更要反思。(作者:帝国良民)
7 k+ L, m( n, C; @! `: X: @- j, M0 z4 y. d0 [$ R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