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怀念老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8-6 20:4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怀念老桥    2010725,一个足以让菊乡人咒骂的日子,上午9时许,风烛残年的老桥终究忍受不了百年不遇暴雨的袭击坍塌了,陪伴几代菊乡人风雨成长见证菊乡崛起的老桥就像人们传说的那样(七十三八十四是关口)突遭一场大病倒下了,这对相濡以沫的菊乡人来说无疑是失去亲人般的痛苦。因为他和亲人们留下了太多的回忆……
老桥,菊乡人喜欢亲切地称他为“老洋桥”,始建于1936年,高5米,共28孔,长388米,由当时的民团司令别廷芳出资修建。传说在抗日战争时期被炸掉两孔,后经一传教士修建恢复使用,所以带点“洋气”,在那个习惯了什么都加个“洋”字的年代,人们就像叫火柴为“洋火”一样称老桥作“洋桥”。在相当长年代内它是通往内乡的必经之路,曾经一度是出入内乡的关卡,他为内乡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真正意义上的枢纽作用。随着菊乡经济的腾飞,老桥已承载不了日益发达的交通事业,富足的菊乡人在老桥的两侧陆续修建了几座新桥,孤零横卧湍水的老桥从此不再寂寞,以带头大哥的身份和几位年轻的“兄弟并肩承担内乡发展的大梁,此时年轻人们开始称他为“一桥”,年长的仍亲切地称他为“老桥”。由于年久的缘故,从2004年开始,老桥只作为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通行的便道,虽然不能承担起经济大潮中的列车,但仍为菊乡人的宜居生活方便发挥着余热。历史悠久功德卓著的他2006年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无疑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着实让深爱着他的菊乡人高兴了好一阵子。
  菊乡经济的发展,老桥功不可没。有人说老桥是菊乡发展的领路人,有人说老桥是菊乡崛起的功臣。风雨几十载,经历的是徒步、单车、汽车、电车交通工具的变化,不变的是老桥的使命和菊乡人对老桥的一腔情怀。以至于后来,人们执着的走着老桥 ,为的是享受那种感觉,生怕朝夕相伴的故友孤单寂寞。此时倚着湍河的堤岸遥望老桥残垣断壁般的身躯,心里刀绞一般的伤痛。
也许有一天,老桥会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知恩图报的菊乡人会像怀念亲人一样怀念老桥,我们的后代还会像我们一样听着爷爷的爷爷讲着老桥的故事。情感至此,不由奢侈的祈求菊乡人能够让老桥康复,让他永远做内乡成长的见证人!让他永远陪伴菊乡人一路走下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内乡社区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内乡社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70207996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内乡社区网 ( 豫ICP备12007913号-2 

GMT+8, 2025-4-12 01:06

Discuz! X3.3

© 2001-2018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