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北京12月6日电 自从《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发布后,发展改革委连发五文部署物价调控工作。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日前就各地落实调控措施情况分赴吉林、上海、湖南等地进行了跟踪采访。+ e# [" x5 Y* Z8 I
短期干预措施,市场效果明显
, O2 |! G Y' b T 11月20日以来,吉林、上海等省市依照发展改革委“审慎出台调价政策”的要求,紧急叫停了一些政府定价产品价格的上调;加上密集的价格监督检查、降价清费等措施,如今市场效果比较明显。
1 C' L1 j9 t3 B' O+ `, S 十多天时间,河北、河南、广东、宁夏、安徽、江苏、福建等省、自治区先后宣布暂停天然气涨价计划。“北京12项新措施稳定物价,要求降低流通环节成本”、“天津五大措施严控物价,民生商品价格五天一上报 ”、“山西抓生产保供应稳物价 ,组合拳"发力招招保民生 ”、“山东省政府派督察组“兵分十三路”查物价”、 “宁夏工商"组合拳"稳物价 ,农产品运输开启绿色通道”、“黑龙江:政府企业携手保持物价稳定”、 “辽宁物价局抑物价砍70个收费项目降一批药品价格”、“湖南投入8千多万元价格调节基金稳定物价 ”、“江苏省工商局部署严打囤积居奇 ,稳定物价 ”、“吉林省各级物价部门确保市场价格稳定” 、“应对物价上涨,贵州向困难群体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福建省低保补贴将与物价上涨挂钩”、“广西为困难群众发物价临时补贴 ,标准为10-15元/月”、“ 海南部署开展全省市场价格大检查”。 I; p# X; I, O$ @. I9 a2 \
吉林省政府表示,到2011年3月末,未经省政府同意,本省不得出台新的调价项目。长春市发展改革委提出,包括政府定价的煤、水、电、气等16大类商品全部暂不调价,一度提上日程的出租车起步价上调也停止执行。+ @* N, a4 D$ v7 X( X
“领跑者”蔬菜和部分食品价格回落。商务部12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与前一周相比,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下降了5.9%,降幅扩大3.3个百分点。- b2 u9 z3 o1 w: O( x2 N- ?0 M
记者11月30日在长春市蔬菜中心批发市场看到,蔬菜进场量增加,土豆价格下降了2%,白菜下降了11%。而在上海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提着菜篮子的闸北区退休工人卞正香说,青菜、白菜、卷心菜、芹菜、西红柿、黄瓜等价格开始下降。自己喜欢吃的青菜已从1.3元左右回到0.9元左右。8 s4 P7 Z( ?2 w
商务部的最新监测数据同时显示,草鱼等8种水产品价格也有小幅下降,食用油、豆油、鸡蛋、面粉、大米等价格涨幅趋缓。6 F; W$ w7 | s7 b
政府的坚决调控,使对市场敏感的游资出现撤离迹象。中期研究院首席宏观分析师付鹏介绍,棉花期货10月末主力资金规模在32亿元左右。到11月底,主力资金的规模减到了12亿元左右。
( x2 z4 u3 `. ~+ k; w% k6 [& y. e “毫无疑问,这种特殊时期的行政调控是十分必要的。”东北师大经济学院副院长金兆怀认为,当前无论政府定价产品的“审慎调价”,还是农产品领域密集的价格监督等,都带阶段性强制性特点。7 m7 }# E! j5 N9 D; m
“一些市场表现仍然是短期效应。”江西省九江市物价局孔令强分析,当地蔬菜价格下降主要受益于天气晴好,供应量迅速增加。
, _3 s& U2 a3 c+ I" L; I. d# C0 O 本次调控重点,盯上了吃住行
) x; u9 }& _6 i- ^3 h" E: W “以前五六十元的菜能吃一个星期,现在只能吃3天。”长沙市刚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严亮是典型的“月光族”。他说,最近菜价没涨了,但仍有忧虑。
# i4 n5 v4 g1 C7 o “就如同高烧的病人,服下速效药迅速降温了。但症结性因素仍然存在。”中南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饶育蕾分析,从多省市加强价格调控的情况看,百姓最关注的吃住行价格“推手”还未根本削弱,具体手段仍待继续加强。
$ J6 R7 X& n8 t& V: { 权威专家分析,种植养殖业成本上涨,可能使农产品价格上涨成为长期趋势,但农资价格、流通成本等方面还有较大的调控空间。湖南省娄底市一位村干部陈赛朴告诉记者,往年10月是化肥销售淡季,价格一般下降。但今年10月以来,当地尿素等化肥价格却一直上涨,从10月中旬的一包94元涨到了110多元。
l: _# ^& s$ ? 据湖南省统计局调查,今年当地中籼稻售价上涨11.7%,但农民的实际生产成本却上涨了20.97%。
" m; ^- C0 q; o9 ^/ d5 d# u “需要尽快加强农资市场的管理和价格监督检查。否则就可能成为食品价格继续上涨的重要推手。”孔令强说,调控管理农资价格、降低蔬菜流通环节的费用,是食品价格调控应进一步加强的两个“抓手”。
; D! [0 f+ O+ N3 y 公共产品也有调控空间。一旦“谨慎调价”政策松动,水、电、气等产品可能会重返“涨价通道”。长春市一些相关人士指出,上游天然气价格已大幅上调,由此增加的成本已转移到地方燃气公司,一些燃气公司已亏损经营。
8 v' z3 a8 v7 l" ]9 H 东北师大经济学院副院长金兆怀认为,如CPI继续高涨,可继续对这些产品价格采取调控措施。“即便是价格稳定后的合理调价,也要尽快公开水、电、气等产品的真实成本,‘挤掉’价格中的不合理收费。”( P1 y& Y8 A( K( C
湖南省委党校教授王学杰说,目前自来水公司、供电企业等普遍存在“搭车收费”现象,应从严监督。% O! G8 P5 K( P# q2 J2 J' F. a4 ~
楼市调控不能“松劲”。10月份全国房价同比增长8.6%,房价环比上涨0.2%。一些专家指出,楼市调控也是当前物价调控的重点之一,应坚决抑制炒房炒地现象抬头,并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5 _9 m/ m6 ~0 r+ z
防治通货膨胀,需要长效机制& c9 x- ?0 c/ q6 B+ g. I
交通银行、渣打银行新的预测说,2011年中国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但明年一季度仍面临较大的物价上涨压力。* l: a9 h' z3 H) W/ \; Y) r
“抑制价格持续上扬需要长效机制。有关部门应厘清炒作上涨和趋势性上涨的不同情况,分类调控。”东北师大经济学院副院长金兆怀提出,对炒作上涨,政府要加大监管力度;对趋势性上涨,则应改进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公众抗通胀的能力。! |3 W. M( e* Z1 k7 @
此番物价上涨,农产品是“领跑者”。一方面,价格上涨有助农民增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 o ?' N* Q& |3 _" |
如何化解物价调控面临的“两难”矛盾,出路在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要保证农民真正成为农产品涨价的受益者,另一方面也要提高普通劳动者收入。”湖南省委党校教授王学杰说,政府对{词语被屏蔽}财富均衡分配的重视,应提到与GDP同等重要的地位,并设法提高劳动者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G; M( y, f' `* u c8 {+ {
“提高{词语被屏蔽}保障水平,可以减少百姓对物价上涨的后顾之忧。”吉林财经大学校长宋冬林提议,政府将更多支出用于保障民生、帮助就业等方面。
, j" E# W: d! c! H+ t: T1 T “物价问题一头连着产业发展,一头牵着民生。今年以来,有关部门多次表示要对通胀预期加强管理,现在价格却持续走高,这与预警不力相关。”孔令强说,长期而言,政府有关部门还应对农产品价格走势、供求情况建立起高效的预警研判机制,及时发布准确的市场信息,运用调控手段避免农产品价格大幅起落。2 f& H8 ~8 U" a5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