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在人类{词语被屏蔽}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词语被屏蔽}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力量。全面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整体水平,充分发挥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第一要素”作用,对于促进经济{词语被屏蔽}更好更快发展至关重要。 我县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县委、政府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调整优化人才结构,构建人才工作机制,使人才素质逐步提高,人才效能有效提升,人才发展环境持续改善,人才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县作为农业资源大县而非人才强县的基本状况没有改变,人才发展总体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比例偏低,整体竞争力还不强;人才机制创新滞后,人才开发的市场化水平不高,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体系有待完善。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县科学发展、实现富民强县的突出问题,必须下大力气从根本上破解。 当前及未来10年,我县将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期,跨越发展、提速上台阶的关键期,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小康{词语被屏蔽}的重任赋予人才工作全新的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正视新时期人才工作的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和方法,本着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的原则,把全县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努力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知识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优势,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成为我县全面建设小康{词语被屏蔽}的不竭动力。 一、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人才发展规律,以机制创新为动力,着力建设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和人才辈出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工作与经济{词语被屏蔽}协调发展,为推进我县快速振兴崛起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 1、服务发展。把服务内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用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 2、人才优先。确立在经济{词语被屏蔽}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切实改变重物质投入轻人才投入、重资源开发轻人才开发、重项目引进轻人才引进的思想观念和做法,促进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 3、创新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着力解决制约人才工作发展、制约人才作用发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探索人才工作新思路,推出人才发展新举措,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4、以用为本。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全{词语被屏蔽}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5、引育结合。着眼当前和未来发展需要,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大力培育本土人才,积极引进域外人才,努力形成人才荟萃、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三)总体目标 未来10年间,我县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能够适应我县经济{词语被屏蔽}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确立我县人才竞争比较优势,努力建设人才大县,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词语被屏蔽}的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全县人才资源总量到2015年增加到4.5万人左右,2020年增加到6.5万人左右,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例达到13%,基本满足经济{词语被屏蔽}发展需要。 ——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升。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明显提高,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32人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达到23%。 ——人才结构和布局更趋合理。人才队伍的年龄、学历、专业等结构进一步优化,在产业、行业、区域和不同类型经济组织的分布得到改善,人才培养、引进与{词语被屏蔽}需求基本协调,人才供需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得到一定程度解决。 ——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取得新突破,人才投入有较大增长,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制度环境。 ——人才使用效能明显提高。人才对经济{词语被屏蔽}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人才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到2015年达到30%,到2020年达到32%。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1、统筹推进五类人才队伍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