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 O) ?) r# P3 q
" u2 ~. B) d3 b, [ D中国1956年式7.62mm半自动{词语被屏蔽} 1956年式半自动{词语被屏蔽}中国1956年式半自动{词语被屏蔽},即56式半自动{词语被屏蔽},苏联SKS半自动卡宾枪的仿制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制式列装的半自动{词语被屏蔽},和56式班用机枪、56式自动{词语被屏蔽}(又称56式冲锋枪)统称56式枪族。56式半自动{词语被屏蔽}是步兵使用的单人武器,它以火力、刺刀及枪托杀伤敌人,有效射程达400m,集中火力可杀伤800m内集结之敌人。装上专用的发射器还可发射枪榴弹。本枪为自动装填的单发{词语被屏蔽},具有重量轻、射击精度好、机构动作可靠等优点,并装有折叠式刺刀,可以进行白刃战。本枪属气体活塞短行程自动武器,采用枪机下偏式刚性闭锁,弹仓给弹。1956式7.62mm半自动{词语被屏蔽}系仿自前苏联SKS半自动{词语被屏蔽},1956年引进了前苏联的全套技术资料引进仿制。其改良之处有:以郓型刺刀替代原有之剑形刺刀(两种枪刺的56半自动都在装备)、把机匣盖联接嵌入护木内、以玻璃纤维枪托替换木托、并以冲焊件、冲铆件或精铸件替换部分模铸件。 & V6 G3 O" l+ I* F: ?6 ]1 E5 w
6 X+ V2 Z! b/ e% W
% i0 m/ o7 c, P' f
" ]" V/ b5 F& [5 Q6 @以色列乌齐9mm冲锋枪 只要一说到乌齐 (UZI),大家一定联想到乌齐冲锋枪,它已成为冲锋枪的代名词,只要见警方缴获握柄上弹的冲锋枪,传媒一律以乌齐枪称呼之。乌齐冲锋枪最令人称道的是{词语被屏蔽}握把式的弹匣插入囗,虽然原创者是捷克,但却是乌齐将其发扬光大的,这项设计能使射手在与敌军近战交火时能迅速更换弹匣,保持持续火力。 乌齐冲锋枪初期标准型是采用木质前护木与木质固定枪托,并配有刺刀以便行肉搏战,后来才发展出两截式金属枪托并换装塑料质前护木。1951年乌齐冲锋枪发展完成,新型冲锋枪特别命名为乌齐,以表彰乌齐?盖尔少校的功劳,并迅速配发以色列三军。乌齐冲锋枪推出后立即受到欧洲各国的瞩目,除西德、荷兰、爱尔兰军方采用外,比利时FN兵工场并获以色列授权生产乌齐冲锋枪,并负责欧洲销售市场,中亚的伊朗、中美的委内瑞拉、东南亚的人国皆采用该枪。 ; h) h# C4 R" ]3 M5 Z* h
. o: [- m" H9 f7 L% W" l
6 \! Z- b: H: J1 ` i4 x/ q7 G- h
" O9 I& e9 F8 H# J) k德国HK33E 5.56mm突击{词语被屏蔽} 自从1958年M16被美军选用,世界上掀起一片小口径{词语被屏蔽}的风潮。为顺应市场需要,HK公司以G3{词语被屏蔽}为基础开发出几种不同口径的{词语被屏蔽},HK33E是以G3为基础而开发的第一支使用5.56{词语被屏蔽}弹的自动{词语被屏蔽},E是出口产品的意思,HK33主要用于出口,在德国基本上没有装备,但在第三世界国家相当受欢迎。
4 `! A Z6 j3 U6 i- i5 |9 W
% x$ L; ]. K0 a2 T, K( x/ N) a2 w7 J$ i" w
4 r" I, _" Q! k& M- {5 a中国1985年式7.62mm微声冲锋枪 中国85式7.62mm微声冲锋枪是在85轻冲的基础上更换节套和枪管,增加消声装置变型而成。是我军特种兵(侦察兵、空降兵、海军陆战队)的单兵自动化武器,主要以单发和点射火力杀伤200m以内敌有生目标,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精度好、近距离火力强、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 85式微冲还具有较好的微声、微光、微烟三微性能,自投入部队使用以来,深受广大官兵的喜爱,该微声冲锋枪还具有以下优良战技性能: 一是双保险,安全系数大。双保险机构就能有效地防止武器的偶然发火,避免走火和误伤事故的发生。二是枪托侧向折叠,提高了射击精度。三是使用弹药的种类多:85冲锋枪即可使用64式7.62mm微声冲锋枪弹,又可使用5l式、7.62mm{词语被屏蔽}弹,这对提高弹药利用率、枪种弹药的互换性、方便生产等方面均有很多益处。四是发射声音小:85轻(微)冲发射时声音比步机枪小得多,特别是85微冲因加装了消声装置变型而成,在消声筒内盛装并固定了一个大消声碗和十个小消声碗,使其微声、微光、微烟(三微)性能良好。使用64式7.62mm微声冲锋枪弹,在宁静的夜晚单发射时,距离枪口100m处任何地方听不到枪声(微声性);距离枪口50m处看不到光(微光性)和见不到烟(微烟性),使85微冲更易达到隐蔽、突然的目的。85轻(微)冲使用的是5l式{词语被屏蔽}弹或 64式微声弹,在枪托折叠与展开的情况下均可实施单、连发射击,具有良好的射击精度,且微冲还具有“三微”效果,为特种兵遂行战斗任务提供了便利条件。 85微冲的瞄准基线比85轻冲的瞄准基线长(85微冲为319mm,85轻冲为295mm)。因而85微冲的射击精度要高于85轻冲,且使用范围广于85轻冲,如果从弹头的杀伤效能比较,两种武器弹头的侵彻力则旗鼓相当。可见,两种武器相比,既具有共同的优长,也有各自的特点。该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可单、连发射击。瞄具是片状准星,觇孔照门,翻转式表尺。此枪全长869mm/631mm(托伸/托折),空枪重2.5kg,30发弧形弹匣供弹,发射中国64式7.62mm{词语被屏蔽}弹时,弹头初速300m/s,理论射速800发/min。
/ a' M. A; H# n
1 |& y9 T! e! M1 j7 A9 N0 p. ], e
4 R0 \. r1 C% y1 `$ `
德国7.92mm马克沁重机枪 马克沁重机枪是美国工程师马克沁发明的机枪。马克沁1883年进行了原理性试验,1884年获得专利。《武器装备百科全书》称:“马克沁机枪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自从拿破仑时代起曾经使用过的战术完全没用了”。马克沁重机枪的发明开创了自动武器的新纪元! 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其口径为 11.43mm,重 27.2kg,采用枪管短后坐 (19mm)式自动方式,水冷枪管;采用容弹量为333发6.4m长的帆布弹带供弹,弹带可以接续,理论射速 600发/min,可以单、连发射击;也可以通过射速调节器调整为慢射速 100发/min。马克沁机枪结构复杂,采用水冷枪管较为笨重,帆布弹带受潮后可靠性变差,但在近代战争中曾被普遍使用。 % G0 C$ i4 e% [ j
, d: |9 P* C; t$ x. n) O; W
# {% i! O" Y0 D' E
8 D) X/ ]- G( r. ]
德国MG3式7.62mm轻机枪 MG3式7.62机枪是澳大利亚军方从美国购买了M60式机枪专利技术后改进而成的,主要改进的是供弹机构,增加了弹链盒并改进了供弹弹链。 该枪目前是澳大利亚军队的制式武器。在结构上,MG3式机枪一是较多地采用滚轮,以减小摩擦;二是广泛采用冲压件;三是采用弹链箱和弹链的供弹技术,使供弹可靠、稳定。全枪结构紧凑,火力较强,易于控制,而且质量较小,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 口径:7.62mm 初速:860m/s 理论射速:550发/min 自动方式:导气式 闭锁方式:枪机回转式 发射方式:单发、连发 供弹方式:弹链 全枪长:1100mm 枪管长:560mm 全枪重量(不含弹链):10.48kg 配用弹种:北约7.62×51mm枪弹 ; F7 y- d4 g' r2 W( E( Z' d/ F* P
: E8 i5 f. s! s; W) [
1 x3 o" X- q5 w( e9 Q
6 g" X! B; @: }" R3 D
中国1953年式7.62mm步骑枪 1953年式7.62mm步骑枪(简称53式7.62步骑枪)仿制于苏联1944年式7.62mm卡宾枪。是我军装备的第一种自制的制式{词语被屏蔽},曾在部分部队装备。该枪是枪机直动、回转闭锁的手动单发射击{词语被屏蔽}。结构比较简单,便于大量生产。经过实战的验证,它具有射击精度好、故障少、枪刺刚度强等优点,但由于它属于非自动武器,本身存在着战斗射速低、操作使用不便、全枪重量大、弹匣容量小和耐腐蚀性能差等缺点,不能适应紧急和突发战争的使用要求,因此,在部队使用时间不长即被撤换。 口径:7.62mm 全长:1020mm 枪管长:520mm 全重:3.92kg 初速:820m/s 射速:10-15发/min 有效射程:400m 固定式弹仓供弹 弹仓容量:5发 发射7.62mm53式步机枪弹 4条右旋膛线 表尺射程1000m 最大射程3000m 枪械寿命5000发 8 Y9 U) @; ? e# M. N" b
) O9 `7 y' Z# B/ d
: R) U; ]5 a- h7 Z4 ?5 m4 p3 R
中国1963年式7.62mm自动{词语被屏蔽} 中国于1963年设计定型的一种自动{词语被屏蔽}。1969年 投人生产并开始装备部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列装的第一种本国研制的{词语被屏蔽}(见图), 现已撤装。 1963年式自动{词语被屏蔽},口径7.62mm, 发射1956年式7.62mm枪弹,打开刺刀枪长1342mm,折叠刺刀枪长1032mm,枪 重3.87kg,容弹量20发,弹头初速735m/s,中国1963年式762mm自动{词语被屏蔽},有效射程400m,表尺射程1000m,可单发或连发射击,理论射速680- 725发/min,战斗射速40~60发/min。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枪机回转式闭锁机构,弹匣式容弹具,击锤回转式击发机构,单、 连发发射机构,瞄准装置由圆柱形准星和弧形表尺构成,机匣为整体锻件或冲铆组合件,木质全枪托,乳白色三棱形折叠式刺刀,全枪较长,适于白刃格斗。 & S1 C7 W2 y4 c. E% K9 D& q& D% n9 r
* s. Q. t$ d0 O- m
% Q p0 _& }0 x! n9 ]: h$ E
( G) t9 g0 U8 v7 l2 |0 f中国1954年式7.62mm冲锋枪 54式7.62mm冲锋枪系仿苏1943年式PPS7.62mm冲锋枪,于1954年通过生产定型。该枪的主要特点是: 1)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原理,并大量采用冲、铆、焊工艺,结构简单、工艺性好、制造容易、成本低廉,便于大量生产; 2)理论射速较低,这对零件寿命、各机构动作的协调性、操作的方便性和射击密集度等都带来明显的好处; 3)拨壳器铆接在复进簧导杆的前端,即复进机与退壳机构合二为一,简化了结构; 4)膛口装置由减震器和枪管导板焊接而成,并通过驻退室火药燃气上喷的反作用力抑制枪口上跳,又通过火药燃气冲击驻退室半圆腔前壁而对全枪起制退作用; 5)枪托可折叠,折叠后仍可进行瞄准射击; 6)质量较小、压弹容易。 ' C; p, ]: ^6 D; d0 H
9 d/ \! o- J* }+ W! F" j/ Q3 D+ M" Y9 ?6 z- V
$ ~9 {: H( r6 a. j J日本11年式机枪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一种6.5毫米口径轻机枪,因于日本大正天皇十一年(1922年)定型成为制式装备而得名。因其枪托为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故在中国俗称“歪把子”机枪。 大正十一式机枪采用导气式自动方式,闭锁机构为楔闩横动闭锁,楔闩位于枪机后部,由枪机框上的开闭锁斜面带动楔闩作上下起落运动。枪管上有螺纹状散热片,使用与{词语被屏蔽}{词语被屏蔽}相同的6.5×58mm{词语被屏蔽}弹以及标准5发弹夹,使用方便,射程较远,精度较高,但枪弹威力不大。它最为独特的是弹斗供弹原理,开放的供弹弹斗容量为30发,弹斗位于机枪枪身左侧,可以容纳6个水平放置的5发弹夹,弹斗上方的盖子向下施加压力使最底层弹夹打完后叠在上面弹夹会进入输弹位置。弹斗底部的推弹装置将弹夹中的枪弹推向给弹口推弹入膛,依次反复。仿效法国“哈奇开斯”(Hotchkiss) 用润滑油润滑子弹,弹壳需要润滑才可以靠抢机后坐提供的动能退壳。机枪上配有油壶,子弹需要经过油刷给弹壳涂润滑油否则容易退壳不畅。理论上只要不断向弹斗中装填弹夹即可持续射击,但是由于弹药装填繁琐,实际射速不能达到理论射速,很难达到150发/min。在实战中存在枪管过热(不能换枪管)、结构复杂易出故障等问题。 大正十一式轻机枪在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不能适应作战需要,被昭和天皇十一年(1936年,日本神武纪元2597年)定型的用30发弹夹供弹的九六式轻机枪替代。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装备的大正十一式轻机枪也曾被中共敌后游击队缴获大量使用。 操作:自动 弹药:6.5×58mm{词语被屏蔽}弹 容量:5发/弹夹、30发/弹斗 重量:10.2kg 全长:1100mm 枪管长:485mm 初速:736m/s 理论射速:600发/min 有效射程:600m 口径:6.5mm ' w! W! _& S2 Y: C% E* ^& S# f- R
+ f6 T8 b$ I6 D; }2 V' t" @- @, p4 w3 ], E7 T
- U3 c2 v# C5 j
德国MG3式7.62mm通用机枪 MG3式7.62mm通用机枪的前身是MG42式机枪。该枪是在前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组织后,由MG42式机枪的7.92mm口径改为7.62mm、发射北约7.62mm制式弹而成。莱茵金属有限公司于1959年开始生产,型号定为MG42/59式。联邦国防军称它为MG1式,后来加以改进,定为MG2式,1968年又进行改进,定为MG3式,同时正式列装军队。 MG42/59式是意大利使用北约7.62mm枪弹的现行制式机枪。 MG3式机枪除在德国生产并作为现装备外,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巴基斯坦等国均获得特许生产权。装备该机枪的国家还有奥地利、智利、丹麦、伊朗、挪威、苏丹和土耳其等。 结构特点 MG3式机枪动作可靠,火力猛,在结构上广泛采用冲压件和点焊、点铆工艺,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 该枪采用枪管短后坐式工作原理,中间零件闭锁机构。射击时可借助枪口助推器加速枪管后坐。开闭锁利用枪机内的闭锁滚柱闭合或撑开来实现。当枪管和枪机后坐时,机匣上的定形板开锁斜面迫使闭锁滚柱向内靠拢,此时,滚柱挤压枪机内楔铁前部,使机体加速后坐,直到滚柱两端脱离闭锁支承面,实现枪机开锁。闭锁时,当机头进入节套、即将复进到位时,楔铁前部斜面使滚柱向外运动进入节套内的闭锁槽内,实现闭锁。 该枪采用弹链供弹,双程输弹,单程供弹,射速高达1300发/min,既可平射,也可高射。 该枪配有地面瞄准具和高射瞄准具两种。 地面瞄准具由准星和U形缺口照门组成,可调风偏。照门可按分划调整,表尺分划为200~1200m。高射瞄准具由前、后照准器组成,前照准器呈同心环状,后照准器位于表尺左侧,用时竖起。 + I" f9 G+ p0 b4 z
% H& Z: Z: P9 A1 r/ y/ t7 `7 n
4 d/ G& V6 k- T' v: o0 ]$ |7 R3 _. R, V( r
丹麦麦德森M1902式机枪8mm轻机枪 麦德森轻机枪既是世界上第一种轻机枪,也是世界上最早列装的轻机枪。1902年开始生产,1904年装备丹麦军队。该枪口径8mm ,全枪长1160mm,枪管长477mm ,全枪质量9.6kg,理论射速500 发/min,自动方式为枪管后坐式,闭锁机构为枪机摆动式。后来,在此基础上,又改制了口径介于6.5 ~20mm之间的许多不同口径的变型枪。 , P+ H& a( i( {+ ~
) F9 X( k! ^" C& R3 y+ W# a8 A( L: I! z) T6 u# [4 q4 y! o
6 v* O3 j$ f" w( c# Q f0 ^中国63式自动{词语被屏蔽} 63式自动{词语被屏蔽}的整体结构是以56式半自动{词语被屏蔽}为基础的。其弹道性能、不可拆卸刺刀、木质长枪托、瞄准装置等均与56式半自动{词语被屏蔽}相类似。为了实现单、连发射击,并提高点射精度(相对于56式冲锋枪而言),保证在各种环境、气候条件下的动作可靠性和射击寿命,对其主要结构重新进行了研制。自动机借鉴56式冲锋枪结构,枪机回转闭锁,机头上的螺旋凸起与机框上的螺旋槽配合,由枪机框带动机头完成开、闭锁动作及前后运动。大部分结构参数与56式冲锋枪相同。63式的自动机有两点改进,一是把活塞与机框分开,二是降低了自动机质量中心距枪管轴线的距离。两者都是从减少动力偶、提高点射精度出发的。机匣为机加工锻件机匣,枪管与机匣连接为M25×1.5螺纹联接。机匣结构与56式半自动{词语被屏蔽}相似,机匣下面,突出前支脚和后支脚以便与发射机支架相扣合,并把枪托结合在枪身上。机匣的前部是装枪管孔和闭锁支承面,机匣中间有前支脚相连,机匣后部有后支脚及后撞击面连接,机匣的两侧则比较薄,为2.5mm。总体来看,机匣刚度,强度足够,而且重量不大。导气系统完全重新设计,首次在{词语被屏蔽}上采取了气体调节器结构,活塞、调节塞均自前方装入导气箍上的活塞筒内。有气体调节装置,在正常条件下用小气孔射击,自动机运动平稳,减少撞击保证射击精度的提高,特殊情况下用大气孔射击自动机有较大能量,保证动作可靠性,同时大量射击是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全枪寿命也可以得到保证。导气系统结构比较简单,装拆、变换都很方便,动力参数性能也很合理,是保证可靠性的有力措施。发射机也是重新设计,是回转击锤、挂钩阻铁。其重要特点是击锤簧仍用圆柱螺旋弹簧,制造使用都较方便。发射机仍采用发射机支架组装成独立部件,在全枪分解结合时可以很方便的装、拆于机匣上。
, l+ @' B/ y0 O) d$ Z' i/ q
( C' I% v& e$ D) Z% p7 R7 O q8 v( F# s: T) O$ Z0 {7 Q8 m; Z+ g
- N4 h3 v6 O( @( `; c# P中国1963年式7.62mm冲锋枪
( }" c9 b; n$ p7 Z" n3 K3 E
2 F; u2 k( c, t: ~! {/ q7 P$ d7 M+ N5 m2 t. g+ ^- h4 d% t
% ]3 U- p9 t; s- ]. J
中国1985年式7.62mm轻型冲锋枪 1985年式7.65mm轻型冲锋枪是自行设计的第二代轻型冲锋枪,已成为中国军队的制式装备。 & @" \3 G S' B4 V6 N7 g
+ }4 `6 f M/ m _3 v9 K
1 Z2 y+ Z% o$ e/ A5 e6 _# h0 T' W0 z
德国MP28式9mm冲锋枪
9 I @9 F1 z# r/ A+ m: x( j/ g% M' U' Y1 B* W, s g3 a
1 Z$ H; o% b* p5 N: E
# g6 j' B, |7 X1 N日本99式7.7mm轻机枪 该型轻机枪为96式轻机枪的修改型,用于发射7.7mm子弹。 99式轻机枪资料: 服役年代:1939-1945 口径:7.7mm 枪管长:550mm 全枪长:1185 mm 重量:11.4 kg 装弹数:30发弹匣 发射速度:550发/min 子弹初速:670 m/s 尺标射程:2000m 最大射程:2700m
7 J& K9 _7 w+ V0 m
0 L2 x* E+ _, a! d+ H+ \
8 { e) h; }" p( F+ v4 S
0 N' H' [4 B/ L& c& W! C! i马林轻机枪7.62mm
( A$ W" f/ O- \ L( @! q- D/ b2 e: }" b) N! D3 F
% Q: K" q, g1 z9 g1 n/ f9 `& X: J4 y) b! e6 ^& m% ~% P6 k4 }
中国1956式7.62mm轻机枪 中国1956年式7.62mm轻机枪是仿制前苏联的RPD轻机枪(пд7.62mm机枪),在50年代中期从苏联引进全套资料,以及工艺技术文件,是在全面引进的基础上进行仿制的,1956年定型,1963年经改进设计定型56-1式,大量装备部队,56式轻机枪是步兵分队在近战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的主要武器。使用枪弹:中国56式7.62×39mm{词语被屏蔽}弹。在500m内对单个目标射击效果最好,集中火力可射击500米内的飞机、伞兵和杀伤800m内的集团目标,弹头飞行到1500m仍有杀伤力。 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闭锁片撑开式闭锁方式,以弹链、弹链盒供弹,仅能进行连发射击,采用固定枪管。 1963年,对56式轻机枪进行了改进,生产定型了56-1式轻机枪。 保险装置: 在扳机上方、机匣的右侧,有拇指扳动的保险。向前是保险,向后是发射。 退弹过程: 回拉拉机柄,将保险扳到前面,向前推动受弹机盖的卡笋,掀起机盖,将弹链拉到左侧,将其放回弹鼓,检查,确认进弹口和弹膛已空,合上受弹机盖。扳下弹鼓的锁(在弹鼓后面,机匣的下方),将弹鼓扳向后面,将保险扳到后面,抓住拉机柄,扣动扳机,缓缓释放拉机柄。 规格数据 全枪长:1041mm 空枪重:7.00kg 枪管长:520mm 膛线:4条,右旋 供弹方式:100发弹链 射速:700发/min : u: a# O& M* ~8 F9 A( `( f
( O h0 f, w1 s- `1 @6 @
8 a% d* S5 T s
0 [7 e1 ^9 ?. B) p6 o/ z比利时FN米尼米5.56mm轻机枪 米尼米5.56轻机枪为一轻型直接支援武器,由比利时国营赫斯塔尔公司于70年代初研制成功,主要供步兵、伞兵和海军陆战队使用。该枪现已装备美国、比利时、加拿大、意大利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其中美国需求量预计约8万挺,比利时将近1万挺,加拿大7000挺,澳大利亚3000挺。 米尼米轻机枪作为班用自动武器,具有质量小、结构紧凑、体积小、操作方便、勤务保养简单等特点。 该枪采用导气式工作原理和枪机回转闭锁方式。导气装置中的旋转式气体调节器有3个位置:正常位置、应急位置(适用于恶劣环境条件下射击)和枪榴弹发射位置。自动机开闭锁动作由枪机框定型导槽通过枪机导柱带动枪机回转而完成,枪机闭锁在枪管节套内,因此对机匣的作用力很小。发射机构能控制3发或6发点射。该枪枪管靠凸轮定位,因此更换枪管非常方便,用一只手捏住提把即可装卸枪管。该枪的独特之处是供弹机构,可以用弹链或弹匣供弹。弹链箱为盒形,有两种型号,容量分别为100发或200发。弹盒用塑料制成,成本低,坚固耐用。当机构改为弹匣供弹时,将弹匣座的弹簧折叶盖板打开,就可用M16式{词语被屏蔽}弹匣供弹,此时折叶上的凸齿起弹匣卡笋的作用。通常该枪配备两脚架,如果需要,还可装在质量为6kg的轻型三脚架上,水平射界为360°。标准型米尼米机枪为固定枪托,伞兵型配有折叠的金属托,另外还有一种无托型,可装在装甲运兵车的炮塔上。 该枪采用机械瞄准具,前部为带防护罩的准星,可调高低、方向;后部为照门,可调风偏和高低。 该枪发射北约SS109式或美国M193式5.56mm枪弹。
- p0 b9 K) V# B) n2 I D& ~+ ] T, w( U: j
/ l) l$ J( Y9 c) Q$ R4 u
/ Z+ q% B& `1 V. o( y: }+ }: n4 D中国1953式7.62mm轻机枪(转盘) 53式7.62mm轻机枪是仿制前苏联的DPM轻机枪,1953年定型,大量装备部队,后被56式取代。该枪采用导气式自动原理,闭锁片撑开式闭锁方式,47发弹盘供弹,仅能进行连发射击;可更换枪管。 口径:7.62mm 全长:1272mm 枪管长:605mm 瞄准基线长:616.5mm 全重:9.263kg 初速:840m/s 理论射速:500~600发/min 战斗射速:80发/min 有效射程:800m 弹盘容量:47发 枪弹:53式机枪弹
/ Q/ ]( J3 d7 |; [# ^1 h* ^& M. o) [- S+ s* m4 C0 L. r1 Z6 ^
$ u$ Q. E, i% q' K m9 G k, f. M# C7 ^+ c% Z3 ?3 ^ x" y
前苏联轻重两用机枪
: E* A8 f6 u E9 G) s" [7 T9 }$ h; x1 P8 @$ h& U
a- k, e0 a5 M, @9 m+ q$ _
! H' h: K( `. \- V: p' r
中国1981年式7.62mm自动{词语被屏蔽} 81式枪族是1979年下达的研制任务,于1981年设计定型,在1983年正式投入大量生产。其研制目标是要用一个班用枪族取代正在装备的56式半自动{词语被屏蔽}、56式冲锋枪和56式轻机枪,但仍采用56式7.62mm枪弹。由于在1978年已经正式决定我国将来会采用5.8mm口径的小口径自动{词语被屏蔽},所以研制81式枪族的目的是在装备小口径{词语被屏蔽}之前提供一种过渡型武器。但通过实战证明,81式枪族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武器,精度好、动作可靠、操作维护简便,在老山前线的战斗中表现良好。 81式枪族包括班用轻机枪和自动{词语被屏蔽},自动{词语被屏蔽}中采用固定木质枪托的称81式自动{词语被屏蔽},采用折叠金属枪托的称81-1式自动{词语被屏蔽}。各种枪的基本结构完全相同,自动机、复进机、击发机、导气系统、供弹具都能在族内各枪互换使用,连同{词语被屏蔽}零部件通用率达到70%。 作为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设计的过渡枪型,81式枪族全部采用成熟技术和设计,采用短行程活塞式导气系统,其它结构与56式冲锋枪类似。81式{词语被屏蔽}全长为950mm,枪管长440mm,介于56式半自动{词语被屏蔽}和56式冲锋枪之间。 # w# h3 b: E3 E0 t* {
+ E, L! @2 K! z, T
# L, f! O! U" Q4 V) e& ]
; I1 c. a; c5 r( C2 v$ |
1960年式122mm加农炮宣传弹 用途:散发宣传品;全弹重(kg):48.202;弹丸长(mm):618;最大初速(m/s):899;平均最大膛压(Kpa):295886;强装药膛压(Kpa):353692;最大射程(m):23900;最大飞行时间(s):81;宣传品散发效果:炸高(m) 100;回收率(%) :90;破碎率(%):20(5发),35(单发);重叠率(%):15;引信型号:时-1;发射药重量(kg):9.8;装填密度(g/cm2):0.7;禁用范围:无;适用火炮:60式122mm加农炮。 0 R# I L& x. A8 L, Z+ e
/ _( m- I# ?, q! X5 t8 T* I% A- |& B! J; _- N2 U
- d' y# r/ S) X; {/ T- U7 Q1955年式57mm防坦克炮杀伤榴弹 全弹长:667.5—674mm;最大射程:8000m;全弹重:6.57kg;配用引信:榴—3;初速:706m/s(双弹带) 700m/s(单弹带);配用底火:底—4;配用火炮:55式57mm防坦克炮;平均膛压:176356Kp ; q7 t3 C% G5 R# ~7 M" ?+ j3 m, O
+ N: t, {: \" n6 Q# J
8 o5 b6 ^+ T) c
% p, [6 O5 Z7 h! m& n+ Y0 j
仿美76.2mm岸舰炮对地曳光杀爆榴弹 全弹重(kg):11.2;全弹长(mm):865.68;初速(全装药)(m/s):815;初速或然误差(m/s):2.4;平均最大膛压(Kpa):240040;强装药膛压(Kpa):264534;弹道顶高点(m):4580;最大射程(m):13320;炸药种类:梯恩梯;弹带材料:T2Y;弹带数量:1;药筒材料:WN103S15A;发射药牌号:单基无烟药9/7。 " h% D/ v! C6 o
* Y5 t% J1 x5 f% Q9 z3 Q( _
% G( l( C' X3 j! H0 K: `* S1 P! r; X( w' u+ D9 }
1963年式130mm火箭炮杀爆榴弹
1 L( Z) }0 A/ d2 t) ~' U, z
9 `* ~% K9 t8 \1 A7 E3 H( @5 u/ |+ j2 E8 C; [9 P
0 s+ b2 b5 ~0 A1971年式180mm火箭炮杀爆榴弹
# L% V5 T" G' z* F: _! \/ L. G7 [7 h% p, x0 {. ?
W- E8 N) ?" b) U$ n$ c- A
, ]6 w/ L$ |( f8 n; v( Q1963年式60mm迫击炮杀伤榴弹 用途:歼灭敌有生力量和压制前沿火力;全弹重(kg):1.342;全弹长(mm):234.89;初速(全装药)(m/s):134;装药号数(#):0-3号;平均最大膛压(Kpa)25473;强装药膛压(Kpa):27433;单发允许最大膛压(Kpa):27433;单发允许最小膛压(Kpa):6858;;最大射程(m):1470;最小射程(m):70;最大飞行时间(s):25;杀伤爆破效力:有效破片(块):156.0杀伤破片(块):35;有效杀伤半径(m):10.2; 密集杀伤半径(m):8;有效破片杀伤面积(m2):848.2;引信型号:迫-1甲;底火型号:底_6;弹体材料:稀土铸铁;炸药种类:梯萘42/58;弹丸尾部特征:尾翼10片;适用火炮:63式60mm迫击炮。 j# i: |$ | x! ?) ?
0 w. q8 f( m3 o) R0 P2 @
% E+ q8 M7 d6 t1 h/ z
5 Q: u9 D) c* T7 e7 D: p0 C# q1955年式120mm迫击炮发烟弹 用途:迷盲敌人,遮蔽自己,烧伤有生力量;全弹重(kg):17.473;全弹长(mm):674.16;最大初速(m/s):265.3;平均最大膛压(Kpa):100915;强装药膛压(Kpa):111692;发烟剂重量(kg):1.547;发烟效果:烟云高(m) 23-28;烟云宽(m)25-30;发烟时间(s)35-40;弹体材料:钢性铸铁。 " n$ u$ m" Y% H; b
4 a" ]) T6 Y/ V8 M, U
0 D' X. Y" G, v1 s: S3 G9 F7 G# `7 V. C
' H/ l8 t; L5 x6 u) q; ^
1956年式160mm迫击炮钢性铸铁爆破榴弹
, S* N0 Z5 t! O) x) I4 J
6 {/ X" A1 s6 q" `8 v1 L" \1 |9 [# f, j2 }4 U% D. C
; l3 y6 h9 H4 \# K
1953年式82mm迫击炮发烟弹 用途:指示目标,迷盲敌人,遮蔽自己;全弹重(kg):3.578;全弹长(mm):315;最大初速(m/s):200.1;平均最大膛压(Kpa):42129;强装药膛压(Kpa):49477; 最小射程(m) :83;最大飞行时间(s):35;发烟效果:烟云高(m)15-20;烟云宽(m)14-18;发烟时间(s)23;弹体材料:钢性铸铁;装填密度(g/cm2) :0.065 & b. C- F8 f; P2 t0 ]4 h3 W
7 L( K& I& O% C7 {' c% [
, a2 u' A) U' W" s# P9 J A- d6 N$ d- L. ~
1956年式85mm加农炮汽缸微旋破甲弹 全弹重(kg):12.61;全弹长(mm):991.7;初速(m/s):845;平均最大膛压(Kpa):230243;直射距离(m):974;有效射程(m):1050;最大射程(m):7500;射距(m)/弹丸飞行时间(s) :1200/1.2;射距(m)/弹丸速度降(m/s):1000/162;射击距离(m):100;着角(度):65;击穿钢板厚度(mm):100;破甲厚(%):90;静破甲深度(mm):360;适用火炮:56式85mm加农炮、56式85mm坦克炮
- k% W; ?4 Z& |7 C; U6 \) A/ \/ g
6 f3 P- g! X1 v; _/ w& o
' K0 {5 o) `# Z Q4 h+ g ? [1 j0 C: t, J2 Z8 U8 h
56—1式40mm火箭筒破甲弹 全弹重(kg):1.8;全弹长(mm):736.3;初速(m/s):133;平均最大膛压(Kpa):75411;单发允许最大膛压(Kpa):79360;单发允许最小膛压(Kpa):39190;直射距离(m):160;有效射程(m):250;射击距离(m):50;着角(度):65;击穿钢板厚度(mm):120;破甲厚(%):90;适用火炮:56-1式40mm火箭筒。 ! G6 Z; q( Z I x2 V3 K, Z! ^5 g
/ N9 h9 o U9 ?- J+ F9 a" d0 `* }$ N3 L: x! b
9 v3 d( s3 c/ T# ^% K X奥地利84式82mm迫击炮
& e# v: G* V K7 u/ f: l" C% d, ~3 @8 b0 l: a3 @+ d
7 q3 k/ D5 f( J6 o
4 t' Z8 C* D t1 b, z1 G/ ]6 t 67式82mm迫击炮1968年设计定型,1971年投入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 该炮炮身采用单筒身管,外部制有上、下炮箍槽,口部为内锥形,便于装填炮弹,身管下部制有螺纹与炮尾旋接,炮尾装有拉发机构,便于平射及发射特种弹;缓冲机为单管双簧式,由缓冲杆、缓冲管、长短簧组成;托架上方左右各装有滚轮和偏心轴并以螺钉固定,滚轮作为炮身运动的辅助支点,其高低位置可由偏心轴调整;方向机装在托架下方,瞄准镜座装在托架左上方;高低机由大小锥齿轮、螺筒及外筒组成,转动手柄可使大小锥齿轮及螺筒转动,进而使高低螺杆上下移动,赋予炮身高低射角;该炮配用62式光学瞄准镜,镜头放大率2.55*,视场9°。 该炮配用榴弹、照明弹(5.48kg)、发烟弹(3.58kg)、燃烧弹(3.44kg),还可发射宣传弹、长弹和炮榴弹(14.4kg)。 口径:82mm 全炮重:35kg 炮身长:1220mm 榴弹全弹重:3.16kg 初速:211m/s 射速:25发/min 最大射程:3040min 最小射程:85min 高低射界:45°~85° 方向射界:左右各3° 炮班人数:8
7 d5 n' I5 Q' R* h+ Q
9 C: [# D! i; J% h) f2 |6 \3 `- Y8 y- X7 W }9 z" ], M) q
; B2 H2 ^6 h' u' d
中国1931年制造的82mm迫击炮
B# L! {& D" b3 D* L$ n; N4 R, O6 A; o
( C O O+ [: M: o6 _0 B- W% H
* E/ I$ z( R8 m: T0 X! [6 e1 p中国68式122mm榴弹炮 中国122mm榴弹炮的发展历程始于上世纪50年代,从仿制到第一门自主研制的122mm榴弹炮装备部队,坎坎坷坷经历了近三十载。 , T2 q# R3 w" ~; C: t/ u- s* T$ G
5 \( t5 v- a4 {2 b/ t, [; }
# E/ O8 W8 |* ], C6 F
" e7 C) `! ]& ^' W* q中国74式双37高射炮 74式37mm双管高射炮是在65式37mm双管高射炮的基础上改进设计的,1974年设计定型投入批量生产装备部队。 该炮的自动机和内弹道性能基本上与65式37mm双管高射炮相同。为提高火炮的自动化程度设计了随动系统,该系统同雷达、指挥仪以及柴油发电机配合使用,把火炮变成全天候的武器系统,使火炮能根据指挥仪输出的射击诸元,连续自动地跟踪快速空中目标,并实施射击。火炮具有自动、半自动、手摇对针、手动四种瞄准方式。 火炮配用的弹药与65式37mm双管高射炮的弹药通用。 @+ e$ ^: W6 \* z6 J0 {
6 m# w' G% c! Q5 W3 _6 \* ]/ f: U/ C
# u! b1 U8 o7 P% w( a" [- [. V
- b. ~# g& u" ?0 ?& H4 G1953年式82mm迫击炮燃烧弹 用途:烧伤生动力量,烧毁兵器;全弹重(kg):5.167;弹丸长(mm):546.41;全弹长(mm):564.41;最大初速(m/s):182;装药号数:3;平均最大膛压(Kpa):40170;强装药膛压(Kpa):47518;最大射程(m):2480;禁用范围:丛林射击只能用时间引信。 ( \6 q; z. V, N1 l5 t
0 v1 I1 z I* K9 h% J: F9 p9 \
* D0 N5 Y2 A: F4 N! v& X; J" r. S) l% v
1956年式85mm加农炮曳光被帽穿甲弹 用途:消灭装甲目标;弹径/飞行弹径(mm):85 /85;飞行弹丸重(kg):9.2;全弹重(kg):15.81;飞行弹丸长径比:3.66;全弹长(mm):911.92;初速(m/s):805;平均最大膛压(Kpa): 249838;强装药膛压(Kpa):279231;单发允许最大膛压(Kpa):262085;直射距离(m):960;炮口转速(r/min):22730;飞行时间:踞离(m)/时间(s)1000/1.3 速度降(m/s)/距离(mm)108/1000;击穿装甲效力:(均质钢板)距离(m)/着角(度)500 / 30;击穿钢板厚(mm)110;距离(m)/着角(度) 1000/30;击穿钢板厚(mm)99;适用火炮 56式85mm加农炮 ;63式85mm坦克炮。 : Z! i8 V3 w& I8 N; ~; z
0 ]8 ~4 \# B& L J2 m. h& {" t
9 b( f9 ?' |0 S6 ^0 N: w
+ m8 S9 g a' n P1 w* S4 V5 g& ?
1954年式76.2mm加农炮杀爆榴弹 用途:歼灭敌生动力量,摧毁武器及工事;全弹重(kg):8.9;全弹长(mm):637.88;初速(全装药)(m/s):680;装药号数(#):全,减;平均最大膛压(Kpa):233182;直射距离(m):820;最大射程(m) :13290;最小射程(m):5800;最大飞行时间(s):59;适用火炮:54式76.2mm加农炮。 , w% l K( s& n8 U* n6 k
% }+ U" l; U) ^5 g3 b/ n6 P y3 f( Y0 T! G& K/ n% ]! r0 e+ z
" V, {; W7 V2 A. c. {
1970年式62mm单兵火箭筒破甲弹 全弹重(kg):1.18;全弹长(mm):551;初速(m/s):123.5;平均最大膛压(Kpa):39190;强装药膛压(Kpa):63684;单发允许最大膛压(Kpa):63684;直射距离(m):150;有效射程(m):190;最大射程(m):800;射距(m)/弹丸飞行时间(s):100/0.8;射距(m)/弹丸速度降(m/s):150/14.5;射击距离(m):50;着角(度):65;击穿钢板厚度(mm):100;破甲厚(%):90;静破甲深度(mm):345;适用火炮:70-1式62mm单兵火箭筒。 : X7 R$ x4 L' w0 w. Z
* _3 \ }$ o: \5 J+ H! ^
$ j) X$ `2 t3 \. E. z# D2 d3 N2 E0 k
中国60mm迫击炮 中国制造,60年代初期研制定型的60mm轻型迫击炮,60年代起装备部队,用以取代早期旧式60毫米迫击炮。装备步兵连迫炮班,每连炮3门,是8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标准轻迫击炮。已逐步退役为83式60mm迫击炮取代。本炮曾出口非洲和作为军援提供给阿尔巴尼亚、越南。现已停产。 战术技术性能数据 口径:60.75mm 初速:158米m/s 最大射程:1530米m 最大射速:15~20发/min 炮身长:610mm(短) 炮全重:12.39kg 配用弹药: 常规弹药 1 t# j2 e9 W- K! g, B) b
0 m8 b9 M( N7 ^9 i t5 U l% p- f& @) I( X: f
6 M- T6 U: B8 B前苏联41式高射炮 该炮是前苏联为了阅兵由地炮改装的高炮,后赠送我国。
8 H3 E, p8 x5 W2 B5 B/ F: N" g* j' p
" @- s/ h% f% L5 ~, T) K
5 J* C* G) f: c
1971年式100mm滑膛炮脱壳超速穿甲弹 # T0 q- ?/ Z+ \4 ^& `( q$ s
1 l; }) r" h$ F8 Q7 J) Z0 L% k9 N9 z, d2 N X0 I
" F. T# T- n1 ^
1965年式82mm无座力炮破甲弹 全弹重(kg):3.46;全弹长(mm):543.48;初速(m/s):245;平均最大膛压(Kpa):30372;强装药膛压(Kpa):47028;单发允许最大膛压(Kpa):37230;单发允许最小膛压(Kpa):24493;直射距离(m):300;最大射程(m):1000;射距(m)/弹丸飞行时间(s):300/1.2;射距(m)/弹丸速度降(m/s):300/20;适用火炮:65式82mm无坐力炮;定型时间:1970年11月设计定型。 - z' G( L1 r- q/ ]- C2 i
; M G4 O l0 J1 v; e
- \; { G# l! w) U, [; F5 z, G4 w- j( H8 Y
穿甲弹是主要依靠弹丸的动能穿透装甲摧毁目标的炮弹。其特点为初速高,直射距离大,射击精度高,是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的主要弹种。也配用于舰炮、海岸炮、高射炮和航空机关炮。用于毁伤坦克、自行火炮、装甲车辆、舰艇、飞机等装甲目标。也可用于破坏坚固防御工事。
, ]6 b2 f: t# V. F7 D2 Z- D2 H y w4 I7 h
0 G" k1 M0 U5 \, h7 X$ X
6 a! J% j& S) T# @8 V7 f, r中国83式122mm榴弹炮 83式122mm榴弹炮是中国80年代初自行研制的火炮。火炮配有榴弹、子母弹和远程弹,射程比较远。采用三角形展开的大架,确保射击稳定性好。它既能间瞄射击又能直瞄射击打坦克。 最大初速618m/s,弹丸重21.76kg,最大射速7~8发/min,最大射程15600m(榴弹)、19000m(远程弹),战斗全重2.627t,炮班人数8人。
0 x/ C! }8 D* ] k
5 ]4 [7 S- `6 Z9 b' S/ ]9 ]# L0 a; b* o6 }1 g8 `4 z& ? X* q9 }
6 r; ?4 f- a+ O6 S6 g中国65式82mm无后坐力炮 65式82mm无后坐力炮于1967年设计定型并投入批量生产,该炮是一种连属火炮,现在仍有装备部队。 该炮炮身由滑膛身管、圆柱形扩大药室、炮尾、带左右喷孔炮闩、击发的机构等组成,炮闩为断隔螺闭锁结构;炮架为管腿三脚架,炮身和炮架可快速分解和结合,必要时可不用炮架,实施肩扛炮身射击;采用直瞄和间瞄光学瞄准镜,另配有微光瞄准镜。 口径 :82mm 战斗状态全重 :30kg 炮身长 :1540mm 火线高 :304~680mm 破甲弹 :3.85kg 榴弹 :4.625kg 破甲弹破甲厚度 :120mm 弹药基数 :30发 射速:5~6发/min 榴弹射程:1750m 破甲弹射程:300m 高低射界 :﹣5° 30° 方向射界 :45° 炮班人数 :8人
* W$ P1 B2 J) T) D( m5 M* O Z7 C) S0 X8 {* @
0 U% S/ C( | D+ s0 f6 g9 k, n2 ]
o0 {0 D* A2 a% X+ C8 O1971年式100mm迫击炮杀爆榴弹 用途:破坏敌轻型工事,消灭敌生动力量;全弹重(kg):8.213;全弹长(mm):531.89;初速(全装药)(m/s):250;装药号数(#):0-5号;平均最大膛压(Kpa):55160;直射距离(m):-1;最大射程(m):4750;最小射程(m):170;最大飞行时间(s):46;有效破片(块):1571;杀伤破片(块):161;有效杀伤半径(m):27.5;密集杀伤半径(m):19.5;有效破片杀伤面积(m2):5105;有效杀伤幅员(m2)31x13(立姿),22x19(卧姿);弹坑(直射x深度)(m):2(直径);射程(m):4750;适用火炮:71式100mm迫击炮,80式100mm迫击炮;该弹丸的点火药装入尾管内。 7 j( {8 o- ]: D
2 L2 S0 M( b2 R; ^! J7 W; y
9 |" U: a9 P( m7 x: L
5 j8 Y. r9 ]$ e1956年式85mm加农炮曳光超速穿甲弹 用途:消灭装甲目标;全弹重(kg):11.42;全弹长(mm):858.21;初速(m/s):1050;平均最大膛压(Kpa):252777; 强装药膛压(Kpa):274332;单发允许最大膛压(Kpa):265514;直射距离(m):1125;有效射程(m):1500;击穿装甲效力:距离(m)/着角(度)500/30;击穿钢板厚(mm):103; 距离(m)/着角(度):1000/30;击穿钢板厚(mm):80;适用火炮:56式85mm加农炮、63式85mm坦克炮。 0 q8 r4 g, \( @- S9 x7 e3 U8 R3 F
9 j, L, m. \& j" h7 G
" e: [, m$ E7 A- o# ^( P
, x% i- v) V( r9 C. c" f1956年式85mm加农炮曳光尖头穿甲弹 用途:歼灭敌生动力量,摧毁武器及工事;全弹重(kg):8.9;全弹长(mm):637.88;初速(全装药)(m/s):680;平均最大膛压(Kpa) :233182;强装药膛压(kPa) :256696;单发允许最大膛压(kPa):244939;直射距离(m):820;最大射程(m):13290; 最小射程(m):5800;最大飞行时间(s):59;适用火炮:54式76.2mm加农炮;该弹现已退役。
2 T! s5 Q) |$ D9 C& }* k4 v. K/ j) I) P( \! q
! y, G& d7 K7 n2 r
# {; z( ]! U! i/ k' M+ i* t* L6 E中国82式130mm轮式自行火箭炮 82式130mm30管火箭炮是63式130mm19管火箭炮的改进型,于1982年设计定型。 该炮采用新的越野车为底盘;定向管由19管增至30管,且为旋压薄壁管,减轻重量;回转盘由立轴式改为无立轴滚道式;高低机由蜗杆式改为齿弧式;射击时由千斤顶改为板簧固定器支承。 口径:130mm 行军状态全重:8000kg 战斗状态全重:7500kg 车体长:6438mm 车体宽:2260mm 车体高:2250mm 定向器长:1050mm 全弹重:32kg 初速:36m/s 最大飞行速度:444m/s 最大射程:10200m 高低射界:0°-50° 方向射界:170° 炮班人数:8人 : n ]3 e5 p% {, p
* ]9 c) b$ k0 A, ^" c0 F' R C% b& u
. X2 o r0 a) ^: Z6 s. p1 X 1959年式130mm加农炮杀爆榴弹及1960年式122mm加农炮杀爆榴弹。
" y: x* j" F' D6 g! v. A
) `; b+ \$ `# A* N, K" ~; d
( ^9 v; o9 A g
, u l4 o0 f1 N1 X53年式82mm迫击炮燃烧弹 用途:烧伤生动力量,烧毁兵器;全弹重(kg):5.167;弹丸长(mm):546.41;全弹长(mm):564.41;最大初速(m/s):182;装药号数:3;平均最大膛压(Kpa):40170;强装药膛压(Kpa):47518;最大射程(m):2480;粉性黄磷(着发);燃烧剂重量(kg):0.63;燃烧温度(℃):2100;静止燃烧时间(s):45;弹体重量(kg):2.39;禁用范围:丛林射击只能用时间引信。 8 r' r( N- K! f$ L( t; B
0 x5 S- p+ m; e) W& L
3 ~! {) X! J5 b3 R9 v1 a& @% o( H4 g1 s% R! l6 o
前苏联132mm火箭炮M-YK13杀爆榴弹
6 {* a: r* y: S; h" O- ~% m7 a6 Z" C$ Z) {
# Z/ h6 U2 M5 H8 a) N2 z8 j n5 H7 K1 t8 p4 a+ _' H4 Y
66式152mm加农榴弹炮是是根据前苏联D-20式152mm加农榴弹炮仿制而成,1966年生产定型,大量装备部队,是目前我军的主力加农榴弹炮。该炮采用60式122mm加农炮的炮架,只是将单筒身管更换为152mm口径的身管,该炮与59-1式130mm加农炮有60%以上的零部件通用。 该炮采用药筒分装式炮弹,配有杀伤爆破榴弹、发烟弹。
% j* v3 C6 O' B0 {' J7 N/ I, ?2 t- X- } n0 t% I ?1 j!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