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了《2010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报告指出,未来要进一步优化金融市场参与者结构,吸引境.外.参与者参与境内金融市场交易。报告建议,在股票市场可以考虑积极探索境.外企业在境内上市(即“国际板”)的制度安排,全面做好有关技术准备,稳步推进“国际板”建设。" h5 s4 n5 X' c7 ? `- ?0 I' u
资本市场发展客观要求
; K, m, n) a$ d8 a 据悉,目前“国际板”核心规则的起草和技术准备已经基本完成,在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方面也和相关部委基本达成共识。! U0 \. U1 N/ G5 R+ P/ |" ^, I
允许境.外企业在国内股市挂牌上市,推出“国际板”这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是优化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结构,提高资本市场发育程度的题中应有之义。
% E+ V" f3 _) k# | 成为证.监.会今年工作重点
- q/ @ C* ~5 e0 j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专栏)近日明确表示,研究制定“国际板”制度规则,全面做好有关技术准备,推进“国际板”建设,将成为证.监.会2011年的工作重点。
. \- m0 o7 M, |0 ?! o" P0 k 这无疑对上市公司,特别是境.外上市公司产生了影响。如,一些优质的境.外上市红筹公司及大型跨国企业已开始表现出对“国际板”的较高兴趣。汇丰集团首席执行官欧智华曾表示,汇丰想要成为第一个在上交所“国际板”上市的外国企业。1 ^% |' z7 ]( T/ ^; f; M
但是,部分经济学家对加速推进“国际板”的呼声抱有谨慎的态度,推出“国际板”还是要慎重的。加大直接融资的方向没有错误,但是在中国的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已经严重失衡、股票市场已经承受了巨大的压力等情况下,推出“国际板”,一味增加股市的压力、单向扩容并不十分妥当。6 k& `0 ?3 `; T |1 y
应以稳定发展为前提1 _ J( J7 x2 T: ^' S" _; O
一个健康的股票市场,应当主要以分红作为投资者的主要回报。而在中国的市场上,投资者主要是为了资本利得多进行股票炒作。在这种市场环境下,推出“国际板”很容易变成“让境.外的企业来境内圈.钱”。既要借鉴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经验,又要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不能全盘照搬。
$ Y- @9 z5 i. G$ W. M; ~ 作者:(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z# J! p: ]) ]% [5 } M I& Y/ t3 P# S G(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