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是人体生命的必须
# U& S4 o9 i/ v 钙是人体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参与一切生命活动过程。首先,钙是骨与齿结构的重要成分,约有99%的钙沉积于骨骼。钙离子还参与许多生理功能,如神经兴奋性、肌肉收缩、心脏活动、细胞膜通透性、血凝过程、某些酶的活动等。当膳食中钙的摄入不足,同时又得不到{词语被屏蔽}补充时,体内就会缺钙。缺钙可引起失眠、手足麻木、牙齿松动、老化等症状。儿童缺钙可导致佝偻病,孕妇缺钙可引起腰酸背痛、小腿抽筋等症状,重者可导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成年人缺钙会发生易骨折的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有专家总结说“钙是生命之源,钙是健康之本,钙是长寿之基”是有道理的。
+ U* W. l% P) W R$ ] 我国居民由于膳食结构等方面的原因,缺钙现象十分严重。我国政府先后组织进行了四次全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钙的摄入量显着偏低,普遍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RDA)标准。中国人每日摄钙量与每日需钙量推荐标准如表1。- F# V8 p( i+ w* c
从上述调查数值资料显示,国人每日摄钙量均较推荐量要低,是否人人都需要补钙?因钙的需要量主要是测定骨骼对钙的需要而决定的。由于在骨骼中的钙不是恒定的,它是不断地由食物中的钙输送到血液,再从血液输送到骨骼,骨骼中的钙也不断从骨骼中输出,再经过肾脏由尿中排出体外。从婴幼儿到青少年、一直到成人,钙在骨骼中输入比输出多,因此形成骨骼生长。成年人则输入输出平衡,而中老年人骨骼中输出比输入多,所以骨密度降低,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因此,不同年龄段的人所需要钙的量也不完全一样。
. \) E' C, N I( e+ t, l 三个年龄段最需要补钙
+ q, i4 e. O3 w# a. v4 D 据有关研究表明,人体最需要补钙的三个年龄段是:7 F% {1 q2 N$ u6 k
婴幼儿、儿童与青少年 骨骼需要成长的时期。婴儿由于母乳喂养与牛乳喂养不同,钙的吸收有所不同。母乳中钙的吸收率可达55%~60%,而牛乳喂养的,不论是普通牛乳或配方乳,吸收率都只有40%左右,因此单用牛乳喂养的婴儿必须补充钙。1~10岁儿童每天适当补钙就够了。而女性从12岁起就需要增加钙的摄入量。研究证实,骨健康取决于年轻时,因为骨骼强度的95%是在12~18岁之间形成的。
- _% g' A$ \( \3 A4 c 青壮年期 需要将骨密度维持到最高点,骨密度越高,到老年就越不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在这时,小肠对钙的吸收良好,吸收率约有40%。一般骨密度最高的峰值发生在成年20岁以后一直到30多岁。这一峰值对人体钙的营养以及骨骼与牙齿的健康非常关键。如果峰值高,则在老年时不容易患骨质疏松症。最近的研究证明,如果这时每天补充钙1200毫克或更多,则可以使钙在骨骼中沉积更多,使骨密度峰值升得更高。因此对20岁以后到30多岁的青年人,骨密度成长到峰值时,每日可以补充钙1200~1500毫克。
1 j0 U- ^% q: Z! k1 r 老年时期 骨骼中的钙容易丢失。40~50岁以上骨骼中的钙输出大于输入,因此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对钙的摄取应该提高到1000毫克。妇女在这时会发生停经,这时体内的雌激素开始降低,其中的17β-雌二醇能加速钙的丢失。妇女的更年期需要持续6~10年。在这时非常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甚至骨折,则钙的剂量可以用到每日1000毫克。, P$ B3 P- |, C4 }, Z# q
此外,怀孕与哺乳的妇女胎儿骨骼的生长,尤其是怀孕后期,需要一共从母体摄取30克钙。哺乳期间,每天需从母乳中输送200~300毫克的钙给婴儿。因此孕妇与乳母每日需要钙1200毫克。/ F) `6 t' a- y)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