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9|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振兴房地产十大理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5 21:1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O. L* A$ y7 w7 O8 H
   中国变成世界第二经济强国,房地产龙头行业功不可没,在继续赶超美国一哥过程中,决不能让房地产背着黑锅,带着手铐脚铐上路。日前,中国统计局马建堂宣布2011年GDP增速9.2%,其中房地产起到了拉动中国经济的正面力量。依笔者之见,在美国新围堵扼制中国战略中,在世界经济漂浮不定的2012年里,中国还应该振兴房地产,加快经济发展速度,这主要有如下十大理由:
2 `* Y" n* D6 \& M& \7 @   一、中国政府通过“土地资源变资本”的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连续从土地中产出了40多万亿资金,其中仅2010年各地政府就获得了7.2万亿额外土地收益。仅北京一地就获得1600多亿土地收入,极大地帮助了北京交通 地铁等市政工程建设。由于北京土地财政收入好,所以要在五环路沿线兴建15个大型医院。' I4 M# `) {$ Q
   二、中国三十年累计用在各类房地产上的土地总量没超过1亿亩。其中商品房用地仅占可耕地18亿亩的百分之一左右。若按国土面积算仅不到千分之一。据统计2011年全国商品房地产交易量为4.097万平方米,不足80万亩。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100年才占用到8000万亩。5 I! D; D: v6 _1 o$ e+ ^* G
   三、中国各级政府做得各种市容市貌形象工程和一级土地的开发、拆迁、九通一平等所欠的十几万亿债务,还得靠振兴房地产业来收回投资。否则,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和正常运转将会受到影响。有些严重地区将会重新回到发不出教师工资境地。* l7 l5 L% M: Y" _8 x& R+ s) Q2 [  k) m
   四、中国人均33平方米房屋,仅是美国97平方米的三分之一,如果中国十年后GDP经济总量超过美国一哥时,也可以攀比美国人城里有套办公房。郊区有套别墅睡房,其它旅游城市还有个分时度假房的生活品质。4 v. n. `0 a$ r1 o
   五、中国现有人口13.4735亿,其中城镇人口6.9079亿。中国的城市化率仅有51.27%,若达到世界发达国家75%以上城市化率水平,还要振兴发展房地产20年以上。其实欧美各国发展经济,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房地产大开发。尤其美国“移民加房地产”模式,已经运营200多年达到95%城市化率。
( q1 k9 c' \9 ]5 j5 n5 `1 a   六、中国房地产是城市化进程的主力军、美容师和塑造者,城市化进程一天不止,房地产市场一天就不饱和,同样也就应该振兴房地产,发展和培育完善房地产市场。
7 ^2 m8 T. N) a, J/ I' m   七、中国房产除了商品住宅,还包括政府廉租房、工业厂房、办公楼、商场、医院、学校、军营和古代建筑修缮等现代装潢工程。% ?4 i; V6 e$ `- E
   八、中国地产包括商品房用地,还包括代征市政道路,高速公路、铁路用地,以及港口、机场,工业开发区和科技园区等用地。
; |# L% H" v# ^1 u% b, {   九、中国农村有两亿多户农舍,其中一半要接受“就地城市化”改造,无论是提高容积率还是装修都要振兴房地产。
, Y8 V) I7 m' L" u( U   十、中国房地产2011年比上一年增加27.9%,投资总额达到61740亿元,占全国GDP47.1万亿元的十分之一强。由此可见,在五十大行业中名列第一。为此,振兴中国房地产业十分重要,它在拉动中国经济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N- Z" p5 b5 y1 Y, i" K& U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内乡社区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内乡社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70207996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2#
发表于 2012-1-25 21:29:27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6 19:41:14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内乡社区网 ( 豫ICP备12007913号-2 

GMT+8, 2024-12-18 11:31

Discuz! X3.3

© 2001-2018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