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笔者在石堂山碑林中发现一通《重修石堂山碑》,该碑比较小,圆首,字迹较清,生僻字较少,细观其内容,当是一位当地或附近比较有名的文人雅士撰写的文章和书法,既有空灵气,又有神仙气,是石堂山碑林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是石堂山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经笔者认真辨认、整理、翻译,现将全文转发如下:6 ]: O( z$ x0 Q. n
戊子初夏,予读书双泉观中,此地山屏水带,苍翠满目,坐茂树而清流,若不复知人间事也,清静无为。予常恨予之不能为道士,予固不能为道士,观道士犹未知予,之所谓清净也。, t2 t" w# G/ e4 Q
古有显胜峒白胜泉,乃十二龙脱迹处也,幽致佳境,前人之述备矣。嗟乎,天下之名胜者,固若斯之无极也哉!俯仰徘徊,不忍辄去。既而,见匠善工勤,并手偕作,灵堂门庑计日如故,予从而许之。客曰:“乙酉之岁,里人避乱于斯,贼取殿宇之木,举火攻洞,凡三日弗克,自焚者数人,非神之灵欤?壮士王永昌奋背击之,贼溃而去,于今已三年矣。故修补废缺,稍葺而新之。里人李之秀、庞守枝实首其事焉。”其役兴于丁亥岁,而戊子告成也。嗟乎,龙之灵在天下者,如泉之在地中,盖无所往而不应也。不然有山而无仙,有水而无龙,天下之胜地,其后而湮没而无闻者,岂少哉?又非徒以名传也。
5 ~8 k6 M9 D# {' ], d 予最喜观佳山水、读古文辞,登眺如斯,潇洒物外,而予之心寂然无扰也,予更何求焉?道士长揖丐予记,予援笔书之,又焉用赘。
' f/ M& G$ N0 B3 W 存骨道人梁一鸿熏沐敬书。
2 o8 z2 P; G/ |9 c# g/ r 清顺治五年又四月十七日立。6 R/ W1 K% S y9 p3 X& O+ F
译文:8 u1 u( O: S$ P% Y1 g
戊子年的初夏,我在双泉观中读书,这里以山为屏障,以水作腰带,满目苍翠,坐着小木筏船,顺流漂荡,就不会知道人间的俗事,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了。我常常痛恨我不能出家当道士,我虽然不能当道士,而道士也不了解我,也算是一种清净吧。, {3 C( s' G4 ?* ?. L
这里古代就有石堂山普济宫显胜峒白胜泉,是十二龙子脱离人身化为龙形的地方,也是一个幽静雅致的好地方,前人的论述都很完备了。哎呀,天下的名胜古迹,像这样的也没有几个呀。我俯仰查看,徘徊良久,不忍离去。后来,我看见一些匠人和工勤人员,一起合作,殿堂、楼门、两庑几日之后,就修缮如故,我很是称赞。有个人说:“乙酉年的时候,村里的人们避乱于此山的石洞中,盗贼拆取殿宇的木材,举着火把攻击山洞,过了三日也没有攻克,反而因火导致自焚者的有好几人,难道不是神灵在保佑吗?壮士王永昌带人奋力还击,盗贼溃散而去,到如今已经有三年了。所以修补毁坏和残缺的,稍微修葺一下,就焕然一新。村民李之秀、庞守枝两人为首办的这事。”这个工程兴起于丁亥年,而到戊子年就大功告成了。哎呀,龙的神灵在天下,如泉水在地中,是无往不应呀!不然有名山而没有神仙,有泉水而没有神龙,天下的风景名胜地,在此后淹没而默默无闻的,还少吗?又不是徒有虚名呀。
, _2 q5 _ S/ A 我最喜欢到处观赏一些风景好的山水景观、读古文诗辞,登高远眺如此,潇洒超脱,飘然物外,而我的心寂然无扰,我也没有{词语被屏蔽}的追求。石堂山的道士长揖于地请我为此事作记,我拿起笔就把这些记载下来,不用多说了。
1 ]9 s" @- h/ E8 d+ X/ G6 j2 ] 存骨道人梁一鸿熏香沐浴敬书。% w/ A6 I+ ^/ z. d
清顺治五年闰四月十七日立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