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冬至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2 09:08: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冬至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内乡社区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内乡社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70207996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2#
发表于 2009-12-22 09:26:49 | 只看该作者
吃饺子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9:48:10 | 只看该作者
再美的日子如果没人牵挂也是种遗憾。也许祝福只是一种形式,但却能给心灵带来温馨,所以我花了十分钱发条信息给您,祝冬至快乐!& V/ R! X* H; Q9 S& Q( X6 S: P* n
晚上吃饺子报名了
4#
发表于 2009-12-22 11:28:02 | 只看该作者
祝大家节日快乐!记得吃饺子喔,别把耳朵冻坏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3:38:2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冬至”,冬至是24节气之一。在冬至到来的这一天里,家家户户都要包美味可口,香喷喷,热乎乎的饺子吃。可你  们谁知道,为什么要吃饺子,而且,为什么要在冬至这一天中吃饺子吗?3 \$ |# T' v  b$ ^. V

( ?0 G+ m, O7 R1 Q3 T  原来呀,饺子原名“娇耳”,是因为它的样子,造型酷似我们的耳朵而得名,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东汉末年,我国各地雪灾灾情严重。很多人因为寒冷而得了冻疮。南阳地区有个名医,名叫张继,字仲景,他从小立志成一,苦读医书,博采众长,成了中医学的奠基人。
$ w2 E/ b; z3 `! z; j8 j# n9 B2 E! t0 h4 r
  张仲景长沙做官的时候,正好赶上了这场突如其来的雪灾。这一天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的洒落了下来,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张仲景看到他们那里的老百姓饥寒交迫,手。足。耳都被冻成了重伤,于是,他回到家中搭起锅灶,煮上水,开始吧羊肉。辣椒。萝卜。姜等驱寒食物包到一个个面片中。接着,就把一个个娇耳放入住沸腾得水中再煮,煮好后,他就给老百姓发一万娇耳汤,3个娇耳奇怪的是,大家吃了以后,全身上下暖暖的,而且冻疮也全好了,于是,以后每年的冬至大家都要吃饺子了。
- q" {) Q, V5 X& i9 `) e
* a' q: Z( k$ T% _2 z8 L  【冬至节传说】
  F; ]2 E" J+ q' b1 A( ], X$ y$ _: i: s9 t
  传说之一: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9 K& ?/ f6 h( t

; T- z+ Q9 s! R# M6 t5 B( \/ b  传说之二: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2 s# i# B0 f" S2 @, I  P$ h
. \2 w8 E9 U6 \7 |, a- Z: q6 X7 Q
  传说之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5:23:1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冬至,记得吃饺子啊! 3天后祝大家平安夜快乐! 4天后祝大家圣诞节快乐! 10天后祝大家元旦快乐! 54天后祝大家除夕快乐! 55天后祝大家春节、情人节快乐! 70天后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内乡社区网 ( 豫ICP备12007913号-2 

GMT+8, 2024-11-23 05:36

Discuz! X3.3

© 2001-2018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