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乡小伙获联合国勋章作者:张中立 袁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7 13:06: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8 O6 A4 i( |  H( l' Q% R
中国第十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授勋仪式场景
程国果(左一)与联合国驻南苏丹  i4 H3 }6 s" c- o' N4 o
    6月14日下午(当地时间),在南苏丹共和国瓦乌的中国维和部队营区内,一名内乡小伙儿被联合国驻南苏丹总司令德拉雷·萨克伊授予“和平荣誉勋章。
: x9 A0 V) e1 P! X2 j/ a1 ?    这个光荣的菊乡男儿就是程国果,1984年出生在内乡县灌涨镇程王村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家庭。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为了让他走出山沟沟,学点真本事,2002年把程国果送进了济南军区某部,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x2 U; t- g1 d7 B% T0 J
    入伍11年来,程国果始终秉持着父母“脚踏实地做人做事”的原则,在部队屡建功勋。他连续多年被部队评为优秀士兵,2009年、2011年领班荣立三等功,2010年被评为优秀{词语被屏蔽}员。维和期间,还多次被评为维和之星、先进个人。
' E( p) E. I! S; k6 D. {    累累硕果代表着荣誉,象征着付出。采访中,他朴实的话语,也总能闪现出破茧化蝶那一瞬涌动着的层层记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内乡社区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内乡社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70207996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2#
 楼主| 发表于 2013-6-17 13:08:30 | 只看该作者

0 b' P( A! K: n程国果与肯尼亚军人一起巡逻2 `8 d9 c# {& y0 z& m; Z! z
   “油库无小事,业务区危险的工作,我都带头干。”
    在部队,程国果是领导眼中的“急先锋”、攻坚克难的排头兵。
& P. n- m0 R( q. J$ R2 b7 Q, U    程国果所在部队的油库属于山洞库,每个油罐都装有将近2000吨油料,为了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程国果每天都要查库,每天查库都要将近两个小时。有的地方罐顶距山洞顶不到50公分,只能趴着检查。熟能生巧,查库的时间一长,程国果也成了部队里跟油打交道的行家里手。
! u8 ~& B- ]3 g" t( U    一次零发油现场漏油,流出一二十米,处理难度较大,情况紧急。现场官兵没有处置经验,正在山下营区训练的程国果知道后,二话不说,奔袭到了5公里以外的现场,察看了情况后,立马毛遂自荐,保证完成现场处置任务。, z3 J7 t' j: ^) z# S
    现场处置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处突过程完全不亚于专家排爆。每一个处理步骤都要格外小心。连拧螺丝这样的细节,都必须用防爆工具,还要在地面铺上石棉被,防止螺丝掉地上激起火花引爆油料。加之夏天油罐表面温度升高,皮肤接触上油罐犹如烙铁,但程国果硬是咬着牙一趟坚持了下来,排除了危机。

- X) C! O* m: n, j( X) j1 F
程国果教南苏丹人民种植蔬菜,当地人民感激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7 G6 y/ L1 T# Q
   “医生建议不让再接触油料,但部队业务上不能没人。”
    去年休假时,程国果略感身体不适,诊断时医生忠告他,长期接触油料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建议不再接触油料。
" l& i. a0 c) K) Y  X   “国果,回部队咱去找领导说说换个岗位吧。”“不能为了工作毁了自己身体呀。”在妻子急不可耐的劝解中,在父母关切的目光中,程国果艰难地下定决心,写了一份《换岗申请书》。4 y8 {- ~# A6 y
    然而,每当敲开部队首长的房门时,他伸进口袋的手总是不忍拽出那份申请。业务上的情况他了解,前两年以老带新,教出来的两个“徒弟”又相继复员,如今剩下他一个“光杆司令”。业务工作不能出现“青黄不接”,油库安全更是一天都不容忽视。. R. E+ r1 t# ], d/ y1 G3 M
    反复的心理斗争下,那张在手里捏得发黄的申请书最终没有递交。程国果告诉记者,等他为部队再培养出一个业务能手了,那时候自己就能安心地换岗了。
5 C) q* z1 V. m/ H# ]

% l- i! Z. T* q 程国果在国内集训时,训练时比较刻苦,照片曾发表在中国军网上
   “维和是军人的荣耀,要当中国蓝盔的突击手。”
    2012年11月21日,程国果如愿以偿地成为第十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的一员,随队出征。当程国果满怀红心踏上瓦乌的红土,他震惊了,飞机的残骸、爆炸的汽车、炮弹的弹皮,在这里随处可见。荧屏上的战争场面突至现实,令他始料不及,他膨胀的民族自豪感,也在瞬间凝结成“竭尽所能,维护和平”的决心。4 ^+ L0 L: g. ~. K5 L* l
    程国果告诉记者,当地部队过节的福利就是每人发十五发子弹。瓦乌人过节的时候,从来不放鞭炮声,当地的苏人解部队和老百姓都是对天开枪。9 I! l1 f. y- U. t1 [. f
    群情使然,硝烟弥漫。一次,程国果护送伤员到达当地医院时,恰逢当地暴力武装之间发生冲突。程国果当机立断,任务当前,抢救伤员要紧。面对冲突中挥舞的枪械,他走在最前面,毫不露怯,硬生生地用中国革命军人的气概在混乱的走廊里开辟出通行的空间,为伤员的救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4 U5 x8 f% [: m& `% {
程国果自己种植的豆角大丰收
& [# |) b  }/ [; j3 A; |
   “我们没有后方,没有保障,所有的一切都要靠我们63人。”
    维和日子里,领导的训话动员,总是挟裹着特种兵执行任务时独有的决绝。+ S. o% X# L  I9 R4 J2 a2 W9 m
    南苏丹被称为“罕见致命疾病”的温床。为了保证用水质量,程国果每天在精神高度警惕的执勤任务之余,都要挤出时间到附近的河道取水,过滤后的沸水才能放心饮用。“天气最热能到60度 。”一番净化程序下来,程国果形容自己是“在火锅上蒸桑拿。”
! g  Y/ L$ K2 c    联合国供应的食物只有常温下10天的战备期,而在高温之下,保质周期大大缩短,不少食物都会腐烂变质。特殊时期,程国果和战友们还会两人分吃一个馒头。
" ~) a9 k& ?) |, Q  D4 _$ U    为了搞好生活保障,程国果带着战友们自己动手,硬是顶着烈日,在这片红土地上开出了3亩菜地,种上了豆角、小白菜、丝瓜、冬瓜等蔬菜,还给这些家乡蔬菜披上了遮阳网,抵御赤道阳光的“烤验”。+ H2 K8 V' |4 v; q" P
    现在他们的生活保障搞得有声有色,瓦乌人民也会不时地来请教程国果种植技术。

, ^- f5 C; |' c% e* ]

4 V/ V; T3 Q. b 图中这个长达14米的横幅就是出自程国果之手
   “人生就像是一片羽毛,我不愿掉在地上,要飞得更高更远”
    程国果能文能武,是个多面手。部队里逢年过节需要制作的横幅,都会出自他手。他完全不懂任何制作理论,但却知道挂出去看的东西是脸面,不严谨点儿不行。
% J5 l; a1 o, S/ H6 M    去年春节,部队里制作一个14米长横幅的任务压在了程国果肩头,要求两天内完成。他欣然接受,尽管身处异国,除了一台只能印痕的刻字机外,再没有其它设备工具。) ^  b3 \8 A4 D0 Q+ a- y) e" M( y
    时间紧,任务重。程国果马不停蹄地印完字后,就一个人“猫”进了办公室,用刀片沿着印出来的痕迹小心翼翼地刻起字来。“孤军奋战”了7个小时,最终大功告成时,他才发现,由于长时间保持着刻字的姿势,伏在桌上缓了将近10分钟才直起腰来。0 L- ]! E; d5 S7 Z% x
   “阿甘精神”备受程国果喜欢。他认为,人生就像是一片羽毛,是在空中一直飞,还是掉在地上当垃圾,取决于自己。所以他会不断努力,不断坚持,让自己飞得更高更远。
# g2 l: w6 L& i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
    浏览了程国果发来的照片,一张踏出国门前的全家福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照片上,一家人挂着笑容的脸上,牵强着不舍的目光。; b+ Z1 u2 @) Q) k+ e
   “白天执行任务,不敢想家。晚上躺到床上,就拼命地想。”程国果告诉记者,他每天都会摸摸家人的照片,想想父母,想想妻子。$ ]( J4 n( |8 [. x6 z" g# p
程国果的父母如今都已50岁上下,由于他当兵在外,哥哥一家又在郑州发展,力不能及,所以家中农活重担仍在两位老人孱弱的肩头。想到母亲动辄口鼻出血的高血压、想到父亲仍要佝偻着身躯在工地上累死累活、想到妻子孤身一人在南阳服装店里苦心经营、想到……程国果心中都会涌起深深的愧疚。
" X) d0 A6 J  n8 W( T    程国果喜欢长跑,早上四公里、下午七公里这样高强度的锻炼,往往能给他郁结的情感找到宣泄的出口。有时候,他也会与同赴瓦乌维和的南阳方城县老乡王明昭聊聊家乡发展变化、想想家乡美好未来,以此寄托思乡之情。
! u* G( Q1 r1 V7 G. r) w% Z+ `   “部队的老乡们都经常关注家乡变化。节假日里,都会争着抢着看看河南电视台。有老乡休假回部队,总忘不了凑一起分享下家乡的变化。”谈起家乡的变化,程国果如数家珍:去年内乡县承办了农运会的自行车项目,举行得非常圆满,很为家乡高兴。从《解放军报》上得知内乡县连续3年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还在 2008年摘取“全国双拥模范县”桂冠的消息,更是让他觉得自豪。  g) o) A6 w$ {  ^) b9 @' Q: x
    程国果还告诉记者,每当深夜执勤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望望国旗,望望家乡的方向。6 \% \+ S9 H& ~. y9 m# b  M
   “授勋的那一刻,强忍泪水。瓦乌,不愿说再见。”
    8个多月的维和生活即将结束,程国果感到时间短暂。
' |( L/ y9 ?$ T0 {    孩子们举着大拇指高喊“China”的情景拓印在程国果的脑海深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瘦弱的黑面孔上显露的灿烂笑容,让他懂得了维和使命,也让他看到了爱心下蕴藏的责任和担当。# h7 \- N! J5 F& j8 u4 _( y' X
   “不愿说再见,愿瓦乌安好。”即将踏离红土地,这个有着11年军龄的内乡老兵,默默地许下心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内乡社区网 ( 豫ICP备12007913号-2 

GMT+8, 2025-4-17 10:37

Discuz! X3.3

© 2001-2018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