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 g9 c( \; }程国果与肯尼亚军人一起巡逻
- E/ B& n o* m% V
“油库无小事,业务区危险的工作,我都带头干。” 在部队,程国果是领导眼中的“急先锋”、攻坚克难的排头兵。
- Z5 h4 w* F* z) `" e6 P& f 程国果所在部队的油库属于山洞库,每个油罐都装有将近2000吨油料,为了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程国果每天都要查库,每天查库都要将近两个小时。有的地方罐顶距山洞顶不到50公分,只能趴着检查。熟能生巧,查库的时间一长,程国果也成了部队里跟油打交道的行家里手。 t9 n% S3 H# F8 R# ]. Q
一次零发油现场漏油,流出一二十米,处理难度较大,情况紧急。现场官兵没有处置经验,正在山下营区训练的程国果知道后,二话不说,奔袭到了5公里以外的现场,察看了情况后,立马毛遂自荐,保证完成现场处置任务。7 k, _% R" \: B _
现场处置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处突过程完全不亚于专家排爆。每一个处理步骤都要格外小心。连拧螺丝这样的细节,都必须用防爆工具,还要在地面铺上石棉被,防止螺丝掉地上激起火花引爆油料。加之夏天油罐表面温度升高,皮肤接触上油罐犹如烙铁,但程国果硬是咬着牙一趟坚持了下来,排除了危机。
J1 d4 D7 n- P6 y) i
程国果教南苏丹人民种植蔬菜,当地人民感激地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8 I( S$ d, ]3 Y$ D+ m' a “医生建议不让再接触油料,但部队业务上不能没人。” 去年休假时,程国果略感身体不适,诊断时医生忠告他,长期接触油料对身体健康危害很大,建议不再接触油料。
6 W% y5 L$ V/ t+ _4 c# g2 ] “国果,回部队咱去找领导说说换个岗位吧。”“不能为了工作毁了自己身体呀。”在妻子急不可耐的劝解中,在父母关切的目光中,程国果艰难地下定决心,写了一份《换岗申请书》。 n4 b5 j; q8 ^0 p
然而,每当敲开部队首长的房门时,他伸进口袋的手总是不忍拽出那份申请。业务上的情况他了解,前两年以老带新,教出来的两个“徒弟”又相继复员,如今剩下他一个“光杆司令”。业务工作不能出现“青黄不接”,油库安全更是一天都不容忽视。
# Q$ K7 v( v$ m: [9 r2 `7 | 反复的心理斗争下,那张在手里捏得发黄的申请书最终没有递交。程国果告诉记者,等他为部队再培养出一个业务能手了,那时候自己就能安心地换岗了。
, ]& M9 T: b7 u3 {3 [: B( Z3 s 8 a+ x$ i7 p1 O+ S4 X
程国果在国内集训时,训练时比较刻苦,照片曾发表在中国军网上 “维和是军人的荣耀,要当中国蓝盔的突击手。” 2012年11月21日,程国果如愿以偿地成为第十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部队的一员,随队出征。当程国果满怀红心踏上瓦乌的红土,他震惊了,飞机的残骸、爆炸的汽车、炮弹的弹皮,在这里随处可见。荧屏上的战争场面突至现实,令他始料不及,他膨胀的民族自豪感,也在瞬间凝结成“竭尽所能,维护和平”的决心。0 r2 V' Y2 } B8 }- F% e1 {
程国果告诉记者,当地部队过节的福利就是每人发十五发子弹。瓦乌人过节的时候,从来不放鞭炮声,当地的苏人解部队和老百姓都是对天开枪。9 b$ J& H, L! t# J
群情使然,硝烟弥漫。一次,程国果护送伤员到达当地医院时,恰逢当地暴力武装之间发生冲突。程国果当机立断,任务当前,抢救伤员要紧。面对冲突中挥舞的枪械,他走在最前面,毫不露怯,硬生生地用中国革命军人的气概在混乱的走廊里开辟出通行的空间,为伤员的救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 i" N7 g+ `" |" y" i 程国果自己种植的豆角大丰收% Y4 [/ P# v# p3 C: N
“我们没有后方,没有保障,所有的一切都要靠我们63人。” 维和日子里,领导的训话动员,总是挟裹着特种兵执行任务时独有的决绝。* O; i: J( v/ B; g- F9 g9 @) j# z
南苏丹被称为“罕见致命疾病”的温床。为了保证用水质量,程国果每天在精神高度警惕的执勤任务之余,都要挤出时间到附近的河道取水,过滤后的沸水才能放心饮用。“天气最热能到60度 。”一番净化程序下来,程国果形容自己是“在火锅上蒸桑拿。”
2 U. e6 ]3 g, e; x, m. H8 d. @* { 联合国供应的食物只有常温下10天的战备期,而在高温之下,保质周期大大缩短,不少食物都会腐烂变质。特殊时期,程国果和战友们还会两人分吃一个馒头。2 o3 ~# k& c" b2 r
为了搞好生活保障,程国果带着战友们自己动手,硬是顶着烈日,在这片红土地上开出了3亩菜地,种上了豆角、小白菜、丝瓜、冬瓜等蔬菜,还给这些家乡蔬菜披上了遮阳网,抵御赤道阳光的“烤验”。
2 M2 o5 l0 v& n7 |, F2 Q8 S! J 现在他们的生活保障搞得有声有色,瓦乌人民也会不时地来请教程国果种植技术。
! l5 F: x3 r; P1 n % p7 Y% f, {# S, w
图中这个长达14米的横幅就是出自程国果之手 “人生就像是一片羽毛,我不愿掉在地上,要飞得更高更远” 程国果能文能武,是个多面手。部队里逢年过节需要制作的横幅,都会出自他手。他完全不懂任何制作理论,但却知道挂出去看的东西是脸面,不严谨点儿不行。; S; M8 p' v3 k$ p7 `
去年春节,部队里制作一个14米长横幅的任务压在了程国果肩头,要求两天内完成。他欣然接受,尽管身处异国,除了一台只能印痕的刻字机外,再没有其它设备工具。+ _. h' ^( ~3 ?$ {& I" d6 _/ g
时间紧,任务重。程国果马不停蹄地印完字后,就一个人“猫”进了办公室,用刀片沿着印出来的痕迹小心翼翼地刻起字来。“孤军奋战”了7个小时,最终大功告成时,他才发现,由于长时间保持着刻字的姿势,伏在桌上缓了将近10分钟才直起腰来。1 F- W# {$ J& T: J
“阿甘精神”备受程国果喜欢。他认为,人生就像是一片羽毛,是在空中一直飞,还是掉在地上当垃圾,取决于自己。所以他会不断努力,不断坚持,让自己飞得更高更远。
" e0 q4 E0 s4 w' w/ E/ D% C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 浏览了程国果发来的照片,一张踏出国门前的全家福引起了记者的注意。照片上,一家人挂着笑容的脸上,牵强着不舍的目光。
8 |( t% Q; s5 |: ~ “白天执行任务,不敢想家。晚上躺到床上,就拼命地想。”程国果告诉记者,他每天都会摸摸家人的照片,想想父母,想想妻子。' d) `7 s) K: @" y3 c' Q
程国果的父母如今都已50岁上下,由于他当兵在外,哥哥一家又在郑州发展,力不能及,所以家中农活重担仍在两位老人孱弱的肩头。想到母亲动辄口鼻出血的高血压、想到父亲仍要佝偻着身躯在工地上累死累活、想到妻子孤身一人在南阳服装店里苦心经营、想到……程国果心中都会涌起深深的愧疚。. A) l. E p6 A
程国果喜欢长跑,早上四公里、下午七公里这样高强度的锻炼,往往能给他郁结的情感找到宣泄的出口。有时候,他也会与同赴瓦乌维和的南阳方城县老乡王明昭聊聊家乡发展变化、想想家乡美好未来,以此寄托思乡之情。- {! b9 x7 W, n* v2 [4 B* S9 l" K
“部队的老乡们都经常关注家乡变化。节假日里,都会争着抢着看看河南电视台。有老乡休假回部队,总忘不了凑一起分享下家乡的变化。”谈起家乡的变化,程国果如数家珍:去年内乡县承办了农运会的自行车项目,举行得非常圆满,很为家乡高兴。从《解放军报》上得知内乡县连续3年荣获“省级双拥模范城”称号,还在 2008年摘取“全国双拥模范县”桂冠的消息,更是让他觉得自豪。
) `2 Z# Z1 ^; L3 J4 A 程国果还告诉记者,每当深夜执勤的时候,总会不自觉地望望国旗,望望家乡的方向。' |) |# K H! z: A$ S1 W
“授勋的那一刻,强忍泪水。瓦乌,不愿说再见。” 8个多月的维和生活即将结束,程国果感到时间短暂。/ Q% z: g# T3 q2 k# X
孩子们举着大拇指高喊“China”的情景拓印在程国果的脑海深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瘦弱的黑面孔上显露的灿烂笑容,让他懂得了维和使命,也让他看到了爱心下蕴藏的责任和担当。
7 l9 d1 n1 F: _1 ^+ u “不愿说再见,愿瓦乌安好。”即将踏离红土地,这个有着11年军龄的内乡老兵,默默地许下心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