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记原内乡县西庙岗乡卫生院院长 王鸿飞作者:刘二泊 曹红周 谢成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5 16:4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原内乡县西庙岗乡卫生院院长   王鸿飞作者:刘二泊 曹红周 谢成国" @  [6 Q1 [$ `$ b3 Z- F

  苍天灰暗,山川呜咽。年仅33岁的王鸿飞带着他对卫生事业的无限执着和热爱永远地离开了,他走的是那样匆忙,还没来得及向等他归来的同事们道声别,也还没来得及与期待中的妻子和年幼的孩子再见上一面。他倒在了岗位上,留下的是他未了的心愿和未竟的事业。

    2007年3月9日,身为内乡县西庙岗乡卫生院院长的王鸿飞同志因过度劳累在南阳出差返回的途中,突发急病,经抢救无效,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卫生院内弥漫着悲痛的哀乐,送行的队伍中有他昔日的同事,有县卫生局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还有听说他离去的群众,他们有的低声啜泣,有的脸色凝重,有的哎声叹气。惟有那崭新的病房楼静静地矗立着,它们象在期待他的归来,又仿佛在轻轻诉说着他付出的艰辛。

    在危难中受命  在艰苦中创业

    2003年5月,王鸿飞同志被任命为西庙岗乡卫生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当时的西庙岗乡卫生院,共有病房40间,除前排20间2层旧楼“象样”外,还有8间平房,剩下的12间砖瓦房因濒临倒塌早已弃用。全院共有干部职工12人,除一套X光机相对先进外,几乎没有其它更好的设备,西庙岗乡的群众“小病抗着不住院,急病绕道上淅川(淅川距西庙岗乡20公里)”,日常医院的业务少的可怜,年营业额仅有10万元,干部职工的正常工资得不到保障,人心涣散,上访告状不断,在全县的乡镇卫生院的综合评比中处在最末的位置。

     王鸿飞同志到任后,首先从稳定人心抓起。他与每位职工促膝谈心,坦诚相待,详细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困难,鼓励他们讲服务、做贡献、向前看,并力所能及的帮助解决困难,逐步凝聚起人心。王鸿飞知道,医院要发展,关键靠技术,技术靠人才。他又把精力转移到提高广大干部职工的技术能力上来。先后向亲朋好友筹借资金,把卫生院的干部职工分批送到上级医疗单位进修学习,又到处“化缘”,“诉苦”,从县卫校借来了B超,从县医院借来退下来的心电图机等设备,从县第二人民医院拉回来了病床。有了技术型的人才,又有了“拼凑”来的设备,西庙岗乡才在困境中出现了一丝转机。

    在争取中改善条件  在抓机遇中开创发展局面

    随着卫生院的逐步稳定,王鸿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加快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上来。当他听说市里有扶助贫困卫生院建设的项目后,左跑右求,“见神就拜”,说尽了好话,讲尽了困难,跑瘦了双腿,终于争取到了项目资金65万元,建设了一座870平方米的门诊综合楼,改造危房20间,使就医环境得到了根本性改善。2006年,国家要实施国债资金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王宏飞又积极协调乡政府和县卫生局,努力去争取,项目争到后,王宏飞更是尽心竭力,除了处理院内的正常事务外,就整天泡在工地上,把质量,催进度,项目建设得以提前完工并投入使用。

    阵地有了保障,原本“拼凑”来的设备也越来越满足不了需求。王鸿飞又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乡防保站配备了3台冰箱、3台空调,为院手术室配备了无影灯、手术器械、空调等设备,使西庙岗乡卫生院的防保和妇幼工作多年来第一次通过了市县的达标验收。

    2006年12月,内乡县被批准为河南省2007年度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之一。作为农民的儿子,王鸿飞深知新农合对解决农民群众就医问题的重大意义,作为院长,王鸿飞也感觉到,新农合的实施,也必将对乡镇卫生院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他积极协调配合县卫生局和乡党委、政府,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县电视台制作了新农合专题节目,可是西庙岗乡地处偏僻,农民收看不到节目内容,王鸿飞就找人托关系把县电视台的专题节目刻录成光盘,在乡有线电视站播放。为了提高参合率,让更多的农民群众受益,他带领卫生院的干部职工进村入户,进行宣传解释。信息录入时,由于时间紧迫又缺少电脑,他就建议租赁网吧,自己曾连续三天住在那里,进行实地指导督促。经过4天的努力,西庙岗乡的参合率在全县16个乡镇中名列第一,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和卫生局的表彰。

    新农合顺利启动了补助程序,加上医院医疗环境的不断改善,患病农民的住院积极性一下子调动了起来,卫生院的病人多起来了,原来有病不愿看或看不起的病人,现在也来住院治疗了。为方便病人,王鸿飞把自己办公室的椅子、茶几、电视机都搬到了输液大厅,有的住院病人经济困难,舍不得到外面饭店吃饭,他又把自己的液化气借给病人做饭用,而自己却泡方便面吃,为了缓解房舍紧张问题,王鸿飞又把自己的办公室腾出来当病房供病人使用,自己在仅有一张床、一张桌子的住室里办公。

    就医的病人多了,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病人,怎样才能使新农合政策更好更快地惠及农民?“只有靠规范科学的管理,才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才能获得长远发展。”王鸿飞带领一班人在乡镇卫生院中率先装配了医院电脑管理系统,病人每天的医疗费用也能像在大医院一样每日拿到清单,使患者更明白、更放心,医院的工作也更加透明。同时,他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带着队伍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素质,再次把院内的业务骨干、年轻医师轮流派出去学习进修,邀请县医院的专家医生到乡镇先里现场讲解技能。他制订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按制度办事,以制度管人,着力提升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加强医风医德建设。经过一番努力,西庙岗乡卫生院2007年第一季度的业务收入就达到了15万元,同比增长5倍还多,卫生院的干部职工看到了卫生院发展的美好前景。

    把职工的事当自己的事,却把自己的事抛在脑后

     西庙岗乡卫生院的干部职工说起王鸿飞院长,都是一脸的惋惜,谈起他生前的工作却不由得满怀的敬佩与感激。

    王鸿飞同志主持西庙岗乡卫生院的工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解决干部职工的吃水难问题。西庙岗乡地处浅山丘陵,卫生院的干部职工多年来不是要走很远挑水吃,就是食用临近的河水,既不方便,又不卫生。王鸿飞同志就积极乡党委、政府反映,由主要领导出面协调,从乡粮管所拉通了一条200多米的自来水管,西庙岗乡卫生院从此用上了自来水。

    2004年12月,卫生院的藏医生突然得了急病,卫生院自己治不了,王鸿飞就亲自将他送到县医院,办理住院手续、垫支住院费用并亲自护理直到藏医生的家属到后才离开。“王院长的老父亲得了重病,在南阳住院,他为了忙工作,都没有去照顾,可对我这个不沾亲不带故的同事,却照顾的无微不至”,想起王鸿飞对自己的照顾,小藏医生流着泪说。

    长期的辛劳使王鸿飞得了一身的病,尤其是血质稠且血压举高不下,作为医生的他很清楚自己的情况,但却没有让自己多休息一会儿,舍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有时出差回来晚了吃不上饭,就以白开水和方便面打发一下。2007年春节,他别妻离子,独自到卫生院值班,由于节日期间请假的同事多,为了保证能坚守岗位,他带去的还是一箱方便面。

    “王院长这次出差到南阳,是去给卫生院进药,因为进的药太多,带去的车装满了,人坐不下,王院长就自己坐班车回来,谁知走到半路......”卫生院的赵轶哽咽着说。

   “王院长奋斗了几年,西庙岗乡卫生院终于走出了困境,卫生院的职工看到了奔头,王院长却先走了”,西庙岗乡卫生院的防保站长刘士英惋惜的说。

    王鸿飞虽然走了,但作为西庙岗卫生院的同事们不会忘记他,西庙岗乡的人民不会忘记他,这里流下了他太多的汗水,这里遍布了他踏实的足迹,这里也凝聚了他太多的心血,他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永远

' o" m; A* _9 x8 y* Q/ U, n: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内乡社区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内乡社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70207996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内乡社区网 ( 豫ICP备12007913号-2 

GMT+8, 2025-4-5 11:57

Discuz! X3.3

© 2001-2018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