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草长莺飞,既可踏青,更是人们缅怀故人、遥寄哀思的时节。无论帝王将相,抑或草根黎民,故去的灵魂同样需要抚慰。 ——编者1 ^, E2 p9 m5 r: |
邙山古陵墓群受损严重3 E9 @2 j, k0 R5 n' t
在中国百姓祭扫先人的清明节里,长眠于洛阳邙山的众多帝王将相或许会感到寂寞,这些古代风云人物的陵墓都受损严重,除了被盗掘外,很多陵墓的墓冢或被夷为耕地,或被掏成窑洞,或被用来烧砖。不过,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对这个中国最大的古陵墓群的勘测和保护工作也正在加紧进行。; I" K: ^" i. }$ ]( K) l
负责邙山陵墓群调查和勘测工作的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队长史家珍说,邙山陵墓群占地面积756平方公里,有大型封土墓972座,共有6代24位帝王长眠于此,分别为东周时期的王墓8座、东汉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晋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后唐帝陵1座。, X& S! M$ T/ {% Y3 Q1 s
据悉,邙山陵墓群是全国最大的陵墓群遗址,也是中国帝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过,其现状并不容乐观。$ p. J: n% @- S
据史家珍介绍,在972座封土墓中,近2/3的古墓冢封土已损失殆尽,仅有339座尚存留有墓冢,不过墓冢损毁已相当严重,多数都无法显示其完整的形制,而且这种状况仍在持续。
6 q8 L5 d/ l1 p6 {' k0 U7 O' [. o 史家珍说,几种常见的破坏形式有水土流失、取土、建房、掏窑洞、烧砖窑、开荒种地、改用、非法建设等,其中,风雨侵蚀造成的影响较小,主要破坏来自当地居民生产、生活中自觉、不自觉的侵蚀。- [# Q) ^' a1 E3 R* b* h
史家珍说,为了加强邙山陵墓群的文物保护工作,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洛阳市于2003年正式启动了邙山陵墓群的考古调查与勘测项目。按照洛阳市文物局的保护规划,未来将对初步确定方位的11处帝陵进行环境治理,拆迁陵园范围内以及范围之外一定距离的企事业单位、村镇等,对保护较好的陪葬墓建立隔离带,把墓冢从耕地中分离出来,还将对已考证确实的帝陵和陪葬墓树碑立石,供游人参观凭吊。据新华社电
8 X! h5 h1 X+ ^( s# F# [
! `* D: Z. g6 c* ^( k1 p! D5 M, R* @" ^' w5 E. U6 h
---------------Webpig--------------------
B( K' K; h% V5 w6 Z! G& m6 e欢迎使用最专业的采集站长工具:网 络 小 猪,集采集、推广、搜索、文件管理为一体的高科技产品' }, ^5 h3 ^. j% g
---------------webpi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