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 ^( U2 w7 d- W肾内科 本科疾病可分为5大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症(急性、急进性、慢性)、无症状尿检异常、急性肾衰竭、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的常规治疗,要做好以下三点:1.营养:给予低蛋白饮食,服用开同(α-酮酸);2.排毒:肠道(通便,1-2次/日,杜密克等),吸附物:析清(炭片),还有尿毒清;3.维持三大平衡,即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内分泌平衡。皆为对症治疗手段。 慢性肾衰病人常出现磷高钙低,应先降磷,可服用餐中钙剂。补钙用活性维生素D(罗钙全),也可治疗继发性甲旁亢。肾性贫血的治疗可用叶酸、铁剂和EPO,达标后仍需使用维持剂量的EPO,否则会再发贫血。 急诊透析指征:1.电解质:高钾,大于6.5mmol/l,2.代酸:二氧化碳结合力下降;3.水负荷:无尿;4.尿毒素脑症;5.肌酐大于707 μmol/l。 透析指征(非急诊):无尿及少尿>=3天;尿素氮>=28.6;肌酐>707;钾离子>=6.5;二氧化碳<15;碱剩余>-15;氯离子<75;血压上升30-35mmHg;头痛、恶心呕吐、水肿、躁动、意识障碍。 血透的方式分为长期置管和造瘘,一般3次/周,4小时/次。透析之前查凝血四项。血透主要针对低分子物质,肌酐降低明显;腹透清除中大分子物质,肌酐降低不明显,易丢失白蛋白。腹透通常入量为2L,出量为2.3L(1.5%),若出量不足,可加为2.5%-3.0%。腹透易导致局部腹腔感染,此时检查腹透液常规。CAPD是持续性腹膜透析,对尿毒症的疗效与血液透析相同,对保存残存肾功能方面优于血透,对心血管疾病的保护也较好。如能坚持合理的透析,不少患者能存活20年以上。 慢性肾衰竭为长期的慢性病程,常常病史不清楚。症状上表现为疲倦、乏力、夜尿增多等;检查发现贫血、钙磷代谢异常,肾脏缩小。急性肾衰竭常由血容量迅速减少导致,如剧烈呕吐和腹泻,此为肾前性。此外还有肾性和肾后性,包括梗阻、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大量蛋白尿)等。肾综合并肾衰者,要考虑做肾穿检查。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是一组疾病,病理类型为新月体肾小球肾炎。免疫病理可分为3型。预后3型较好,1型差,2型居中。本病缓解后,以逐渐转为慢性病变并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常见。 药物性肾损害在临床很常见,机制上包括直接细胞毒性、过敏反应、尿路堵塞、局部缺血等。如氨基糖苷类导致的直接肾毒性,以原形排出,导致血尿、蛋白尿、血肌酐升高。青霉素类导致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如肾间质水肿。磺胺类在肾小管以结晶析出,应多饮水,碱化尿液。尿素氮和肌酐的比值正常为20:1,对肾功能异常的情况,若小于10:1,考虑为肾小管性因素;若大于40:1,为肾前性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