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o/ I& q, K( R1 g+ B- k2 X萝卜丰收却难卖 南阳晚报记者 张 展 摄 核心提示 菜价年年惊心,菜农年年伤心。卧龙区石桥镇的菜农萝卜丰收却难卖出,在南阳晚报牵线搭桥下,菜农卖菜难得到解决,但是卖菜难原因背后到底是什么,南阳晚报记者深入调查,探明真相,希冀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多帮助菜农解决实际问题。 “因为去年种萝卜利润高,我进行了扩种,把10亩地全种成了萝卜,好不容易等到今年丰收了,萝卜却难卖了。”近日,在卧龙区石桥镇夏村,农户张建玲看着绿茵茵的萝卜,一脸无奈地说。 连日来,本报连续报道了今年石桥镇夏村萝卜滞销的情况。在本报的倡议和组织下,众多爱心企业和市民纷纷购买爱心萝卜,帮助菜农解决了卖菜难。然而,菜农卖菜难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到底有哪些,昨日,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信息闭塞盲目扩种 当地农户王国中家有4亩地,以前种过生姜、花生,但挣不了多少钱。去年,看到种萝卜利润高,每斤萝卜成本价只有0.8元,收购价为1.5元,所以从去年开始,他把4亩地全种成了萝卜。谁知今年,萝卜上市后,却不见成批的菜贩子前来收购,王国中准备再等等。但没想到,萝卜价格一路走低,每斤降到5分钱都卖不出去。 据了解,在夏村像王国中这样“价格跟风”的农户不在少数。记者调查发现,当地农民每年种植各种蔬菜,但大多数根据自己的“感觉”来种植,觉得今年哪种蔬菜挣钱,哪种蔬菜种植少,就会种哪种蔬菜,而种植萝卜也是“感觉”长期以来萝卜价格比较高,因此纷纷跟风。 农户张建玲种了10亩罐萝卜,她说,因为缺乏专业指导,农民对市场信息了解少,他们种植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以致种菜就像赌博,赌对了,就赚,反之就赔了。 利润太少不愿直销 在地头才几分钱一斤的萝卜,到市场价格就翻了近5倍,那么面对卖菜难,菜农们为什么不愿进城直销呢? 对于等上门不如主动出击进城直销一事,多数农户认为,进城直销没有固定摊位,中间利润低,加上人手不足,所以行不通。 张建玲曾对蔬菜批发市场进行调查,发现萝卜的批发价为每斤两毛钱左右,“萝卜每斤的成本只有几分钱,我如果进城直销,得花钱雇人拔萝卜、租车进城,进入蔬菜批发市场要交管理费、卫生费、袋子损耗费等,算下来,本都保不了。如果萝卜卖不掉烂了,我赔得更多,还不如让它自生自灭,等明年再说”。 农户们认为,除了无利可图之外,主要还是劳动力有限,忙不过来。当地农户师永书说,几年前,他曾与村民们把蔬菜拉进城直销,但农民觉得直销的利润空间太少,就不进城了。 师永书说,现在大多数农户一家只有一两个劳动力,平均要照看近十亩地,进城卖菜地里没人管,如果雇人,仅工人工资一天就得80元,而且还不好找。同时,现在蔬菜批发市场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即使开车进去,也很难找到合适的位置。 “我们也曾考虑建合作社,但建合作社需要资金、设备等,更需要管理和经营人员。农民文化水平大多偏低,进了城就两眼一抹黑,所以不太现实。”当地农户纷纷说道。 缺乏引导盲目跟风 “菜种下去就停不了,不可能因为价格低把它挖出来吧。”每次播种,夏村农户赵老汉心中总是忐忑不安,种菜似乎成了一场无奈的“赌博”。 该村大多数农户,看到邻村种什么赚钱自家就种什么,去年什么行情好今年就种啥。目前,农民掌握信息的半径,还仅限于本地百十公里。农民甄别信息的能力差,缺乏及时、准确、实用的农产品信息,不得不以“今天的价定明天的产”。 采访中,也有不少农户表示,当地镇政府除了种植花生有相关支持手段外,像种萝卜这事根本就没人管,政府相关部门也没有人下来指导。没有人给村民提供相关的市场种植信息,造成了当地农户的盲目跟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