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北依马山坡,东临默河桥,自有史记载以来,先辈们曾称“汪家湾”、“宝善寨”、“郭家湾”、“秦家寨”,现保存完好的秦家祠堂已度过200多个春秋。秦道光年间,河西人借祠堂闲置的房屋,办起了私塾,1928年改名为“默溪小学”,1949年更名为河西小学。就在这个校园的中央,长着一棵巍峨挺拔的的皂角树。1986年,内乡县人民政府把此树列为“河南省一级保护树木”。
3 A: o9 K* [9 y 这棵千年皂角树,胸径1.8米,高逾20余米,树体下部笔直,中部4米后分两个大枝,酷似双胞胎兄弟,相依为命,延年生息。树冠像半圆球体,如一把大伞,傲然挺立。虽经历风风雨雨,但如今枝干悬空,根深叶茂,葱茏劲秀,昂首云天,枝枝相叠,入夏后青绿如云,浓荫蔽日,生机勃勃,气势壮观,给整个校园描上一层神秘、深幽,如梦如幻的色彩。' O* B# [. x4 o, G2 i% J5 M
初春,细雨如丝,和风习习,皂角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枝条上吐出嫩绿的小芽,晚春时节,条条树枝开出一串串小绿花,相隔数日,长出小小的皂角。到了夏天,树叶遮天,每个树枝垂下一个个青青的皂角板。初秋之后,树叶渐黄,秋风一吹,悠然飘落,树下似铺一条黄色的圆形地毯。树枝上的皂角板由青变黄,最后变成黑色,皂角板挂在树枝上,西北风一吹,随风落地。令人称奇的是,皂角树任凭年代怎样更替,气候如何变化,总是间年结果,有规律地生长着。
8 x' F* g3 j/ Z 这棵皂角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历经沧桑。虽经千年,依旧气魄。默默地伸展着悲怆的历史造型。躲不过朝政更迭、世事兴衰,少不了战火纷飞,生灵涂炭。走进仰视,感受到这棵皂角树生命的无限魅力。* S6 f9 _# R' i
皂角树真了不起,这是大自然天地合一,天工开物的杰作。河西人为有这棵树而骄傲,村民们为有这棵树而自豪!1 f& ?! @0 }+ H% v
这棵皂角树为家乡人默默奉献,在生活极其艰苦的岁月里,没有香皂,没有洗衣服,先人们洗衣全靠它的果实,在水中砸烂浸泡,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皂角板也有药物功能,若停滞受凉,肚子闷胀,只要把皂角板烧糊碾碎,温开水送服后,服后病除。难怪先人们争先恐后带着荆筐去拾。如今八九十岁的人,总不住感谢皂角树为人们造福的美好记忆。的确,它无私地将珍贵的绿色遗产毫不保留地馈赠给了子子孙孙。 X. r3 r% U' J/ w% M
就是这棵皂角树和河西一代又一代人相伴生存。它战旱耐涝的精神,坚韧不屈的品格,鼓舞了河西人奋发向上,勇往之前,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3 c" X' g0 K- h# ?/ Y
据清史稿卷一百卷记载,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河西村6组秦金铠(字庐山.号默溪),自幼在这棵皂角树下习武读书。由于聪明伶俐,勤奋好学,考上了武状元,被政府授为“武德骑尉”, 升至五品。晋官之后,忠于职守,因功劳卓著,被朝廷封为“晋昭武都尉”(正四品官),赏戴蓝翎,钦加都司衔,大名赫赫,为后人传颂,有现存石碑为证。) h& a: W4 c# Y; y1 ~. a
1929年,河西人在内乡县委第一任书记马华敏的影响下,以秦子纯为代表的进步青年,加入地下党组织,借教书为掩护,秘密建立马山口镇第一个党支部,从事地下党活动,还是就在这棵皂荚树下院子里,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宣传革命真理,唤醒民众觉悟,培养了一批有志士青年,奔赴延安,投身于革命的大潮中。据统计,从这里有40余人经历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
7 C# o6 I* |; g, Z( [4 `2 @ 这棵皂角树无论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解放后和平岁月,河西人一代又一代在树下读书,学习,乘凉玩耍,和皂角树一块成长。从五十年代到现在,从河西走出的二十多位优秀人才都在科级以上岗位工作,现任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秦英林就是河西人最杰出的代表,他创建的该公司成为我国仅屈可数的打破西方“绿色壁垒”的企业,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农民”、“中国青年五四标兵”,受到国家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的接见。
$ m, x% i# ?0 H; v! l 有人说,这棵皂角树是棵神树,给祖祖辈辈生存地带来了灵气,也有人说,是皂角树坚韧的性格鼓舞了河西人努力拼搏,锐意进取。如今,在皂角树下走出的几百名学子,不论是侨居在海外的河西人,还是奋斗在国内不同岗位的河西人,一提起河西母校,就一定会提到这棵古老的皂角树,的确不错,因为它象征这着河西人的精神,河西人的品质,河西人的性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