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错事故登记处理制度 1、各科室内均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对所发生的差错事故应定期讨论、总结经验。2、发生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应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医务科、院领导,刘重大事故,)友做好善后工作。 3、对己发生的事故应严厉处理。 处方制度 1、医师、处方权,可由各科主任提出,院长批准,登记备案,并将本人之签字或印模留样于药剂科,医士、处方权,可由各科主任提出,院长批准,登记备案,并将在科主任的协助下开据处方,本人签字后由科主任审核签字方可生效。 2、药剂科不得擅自修改处方,如处方有错误应通知医师更改后配发。凡处方不合规定者药剂科有权 拒绝调配。 3、有关毒、麻、限剧药处方,遵守“毒、限制药治理制度”的规定即国家有关治理{词语被屏蔽}品的规定办理。 4、一般处方以三日量为限,对于某些慢性病或非凡情况可酌情适当延长。处方当日有效,超过期限需经医师更改日期,重新签字方可调配。医师不得为本人及其家属开处方。 5、处方内容包括以下几项:医院全称,门诊或住院号,处方编号,年、月、日,科别,病员姓名、性别、年龄、药品名称、剂型、规格及数量,用药方法、医师签字、配方员签字,检查发药人签字,药价。 6、处方一般用钢笔或毛笔书写,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有涂改医师必须在涂改处签字。一般用拉丁文或中文书写,急诊处方应在左上角盖“急”字图章。 7、药品及制剂名称,使用剂量,应以中国药典及卫生部(省、市、区卫生局)颁发的药品标准为准。如医疗需要,必须超过剂量时,医师须在剂量旁重加签字方可调配。未有规定之药品.可采用通用名。 8、处方上药品数量一律用阿拉伯码书写。药品用量单位以克(g)毫升(ml)国际单位(i、u)计算;片剂、丸剂、胶囊剂以片、丸、粒为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并注明含量。 9、一般处方保存一年,到期登记后由院长、副院长批准销毁。 10、对违反规定,乱开处方,滥用药品的情况,药剂科有权拒绝调配,情节严重者应报告院长、业务副院长或主管部门检查处理。 11、药剂师(药剂士)有权监督医生科学用药,合理用药。 挂号工作制度 1、门诊病员,应先挂号后诊病(重病抢救例外)。 2、挂号室分科挂号(病儿先预检后挂号),并诊前半小时应挂号。 3、挂号室工作人员要态度和蔼,初诊病历要填其首页上端各栏,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住址、就诊日期,留下复写卡片入档。复诊病员收下挂号证,找出病历,送到就诊科室。 4、复诊病员遗失挂号证者,应代为查阅卡片找到门诊号码,抽出病历,送至就诊科室。 5、同时就诊两个科室或转科病员,需重新挂号,会诊例外。 6、挂号证病当日一次有效,继续就诊应重新挂号。 7、初诊、复诊病历,均应直按送至就诊科室,不能由病员携带。 8、下班前取回当日取诊病历,依次上架。 9、按病号将各种检验报告贴到病历页上。
1 B8 m) ^: j- j4 u4 M, [门诊工作制度
1、医院应由一名副院长分工负责领导门诊工作。各科主任、副主任应加强对木科门诊的业务技术领导。各科(非凡是内、外、妇产、小儿等科)应确定一位主治医师或高年住院医师协助科主任领导本科的门诊工作。 2、各科室参加门诊工作的医务人员,在医务科或门诊部统一领导下进行工作,人员调换时,应与医务科或门诊部共同商量。 3、门诊医护人员应派有一定经验的医师、护士担任,实行医师兼管门诊和病房的医院和科室,必须安排好人力。 4、对疑难重病员不能确诊,病员两次复诊不能确诊者,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科主任、主任医师应定期出门诊,解决疑难病例。对某些慢性病员和专科病员,应根据医院具体情况设立专科门诊。 5、对高烧病员、重病员、胡岁以上老人及来白远地的病员应提前安全门诊。 6、刘病员要进行认真检查,简明扼要准确地记载病历。主治医师应定期检查门诊医疗质量。 7、门诊检验、放射等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门诊手术应根据条件规定一定范围。医师要加强对换药室、治疗室的检查指导,必要时要亲自操作 。 8、门诊各科与住院外及病房应加强联系,以便根据病床使用及病员情况,有计划地收容病员住院治疗。 9、加强检诊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小儿科、内科应建立传染病诊室。做好疫情报告。 10、门诊工作人员要做到关心体贴病员,态度和蔼,有礼貌,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安排病员就诊。 11、门诊应经常保持清洁整洁,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教育,宣传卫生防病、计划生育和优生学知识。 12、门诊医师要采用保证疗效,经济便宜的治疗方法,科学用药,合理用药,尽可能减轻病员的负担。 13、对基层或外地转诊病人,要认真诊治,在转回或原地时要提出诊治意见。 赔偿制度 1、因工作失职、不负责任、违反操作规程;致使国家财产损失,根据情节轻重、本人一贯表现,给予批评教育、处分或酌情赔偿。 2、凡属使用太久以及在抢救病员时损坏之器材,经有关人员证实可免予赔偿,但要填写报损单。 3、遇有大批财物遗失或霉烂,药品失效、虫蛀时,除及时向领导汇报外,应检查原因,追究责任。 卫生工作制度 1、把爱国卫生运动列入医院工作议事日程。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或小组,每年至少开会四次。 2、宣传“除四家、讲卫生”知识,教育群众养成卫生习惯,树立以卫生为光荣,不卫生为耻辱的{词语被屏蔽}风尚。医院应成立“除四害、讲卫生”的模范单位。 3、要认真搞好室内、环境和个人卫生,切实贯彻饮食卫生“五、四”制,认真执行隔离消毒制度,搞好污水、污物、垃圾处理,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4、坚持突击与经常相结合,建立每日清扫和每周大清扫的卫生制度,节假日大突击卫生运动。 5、认真抓好卫生检查、竞赛。评选,定期公布检查结果。 6、有计划地植草、种树,美化环境。 7、认真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按国家规定,对“三废”(废水、废气、废渣)进行无害化处理。
/ G6 P( d9 i: z- `) z2 j5 D会议制度
1、院办公室:由院长主持,副院长、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和有关人员参加。每周一次,传达上级指示,研究和安排工作。 2、院周会:由正、副院长主持,科主任(负责人)、护士长及各科负责人参加。每周一次,传达上级指示,小结上周工作,布置本周工作。 3、科主任会:由正副院长主持,科(室)主任或负责人参加,汇报研究及交流医疗、治理、科研、教学等工作情况。 4、科周会:由科室正、副主任主持,病房、门诊负责医师等和护士长参加。每周一次,传达上级指示,研究和安排本周 工作。 5、科务会:由科室正、副主持,全科人员参加。每月一次,检查各项制度和工作人员的执行情况,总结和布置工作。 6、护士长例会:由护理部正、副主任或正、副总护士长主持,各科室、病区护士长参加。每周一次,总结上周护理工作,布置本周护理工作。 7、门诊例会:由医务科或门诊部正、副主任主持,所有在门诊工作的各科负责人参加,每月一次,研究解决医疗质量、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急诊抢救、病人依诊以及门、急诊等有关问题,协调各科工作。 8、晨会:由病房负责医师或护士长主持,全病房人员参加,每晨上班十五分钟内召开,进行交接班,听取值班人员汇报,解决医疗、护理以及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布置当日工作。 9、工体座谈会:由病房护士长或指定专人召开、工休代表参加。院每季一次,科室一般每月一次,听取并征求住院病员及家属的意见,增强团结,改进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