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尐老公╮ 于 2013-7-10 07:15 编辑 1 T F( T) f6 C9 C. ?! C# e6 I
6 O, z- c* i4 t5 ]) B过去的瓦亭有不少独特的风俗,“囚墓”就是其中之一,其实我现在也不能确定是不是就是这个“囚”字,查了不少文献也没有找到相关记载。
3 i, d9 `- q8 n) C) e$ A 9 Q* C; @5 c* y) t2 x
所谓“囚墓”就是人死后不下葬,先把棺材停放在地面若干时间然后再入土下葬,这种行为标准的说法应该是叫“暂厝(cuò )”,但瓦亭的说法叫“囚墓”,还有一说叫“裱棺”,一般来讲,被“囚墓”者往往是得了不好的病而死的,或者突然死去的。尤其是癌症,原来癌症是很少见的病,所以得此病而死的不少都要“囚墓”,时间是一般是一年或者三年,具体可能是由阴阳先生决定的。据说是因为得了这种“坏病”死后马上埋入祖坟尸水会玷污地气,因此要等到尸水化完后才能埋入。期满后还要重新打开棺材,把骨头按照顺序拼放好后再埋入自家的坟院。
+ m, h6 w# q0 `, |
4 J o/ \6 p% k" x 想不到的是谈起来令人感觉有些恐怖的“囚墓”还会有特产,而这种特产竟然是瓦亭过去治疗感冒等病的灵丹妙药,这就是土蜂蜜。听老人讲,只要棺材稍有裂缝土蜂就会钻进去做窝,可能是被尸味所吸引,这样就会在棺材内的蜂窝里产生出不同于一般土蜂蜜的固体黑色土蜂蜜。有的棺材打开后竟然能够采到一篮子蜂蜜,这些蜂蜜在棺材内和尸体为伴,按说大家都避之不及,但事实却相反,这种土蜂蜜很受欢迎,并且价格不菲,原因在于这种土蜂蜜对感冒等病具有神奇的疗效。据说小孩子感冒后只要敲下一小块,放到勺子里加热化开,然后放点姜喝下去马上就会康复。2 @1 F5 w: \' [2 Q
小时候在瓦亭的乡间走,偶尔还会看到路边的地里有棺材放者,上面盖着些柴草等东西,很有毛骨悚然的感觉。八十年代以来,这种“囚墓”的习俗逐渐消失了,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是伴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玷污地气”之类的封建迷信思想渐渐没有了市场。二是以前极为少见的癌症之类“坏病”越来越多了,几乎无死不癌,如果按照原来习俗的话,没有几个死者能够马上下葬的,所以也就没办法讲究了。“囚墓”的风俗没有了,当然“囚墓”棺材里特产的土蜂蜜也成为说起来都感觉不可思议的陈迹了。
) T, g; X5 N0 r“囚墓”应该只有35岁以上的瓦亭、厚坡人一带的才会记得,84年改革开放后就迅速消失了。据说是想让得恶病的抓紧传染给别人,也就是把“晦气”带走,所以“囚墓”往往建在路边。死人的衣物、铺盖也要故意扔到路边甚至路上,据说也是上述的原因(这个风俗至今仍在保留)。我觉得这是一种极为恶劣的风俗。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看法,谁有{词语被屏蔽}的解释请指教。
B1 r# Q4 e% L7 E0 v “囚墓”的建造分两种,早期的或者贫穷人家的是把棺材直接放在地面上,周围用包谷杆或高粱杆等扎成簿子围起来,再糊上泥,上面用草或麦秸缮上顶。这种“囚墓”一般很快就破了,露出黑乎乎的棺材。晚期的或者有钱人家的是用青砖修成墙把棺材包起来,修得有模有样。这好像就是“砖箍墓”这个名称的由来。
5 h$ v1 n# q5 G" R 由于“囚墓”密封不严,常有磷气外露,因此那个时期“鬼火亮”极常见,常常追赶夜行人,极为恐怖。那个时期的“囚墓”成为夜行的极大障碍。除非万不得已,夜行的人极少。
[方言]∶房屋。福建沿海及{词语被屏蔽}人称家或屋子为厝〖house〗。如:话未说完,前厝忽然传来怒骂声
8 [" h. [1 Q( `. i) o# A1 H7 }+ Z; B. C
厝
, e- I1 \; j5 ?/ N2 e2 N' kcuò
# i$ n4 `& F1 b' U7 Z& M, ~【动】
) [$ e. B# J4 i' [$ c* u2 K: G安置,措置〖place〗
3 U; ^& g0 W# F故书则必如将废厝。——《考工记·梓人》
0 _' r1 i; T$ a4 ^( u# \0 v" t+ L抱火厝积薪之下。——《汉书·贾谊传》* e$ {7 x$ L: Y1 z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列子·汤问》
* A5 D: D/ ?0 o4 d9 j+ a又如:厝顿(处置;安顿);厝生(安身;谋生);厝火燎原(放火燎原,喻小乱子酿成大祸患)
3 ]/ E- n5 e% V% A4 ^$ r把棺材停放待葬或浅埋以待改葬〖placeacoffininatemporaryshelterpendingburial〗。如:厝所(停放灵柩的处所);厝房(停放棺柩的小房);厝兆(安葬)
) g: H3 ~" E3 _: P
( n) _2 a0 _1 t* \/ J- k+ j) \1 e- ?% S) \
L- q; X4 {! V
瓦亭镇位于内乡县西南部,西南与淅川县马蹬、香花、厚坡三乡镇接壤,东北部与本县师岗镇、乍岖乡为邻。面积89.32平方千米,人口30206人,其中农业人口26880人。辖周家、闫湾、杨河、杨沟、罗沟、瓦亭、魏河、石营、温岗、薛岗、庞集、药山、春景、袁沟、山南、袁营16个行政村,159个自然村,222个村民小组。淅(川)老(河口)公路穿境。[沿革]瓦亭镇历史悠久。相传东汉年间,会稽郡太守刘旭因政绩显著而受皇帝褒奖,在奉调离任时,刘旭建一凉亭以示留念,亭子顶盖由瓦建造,后人因之立庙纪念,“瓦亭”始而得名。瓦亭于宋朝设置建镇,目前还留存着乾隆皇帝题写的御碑。位于袁沟村胡家营。现属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时属内乡县永青保。1912年属南二区(师岗区)和南三区(李官桥区)。1948年属师岗区。1956年设瓦亭中心乡。1958年属师岗人民公社瓦亭管理区。1962年由师岗析建瓦亭人民公社。1984年为乡。 瓦山寨(山),西有角子山、庞山寨、金马山,海拔皆在350-500米;南边杨太山、卧牛山海拔200米以上。中部长生观河自北向南流经8个村委会,至周家村委会人淅川县厚坡乡,境内流长15公里。其支流有春景河、魏河,分别于庞寨、侯营村旁汇入。耕地4.4万亩。长生观河两岸的庞集、袁营、杨河、阎湾、周家5个村委会土层厚肥,是主要产粮区。{词语被屏蔽}均系浅山丘陵地带,黄棕壤土质,土壤瘠薄。产小麦、玉米、红薯、豆类、芝麻、花生、烟叶。特产小谷子。处北温带边缘,一月均温1.6℃,七月均温28℃,年降水量750毫米。易遭旱灾,是内乡县历史上较偏辟的贫穷地区。1956年后建有温岗、春景、蔡家、盆窑沟、赵家沟、杨沟6座水库,并在于营、薛岗、魏河、前营,北沟、夫子岈、南王家、张南、上刘、庞家、药山(2个)挖坑塘和修建拦河坝12个,置喷灌机,灌溉面积0.42万亩,占总耕地的20%。瓦亭,建于金马山以东,魏河西岸十字路岗上。明时曾临老河口、邓州通往西峡、商南等地古道。其西半里处有一小集镇,名日九里集。因偏居大道,过往行人和商贾多有不便,故店铺、粮行、作坊相继迁此。瓦亭随之有逢双日的简单集市。1962年设立人民公社以来,工商业日渐兴旺,集市才逐渐繁荣, 西南角子山、卧牛山根,明、清有通秦鄂古道。李自成、洪秀全、白朗、李先念、贺龙、徐向前等曾率军经此。 古迹有长生观、佛盛寺、千佛阁,分别在袁沟、袁营、西杨沟村境,均已荡然无存。 瓦亭镇小辣椒生产 小辣椒产业。镇党委政府采取抓区域种植、促规模效益,抓科技推广,促产量、质量提高,抓市场繁荣,促产品流通,抓组织领导,促工作落实的“四抓四促”措施,强力落实了袁营、瓦亭、闫湾、薛岗四个千亩高效示范区,在旱灾特别严重的情况下,亩效益仍突破1000元。农民依靠科技种椒,仍然取得较好收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