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一种人类从没有见过的疫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肆虐广东部分地区。
) M7 f# M$ G6 m/ d 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把钟南山推到了一场大战的最前线。
8 E* v' o/ b0 j- m/ {/ n% r& R6 D 抗击非典疫病突如其来 院士临危受命
i( ~' ~* O' |( o) l* s0 ` 2003年1月21日,钟南山接到省卫生厅的通知,前往中山市两家医院调查一种“怪病”。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窗外景色秀丽,钟南山的心情却轻松不起来。! f" M0 Z: u2 ^7 M$ A
他所在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收了一位从河源市送来的奇怪的肺炎病人:持续高热、干咳,肺部经X光透视呈现“白肺”(即双肺部炎症呈弥漫性渗出,阴影占据了整个肺部)。然而,使用各种抗生素却毫不见效。从河源传来消息:当地医院救治过该病人的8名医务人员均感染发病,症状与病人相同。
) O5 \( I- j9 P& P 广博的医学知识与多年的行医经验告诉他,这是一例非常值得关注的特殊传染病。他马上指示将情况报告给广州市越秀区防疫站,同时要求做好一定的防护隔离工作。! p# g7 a. ]; {1 j" [) @5 P
接着,中山市也报告出现了类似“怪病”与医务人员被感染的情况。“看来情况是越来越严重了,当务之急应该弄清这种病的症结所在,找到预防与治疗方法。”4 K9 J1 Y6 I' r) A9 q
在中山市的几天里,专家小组夜以继日地工作。调查情况印证了钟南山的预感:这是一种人类历史上从未见过的传染病,临床表现与典型肺炎不同,呈非典型肺炎症候。病人主要表现为高热、干咳、呼吸困难等肺炎症状,如抢救不及时,病人容易死于呼吸衰竭或多脏器衰竭。疾病的传播途径仍不十分清楚,初步考虑为近距离飞沫传播或密切接触。结合广医附一院接收病人的治疗情况,很快,专家小组便将一份涉及该病诊断、治疗、预防的《关于中山市不明原因肺炎的调查报告》送达广东省卫生厅。卫生厅马上部署相应工作,钟南山临危受命,被任命为广东省非典型肺炎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组长。1 H+ h% Q3 Q* W; Q
请缨收治危重病人 全力制定医疗方案% V/ L! R: k* @- @8 ]% {3 M
非典型肺炎疫情有突然加剧现象。广东的佛山、河源、中山、深圳、广州等地均出现疫情,且大部分集中在广州地区。( z- M1 h' e& n& r' v# D0 { x
“鉴于广州呼吸研究所的技术力量,同时考虑到危重病人有较强的传染性,应集中治疗。”钟南山主动向卫生厅请缨“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们医院送!”除夕之夜,万家团聚,广医附一院领导们却火速赶回医院连夜布置工作。医务科、护理部、呼研所、急诊科、药品供应部、后勤服务中心、设备科等紧急部署:腾出呼一病区作隔离病区;腾出ICU(重症监护室)的单间病房,用于抢救危重非典型肺炎病人;紧急采购抢救药品与消毒药品;购置19台呼吸机及抢救设备……3 ~. r% h; \4 H8 b4 l
钟南山领导的呼研所成了非典型肺炎救治的技术核心与攻坚重地。面对一些医务人员的顾虑情绪,钟南山毫不犹豫地说:“医院是战场,作为战士,我们不冲上去谁上去?”5 e- e# c& M; } @7 N
短短几天时间,广医附一院便接收了21位危重病人。钟南山身先士卒,顾不得与从新西兰回来的小孙子亲热,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他亲自检查每一个病人,制定治疗方案,甚至抓起人工气囊为病人输氧。在他的带动下,医院上下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团结战斗的集体,表现出大无畏的献身精神。( y# H# A; s. b# G7 t
副院长、ICU科主任黎毅敏成了“抢险队”队员,整天奔波于各医院会诊。有一天,他一下子接了120多个电话,手机烧坏了,嗓门喊哑了。那天,他白天去了市内两家医院会诊,晚上9点又赶到江门抢救病人到凌晨4点,第二天一早又马不停蹄地赶回来准时上班。
T8 B( _( I! P) D* M% S 徐达远,ICU病房的年轻医生,已连续3个月没休假,为抢救病人曾48小时没合过眼。其间父亲心脏病突发住院动手术,他仅向科主任请了两小时假;年轻女医生何为群,连续彻夜不眠抢救与守护危重病人,当病人成功地脱离呼吸机时,她却因过度疲劳而感染疾病;潘瑶,呼研所护士长,一手将她拉扯大的奶奶在医院抢救,她却无法守护在身旁。奶奶不幸辞世,她强忍悲痛,抹干泪水,日夜忙碌在病房……
0 g' `: L, }$ f 治疗取得突破 {词语被屏蔽}情绪趋稳
/ y2 T! @3 @9 t7 V( G9 ? 哲人说:“谣言止于智者。”* K8 g) j- l- @' W+ y* c3 u- \
节后,疫情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夸大或无中生有后,在{词语被屏蔽}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S" C" _1 D$ l* o! ^, r! A: F& u
作为一名{词语被屏蔽}员,钟南山深知{词语被屏蔽}安定的重要性。而要保证{词语被屏蔽}的稳定,就要用事实说话,让病人尽快康复。! c/ v4 y7 l1 u( v% H. m2 W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收治非典型肺炎危重病人的重点医院,ICU病房的病人几乎均合并有细菌感染,多数已出现多器官衰竭。据文献报道:人体有四五个以上的器官衰竭,死亡率将在90%以上。通过死亡病例的尸检发现,非典型肺炎病人的病理机理主要是“肺硬”,即肺组织纤维化。要治疗好非典型肺炎患者,必须解决肺的纤维化问题。, X! f& t& X* f( C5 m
钟南山知难而上。他成立了以肖正伦、陈荣昌、黎毅敏为骨干的老中青呼吸病专家组成的攻关小组,配合广东省“非典”医疗救治小组夜以继日地查阅文献,严密观察病人的变化,细致记录各种可供研究的资料。试行了多少方案?谁也记不清了。终于,他们找到了突破口:当病人肺部阴影不断增多,血氧监测有下降时,及时采用无创通气,病人的氧气吸入量就会增多,能较好地改善病人症状;当病人出现高热和肺部炎症加剧时,适当给予皮质激素,从每日80毫克至500毫克不等,能有效地减轻肺泡的非特异性炎症,阻止肺部的纤维化病变;而当病人继发细菌感染时,必须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
& m9 D. O. Z8 f, p 两位双肺渗出病灶弥漫、生命垂危的非典型肺炎患者,经以上方法抢救,奇迹出现了。喜讯立刻上报卫生厅,卫生厅马上组织专家讨论,修改完善以后,以《广东省医院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工作指引》下发各地市与省直、部属医疗单位。
6 |8 c. f! Z% E# R/ a4 F! z 2月11日,广东省卫生厅召开新闻发布会,钟南山以医学专家的渊博学识,沉稳地告诉大家,非典型肺炎并不可怕,可防、可治、可控。他通过新闻界告诫{词语被屏蔽}不要惊慌,而要在政府和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共同抗击病魔的挑衅。同时,卫生厅还通报了广东卫生防疫部门已排除了禽流感、鼠疫、炭疽等病的可能性。很快,{词语被屏蔽}情绪开始趋稳。; y. _) U+ ^7 }& w
对此,广东省委、省政府给予高度评价: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在抗击非典型肺炎事件中起到了主导性作用,钟南山功不可没了!
& M h: ?2 ?5 C; D 钟南山,福建厦门人,生于南京,出身医学世家,呼吸病学专家。196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2007年获英国爱丁堡大学荣誉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抗击“非典”先进人物。
( p& P# Y" g! e o! j4 r# Z 现任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市科协主席、广东省科协副主席等职。主要从事高氧/低氧与肺循环关系研究。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担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吸烟与健康医学顾问,国际胸科学会特别会员,亚太地区执委会理事。4 v0 w t$ }6 T
+ o8 y( [8 n6 [! e# k+ c! T&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