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乡县衙楹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14 06:1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河南内乡县,有座被称为“全国县衙惟一的历史标本”,又被称为“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内乡县衙”。它和北京故宫、保定直隶总督署、山西霍州署,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古代官衙。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县衙内张挂在各个建筑物上的对联。
  最著名的一副是悬挂在三堂的楹联:

, g: t  d" n& c; n" l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5 i$ @' V- [( r+ M7 U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 x# _' ]" i( p; n* N9 w3 ]7 z4 m6 B
   
  多么好的对联啊!这是清康熙年间知县高以永在内乡任职期间所撰写的。这副对联朴实无华,具有哲理,上联的核心是要正确对待当官,既要淡化“官念”——不要把官位看的太重,一当官就荣耀万分,一下太就灰溜溜的,官位是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的东西,当官者应该能上能下,荣辱不惊;又要强化“官念”——地方的经济发展,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地方官责任重大。作为当官的,他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的老百姓,必须勤政为民,造福一方;作为老百姓,则应该正确对待领导干部,支持他的工作。下联揭示了官与民的关系。当官者来自于民,被老百姓养活,就应当为百姓办事而不应该高高在上,做欺负老百姓的事。没有群众,哪来的官?所以,为官必须增强群众观念。 这副对联最核心的是上联的“勿说一官无用”及下联的“莫道百姓可欺”,提醒当官的要为百姓谋利益,不要欺压百姓。这是天下为公的奥秘,是诸子百家的梦想,以民为天才是王道。 老百姓是天,百姓的呼声就是天大的命令。随着经济{词语被屏蔽}的不断发展,一些人见利忘义,丢掉了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诚实守信。近些年,食品安全、生活环境已严重的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活,百姓怨声载道。试想,{词语被屏蔽}不稳,国家又如何健康持续地搞经济建设和{词语被屏蔽}发展呢?这真是,民以食为天,国当以民为天,民生大如天啊!急百姓之所急,是人民公仆的使命所在。“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此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意思是卧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着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呼饥号苦的喊声。忧百姓之所忧,是{词语被屏蔽}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永葆为人民服务的本色,是事业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在与时俱进中始终践行党的宗旨,中华民族的明天才会更加灿烂辉煌。
  1995年6月8日,时为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视察内乡县衙时,高度评价了这副对联中阐述的官与民的辩证关系。2002年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在河南南阳市视察得知这副对联时,也给予了极高评价,并指示中央办公厅负责查考此联出自何时何地何人之手。经考证,这是高以永撰写的对联。康熙十九年(1680年),高以永任内乡知县时,“在事数年,温厚和平为治务,慈祥之声传闻遐迩”。《内乡通考》说,高以永善诗,曾写过许多体察民情的诗文。升迁离任后,百姓立“德政”“去思”二碑于仪门前。
  在县衙大门有这样一副对联: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跟牢。这副对联是县衙的营造者五品知县章炳焘所撰,菊潭,郦,古指内乡;天、地、柱分指天子、百姓、地方官。意思是作为治理内乡的地方官,上受皇命重托,下系百姓安乐,压力之大就如同一柱顶天一样;要想做一个爱民如子的地方官,首先要有立足本职不求升迁的思想,还要有在本职位干上十年八年的决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内乡站稳脚跟。这样朴素的为官从政思想,在今天也有其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
  在县衙里,各种各样的对联随处可见,如作为衙门食堂的膳馆对联:以食为天,一日三餐谁能少?因客而酒,七碟八碗我不多。衙神庙对联:不求当官称能吏,愿共斯民做好人。狱神庙对联:尔违条犯律罪有应得,吾发奸擿伏歧途指返。吏房对联:选官擢吏贤而举,考政核绩廉以衡。吏房对联的意思是在举荐和选拔官员时,要重用德才兼备之人,考核政绩时要以是否勤政廉洁作为衡量的标准,这是多么美好的愿望!{词语被屏蔽}还有如刑房对联:按律量刑昭天理,依法治罪摒私情;典史衙对联:法规有度天心顺,官吏无私民意安;大堂对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等,皆对仗工整,语言精练,正气凛然。
0 n( T3 f& X3 I  V: g' v
  内乡县衙楹联摘录如下:

# s" m$ P) S( Y* d$ z- r7 s$ A2 _
  县衙大门联:治菊潭,一柱擎天头势重;爱郦民,十年踏地脚根牢。
8 Z  d+ g. b& o# Z8 R8 X* w
  县衙仪门联:依宛镇,连丹郧,商圣故里;接秦晋,瞻荆襄,郦邑菊潭。
& [7 r2 k0 E6 ~6 q
  县衙大堂联: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

' Y3 ^5 r/ U+ e& i
  县衙二堂联:法行无亲,令行无故;赏疑唯重,罚疑唯轻。

, \6 {$ F! L8 ~5 l+ L3 ]: R
  县衙夫子院联:

# C6 B6 J+ T' l4 X% ~- s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 a: z( i. F0 Q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0 ^- u1 H( O1 a# S3 W
  县衙三堂联:

! a; S# W9 a+ k* _% k
  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

# ^) H5 X$ e  X3 R- m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 G+ L* G! W# |( B/ L) Y& z% o
  县丞衙大门联:宽一分,民多受一分赐;取一文,官不值一文钱。

) S2 r, }- V0 k: K5 G2 k: G
  县丞衙正厅联:立定脚跟竖起背,展开眼界放平心。
5 M: I7 {6 w: z, t
  主簿衙大门联: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 P: q9 k8 Q4 y7 p4 _- q
  主簿衙对正门联:扪心自惭兴利少,极目只觉旷官多。
9 }4 l# Z* q/ ~) \6 G+ ?) q0 R* Z
  典史衙联:
) Q# @* g( a" @" v, f  _3 P
  法规有度天心顺;官吏无私民意安。

9 S5 r: {0 {. R4 x, c
  报国当存清政志;为民可效廉明臣。

2 v  X* a# B4 z7 ^7 s: d
  县衙内宅门联:
" n' \2 H3 L! I2 v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5 K$ c6 ~3 r' o4 m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0 i( f# K1 |% D3 V3 `* X2 M
  吏、户、礼、兵、刑、工六房联:

1 z. `. a& w) Y6 d6 ?" i, S
  吏房:选官擢吏贤而举;考政核绩廉以衡。

8 }, j- m, \9 ]
  户房:编户方田勤并慎;征赋敛财公亦平。

- h; S: X* K! r* o1 Q+ _  Y
  礼房:倡礼兴学崇孔孟;制章定典尚萧曹。
' Y4 r. D) L9 Z* X$ F! x5 b  L
  兵房:厉兵秣马备不懈;枕戈待旦防未然。

: X( I) h  a+ ^8 ^% j( Q
  刑房:按律量刑昭天理;依法治罪摒私情。

4 L& s. E, W) k
  工房:鸠工庀材精营造;通路开渠细耕耘。

( S* x) C7 _! e6 K( p1 X5 n
  东帐房银局联: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 W5 c7 g- H1 g7 G; s% f( W
  西帐房税库联: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豪,民之脂膏。
6 p: v% N, F2 a" h+ T% V
  东花厅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4 |6 G' O# T; Q/ L7 t
  西花厅联:忙里有余闲,登山临水觞咏;身外无长物,布衣蔬食琴书。

  B7 \' B& w! J: l8 {2 G
  衙神庙:别笑我竹骨泥身许个愿试试;莫管你玉食锦衣烧柱香瞧瞧。
; C2 j) O# [" {! n/ U. f6 ~
  衙神庙联:

; d4 T1 z, f8 [! A2 ?
  不求当官称能吏;愿共斯民做好人。
& Z- o0 r; H) x3 W2 a
  策马追贤日月近;安邦崇德乾坤新。

$ ?2 \/ ~1 x  @, _
  土地祠联:
+ {: ?2 I0 R: ^/ d! T$ p+ T! [
  守伏牛门户年年丰稔;护菊潭百姓岁岁平安。
& f6 A. I* x4 \9 j" _9 H6 W
  职司土底神明远;位到中宫德泽长。
2 r" S  h! ]% E. R$ [3 ]( F
  膳馆联:以食为天一日三餐谁能少;因客而酒七碟八碗我不多。
2 b" u9 u  w- u" @9 u5 W
  除了上述这些令人玩味的精彩对联,还有一些意义深远的横匾悬挂其间,主要有勤补拙、俭养廉、公生明、明镜高悬以及“天理、国法、人情”等等。内乡县衙承载着岁月的真实,也记录着鲜活的过去,所到之处,眼花缭乱于琳琅满目的古韵文化。尤其是这些为官从政为人做事的警世自勉名言,无论过去或者现在,都一样发人深省给人启迪。
1 }: o5 J) Y! o" z7 k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内乡社区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内乡社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70207996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内乡社区网 ( 豫ICP备12007913号-2 

GMT+8, 2025-2-16 20:01

Discuz! X3.3

© 2001-2018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