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午在讲《生日礼物》时,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这只笼子里的小鸟心情怎么样?大部分学生竟回答,很开心!也没有人提出异议。正好下课铃声响了,我没有继续讲下去。7 `' o) i, s; Q" L
下课十分钟,我在思索这个问题,他们为什么会觉得小鸟开心?我细细地看了书上的插图,原来是插图误导了他们,图上笼中的小鸟张着嘴巴,按他们的认知心理,就以为小鸟在开心地笑。如何让孩子体会到笼子里小鸟失去自由的痛苦,我的大脑紧张地思考着。
0 S+ x: j$ |5 H$ S6 x 上课了,我没有接上一节的话题,而是先在黑板左下方画了一只漂亮的笼子,然后在里面画上小鸟,问孩子:妈妈送给小男孩的礼物是什么呀?+ P; I, Y. D+ X7 f
是一只美丽的小鸟。, j' J, q- {% g# d; E. y# W, v' L
这只小鸟关在哪里? ?7 i- l+ {& h6 v$ Q% b
关在一只漂亮的笼子里。2 a, \5 L, r5 T1 T8 k% |
小男孩看到这只小鸟心情怎样?
4 o1 m4 J* t% i$ X; j& { 开心极了。
; ]; b; J+ l& w+ i0 i: t3 {$ ? 是啊,这只漂亮的小鸟人见人爱。这时,我学着小男孩的声音,对着黑板上的小鸟说:小鸟,小鸟,你真可爱。一下子把孩子们逗笑了。
# j; \7 T b6 Z2 N0 O4 z' S2 Y 我接着问:这时,小男孩听到了什么?( L4 q' [1 B2 ^8 ~
学生回答:窗外,几只鸟儿在枝头唱歌。
1 m8 t/ L+ x0 [. Y) ]0 M/ M0 z 我顺势在黑板右上方画出一棵大树,在枝头上画了几只小鸟。
z9 R J( _9 N! Q! R 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是枝头上的小鸟快乐还是笼子里的小鸟快乐?3 A$ O# j. f" B g2 _
有几个学生说:枝头上的小鸟快乐。' Y1 }& J4 Q+ M7 u# `0 g
我追问:为什么?7 e u# }9 r! F7 L% X
因为枝头上的小鸟能自由地飞来飞去,笼子里的小鸟出不来。
5 v9 m8 d4 Y2 e9 \3 ? 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接下来的引导就顺理成章了。
1 \. e6 O' f, t6 I 如果你是笼子里的小鸟,看到枝头上的小鸟,你会说些什么?
1 B; j6 @; Z3 o2 E5 Q8 h! ?; s# B 孩子们纷纷回答:快来救我呀?我好可怜,我没有自由。孩子们的表情发生变化了。3 v1 B2 r& h8 j# j9 F& r4 M
我进一步升华感情:如果枝头上的小鸟是这只小鸟的爸爸妈妈,他们看到自己的孩子,会怎么说?
/ Q! E) b5 L& V5 X 孩子们七嘴八舌,思维活跃起来了:孩子,我来救你······有一个小女孩还难过地流下眼泪。
5 x( r2 e2 Z% m+ ?+ ^ 至此,我抛出了这堂课最有价值的问题:如果你是课文中的小男孩,你会怎么想? a9 A! k: \) `5 j W( O
我会想:这只小鸟太可怜了,我要把他放了。
+ H9 ]! b. ]' h5 D# Q' \9 C 我会想:我要让这只小鸟自由地飞向蓝天。* L' ~! ?, Y4 i- F( k# C/ B/ {$ K
我会想: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我要让它快乐······* u- j% \7 m4 C/ i, _5 [
孩子们的回答异彩纷呈。本课的教学难点终于解决了。孩子们自然而然地理解了小男孩放飞小鸟的做法。
2 J0 } R. A3 [ 我好开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