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以来,内乡县委、县政府面对内乡处于宛西经济“洼地”的实际,坚持把工业强县作为后发快进的着力点,把建好工业集聚区、重塑新型工业体系作为工业强县的重要载体,从解放思想入手,紧紧抓住招商引资、优化服务、培育产业等关键环节,强力促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内乡工业的增长极。目前,集聚区已入驻企业67家,其中投资亿元以上企业28家,2010年,产业集聚区投产、半投产的7家企业已形成31.2亿元营业收入,集聚区8项指标在省级综合考核中上升68个位次,连续两次代表南阳市参加全省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观摩。集聚区为内乡县走出经济洼地作出突出贡献。市委书记李文慧在内乡调研后高兴地说,从产业集聚区发展来看,已经形成了“内乡现象”,值得研究总结。
+ E! U; j! c6 r& e2 P* i2 u: ~# Z V6 y) v& R
正视落后,坚定“工业强县”不动摇
6 S: Y) A) X8 ?8 h/ f2 q* c) r( J0 [
20世纪80年代,内乡县经济{词语被屏蔽}发展一度领跑南阳地区西三县。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由于多种原因,县域经济实力位次后移。2004年,相邻的西峡县、淅川县工业增加值分别为9.66亿元、9.34亿元,内乡县仅为4.4亿元,不到两个邻里的一半; 工业利润总额西峡县、淅川县分别为2.8亿元、1.21亿元,内乡县仅为0.25亿元,不及西峡县的1/10、淅川县的1/5。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李克强曾称内乡为宛西“洼地”。
" s- r% n9 H% z
m4 }, g2 _. e: B 面对发展滞后的现状,县委、县政府痛定思痛,在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上与大家一起反思:为什么内乡县域经济从曾经的辉煌沦落为现在的“洼地”?为什么邻县的企业一改制就活,内乡的企业一改制“不死就伤”?为什么内乡人一走出内乡就能干成大事业……由此而引发全县解放思想大讨论。全县上下纵横对比,跳出内乡看内乡,剔肤见骨找病根,逐步形成共识。内乡发展滞后,根子在思想:内乡、内乡,思想太“内向”,向内看的多,向外看的少,开放观念不强;关键在环境: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未形成,干部群众怨气多、行动少,抢抓机遇意识差;出路在工业:内乡凹下的差距多,但最大的短板在工业。
; G3 H$ N6 R& e% Q8 f8 K- H% P% {/ W& M: c0 P
“三化”统筹,工业是龙头,工业强,则内乡强。县委、县政府集思广益,把原来确定的建设“旅游名县、工业强县、林牧大县”的发展战略调整为“工业强县”放在第一位;提出了“工业扛大旗,三年出洼地”的发展目标。全县上下咬定工业发展不放松,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袭来之时,他们用开放的视野看世界,居危思进,危中寻机,弯道超车,及时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使一大批工业项目落户内乡,实现了经济发展的逆势突围。4 [5 d/ U. o @; V( n% J% b& H
9 K) L: W" p0 B9 F) a3 A% { D
产城一体,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9 E6 y! l" H) a' n) o& ]* w# G
: X9 l, z/ B4 C! |0 T1 G
县委、县政府遵循现代工业经济发展规律,按照“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带动农民向产业集聚区融合转移”的指导思想,致力构建新型产业集聚区。
9 j8 F; ]2 E3 v" u+ J0 G6 s9 a7 { Q0 Z& M
一是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市建设统筹规划,以产促城,产城互动。以城东湍河为轴,在河东高起点规划11.1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与河西老城东西呼应。聘请浙江省规划设计院等三家高资质设计单位,编制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控制性详规、空间布局、土地利用、产业发展等规划,并把配套建设的学校、医院等服务网点一起与城市发展规划无缝衔接,构成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组团,拉开了城市框架。. R7 d: I# R+ I) m# g* o
% m% y7 \4 C5 E- C2 S3 F7 @7 D
二是基础设施,一步到位。拓宽融资渠道。采取“财政拨一点、向上要一点、单位筹一点、{词语被屏蔽}投一点、BT模式融一点”等办法,先后投入32.7亿元用于基础设施。新修道路84公里,铺设排水管网82公里,架设电网干线105公里。对穿区而过的312国道由原来30米宽扩为60米、双向6车道,配套绿化工程和石文化走廊,成为城市景观大道。
1 [* ] V- v p, _. a5 h, A2 K" {7 A1 j; d9 w
三是功能配套,同步建设。为确保区内企业的服务需求,规划建设标准化厂房72.5万平方米,方便设计、培训、物流等服务项目的入驻。同时,四星级酒店、医院、学校等生活服务项目,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市政服务项目同步兴建。建成区面积已达6.11平方公里。宽路、高楼、绿景,相映生辉,现代化的工业新区已经成为内乡城市建设的新标志。( Q( h( q. v) I& e( Y
* c6 g# d, a3 s( g 强力招商,咬紧项目带动不放松0 u& I6 D( Z0 s2 ^
" ]% M; p0 W5 x& u1 L/ w
工业崛起靠项目,项目带动靠招商。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叫响“招商引资是一号工程”,“项目建设是最大的政治”,他们以开放的胸怀和智慧,创新招商渠道,丰富招商内容。 b7 ]' ], u4 }; X$ Q J
5 L0 h' Q$ a, p) a
招商队伍多层面:要求全县副处级以上领导带头招商,各乡镇、县直单位派一名主职外出招商; 挑选57名正副科级后备干部组织10个小分队分头招商;选拔27名大中专毕业生到高科技企业、中外500强企业学习,择机招商。0 _4 U1 r3 Q# ~' g8 i% Y0 @
; ^! y0 B& P" M 招商的办法多模式:亲情招商。动员内乡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办项目,在深圳、北京、平顶山等地成立内乡发展促进会,利用乡情亲情合力招商,已引进投资超亿元的返乡企业7家。资源招商。利用内乡的资源优势,吸引客商开发。以商招商。按照“抓住一个带头人,引来一个客户群”的思路,放大招商成果。厦门合一集团投资80亿元的石材开发项目落户后,内乡动员该公司董事长黄春发利用自己的商业人脉,吸引15家从事石材加工的闽商和10家陶瓷企业入驻,目前,已在产业集聚区形成一个石材城、一个陶瓷园。产业招商。按照“引入一个产品,裂变为一个产业”的思路,对先期引进的企业产品上伸下延,形成产业链条。2008年引进的生产汽车水泵、排气管的飞龙公司投产后,又引入与其配套的天一车用密封条、涡轮增压排气管毛坯、国宇密封制品、宛泰粉末冶金等投资超亿元的配套项目,使汽车零部件形成产业链条。
. P# ^3 c8 ^( ^3 [2 O! C9 M! f) N2 I2 p* o( t8 V4 H: N* b: O' s G8 z4 F
创新服务,创造项目运行高速度
% M, c n6 ?6 L4 Y& e: f: [ u! [/ C0 N; D& D" ?8 O
良禽择木而栖。优质服务是强磁场,良好环境是生产力。内乡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叫响“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优化环境要“硬件不足软件补”。他们从各级干部抓起,努力营造客商干事创业的优良环境。' f8 I- _: Q8 W- c+ z
5 E8 S2 {. {1 R
一是领导服务全天候。内乡县要求县处级领导干部手机号码全部向企业公布,手机全天开机;要求各部门对企业的合理要求,有求必应,不能说“不知道、不能办”,只能说“马上办、认真办”,企业什么时间找,干部什么时间见。对16家重点企业,派16个副科级以上干部蹲点服务。
( p5 B0 R+ c) J) l( h: p+ z! H+ K
# y7 w9 h3 K' A9 G 二是政策服务巧让利。用“吃亏就能发展、让利才能双赢”的指导思想,制定入驻产业集聚区的优惠政策。如对入驻企业用地,达到投资强度、建设进度、规划标准的,政府把土地收益作为奖励基金返还。企业所得税地方所得部分,依据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度按比例返还。通过让土地,得项目;让资源,得技术;让眼前小利,得发展大利。7 |. W9 a' I( R* b; |
$ }# J" }$ S0 K0 {, I" \$ ]- a 三是审批服务一站式。按照“院墙里的事企业做,院墙外的事我们管”的要求,对企业需审批的项目由政府审批服务中心一条龙服务,统一立项、统一会审、统一{词语被屏蔽},业主与职能部门、周边群众“双隔离”。$ x, [- R4 ^1 I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