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邢世伟)昨日,记者从外交部获悉,俄罗斯总理普京将于明日正式对中国开始访问。. d4 e i' r8 U8 E
6 _8 v+ U; e. {! o/ h: C/ d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日前透露,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邀请,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普京将于10月11日至12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并与温家宝总理举行中俄总理第十六次定期会晤。10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国务委员刘延东将分别与俄罗斯联邦政府副总理茹科夫举行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10月11日举行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
0 C3 S9 g& `3 w8 Y2 o
2 A' K3 A6 m1 N, I& E A 访问前夕,中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李辉表示,本次总理会晤将全面总结第十五次总理定期会晤以来两国各领域合作取得的成果,推动中俄经贸、人文等各领域务实合作深入发展。' v; u( q1 g9 k2 ~7 ~" [
9 M3 j& c7 ]0 ] ■ 议题猜想9 d" d' \1 u4 m
, n/ c: V, j. P E
天然气谈判为重中之重5 G2 {8 h0 W$ }) {! ?5 Z
6 g6 p5 h: S% q6 M& ^
多家能源巨头陪同访华 _& B$ X% B1 {: r" r
* p' t% |& g0 r; | 据悉,陪同普京此次访华之旅的有一个由160人组成的代表团,成员包括俄罗斯多家国有能源巨头的CEO,如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以及俄铝联合公司等。! I; g E- c0 T
9 ?3 S9 Y' T D& _. j4 d* F 对于普京此次访华,俄罗斯官方曾透露,双方计划广泛讨论经济、科技和人文合作领域的一些议题。除此之外,双方将特别关注相互贸易的完善,扩大投资合作以及高新技术领域协作,落实能源领域长期合作的重要项目。此外,双方还将就当今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
& c3 b, E* ]8 K6 A; j
% N* ^- H4 }0 T0 E 普京发言人表示,访华期间,中俄将签署一系列协议,但该发言人未透露协议的更多详细内容。- I s8 ~7 [- S& o1 Y8 v
! j1 r0 J7 s/ r5 j 据称,双方未来三十年的天然气合作项目将是此次议事日程的重中之重,此前,由于报价分歧,中俄一直未能就天然气合作达成协议。4 S% \4 m2 E* n7 `% O6 r7 V" ]
t7 m. J1 x3 k) p+ J( H+ k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有关学者表示,中俄双方的能源合作也会成为重要议题之一。目前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出产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耗国,能源对双边关系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已于去年成为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期望在2015年将双边贸易额提高一倍。
6 u" g, J+ L3 @' X1 G2 u7 o. U! i1 |
# H7 F2 C+ K3 \/ _- m q ■ 专家观点
: L% Z! a2 B% ~ H# o1 Z- F3 ^ h0 h- i m. A E
普京访华非特殊时间点8 ^& O5 H' r& I; G
9 [) {' E+ p0 \! ?! u
议题将围绕双边务实合作展开& L. ?3 I. w, l5 k3 b, v3 R
. F x2 ]2 k; X6 X0 J6 g( Q 社科院俄罗斯问题专家姜毅认为,普京此次访华期间,中俄双边议题仍然主要围绕双边务实合作展开。
; C7 A. E+ R, ]- b- c) `5 U
T6 A6 Q: R% N' n 据介绍,2010年两国元首达成协议,计划在2015年将双方贸易额提升两倍。普京此次访问期间,双方将商讨如何逐步落实这一协议。' C" K+ {: G4 I. E
; E. y! d2 |3 L
姜毅认为,俄罗斯{词语被屏蔽}更替不会成为中俄总理会晤的主要内容。他说:“这一次的总理级会晤主要内容仍是务实合作,这是定期会晤机制的一部分。”他强调,即使普京回归克里姆林宫,也不会对中俄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双方关系仍然会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
6 \8 X' n U4 x" {/ n
8 q8 k, x2 _0 n$ L8 `' L 西方媒体认为,这是普京宣布参选后首次访华,极具象征意义。但姜毅指出,这只是时间上的巧合。他表示,过去十几年来,影响和制定对华关系的决策者基本上没有发生改变,并且双方关系已经到了相对成熟阶段,不会因为{词语被屏蔽}更替发生变化。8 p" S1 E) ?7 e* `
N' z0 s3 [9 ~2 w0 ~4 @ 他还指出,天然气价格谈判问题一直是两国商业公司在运作,两国{词语被屏蔽}会对其做出推动和促进工作。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价格问题可能不会在此次会晤中取得乐观进展。3 v" H1 P9 |% @
* s5 Y6 T/ }4 m# r1 G) C# q* C 本报记者 冯中豪 邢世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