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阻病 B.鬼胎 C.儿枕痛 ( @4 R+ b' t) d) n
* s3 [$ s) `3 `- Y+ k
D.胞阻 E.子晕 答案:C 解析:阻病即妊娠恶阻,胞阻为妊娠腹痛,鬼胎为妊娠后子宫增大异常。儿枕痛为产后腹痛,为产后病范畴。
/ {; K8 X1 Z' H1 q+ u& n8 z2 i2. 足三阴经从开始部位至内踝上8寸段的分布是 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C.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D.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答案:D 解析: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至内踝上8寸以上则太阴交出于厥阴之前。
* A' \' Q/ C8 t8 \4 N/ @3. 下列各穴中,常用于保健并具有强壮作用的是 A.关元俞 B.肾俞 C.脾俞 D.足三里 E.气海俞 答案:D 解析:足三里穴有强壮作用。
6 q7 l D# p3 x4 O, d' t- \+ t4. 具有推动呼吸和血行功能的气是 A.心气 B.肺气 C.营气 D.卫气 E.宗气 答案:E 解析:宗气的生理功能主要有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三个方面。营气的生理功能有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两个方面。卫气的生理功能有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 0 G" T# |5 P T% u' `
5. 组成药物中不含有甘草的方剂是 A.蒿芩清胆汤 B.小蓟饮子 C.猪苓汤 D.桂苓甘露饮 E.八正散 答案:C 解析:猪苓汤: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 8 a3 \' a6 H5 I5 f: S& V6 M
6. 按十二经脉分布规律,足太阳经在头面部主要行于 A.面额 B.后头 C.头侧 D.前额 E.面部 答案:B 解析:诸阳经在头面部的分布特点:阳明经主要行于面部,其中足阳明经行于额部;少阳经主要行于侧头部;手太阳经主要行于面颊部,足太阳经行于头顶和头后部。 7 f) M7 H4 u# t8 w5 v
7. 舟车丸的功用是 A.化瘀行水 B.行气逐水 C.攻逐水饮 D.温阳化饮 E.健脾利水 答案:B 解析:舟车丸的功用是行气逐水。
- @+ T9 r# S$ v2 g' K$ c8. 外科辨肿,“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破流黄水,浸淫皮肤”,其成因属 A.风 B.虚 C.火 D.湿 E.痰 答案:D 解析:肿是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经络阻隔、气血凝滞而形成的体表症状。湿肿常见于股肿、湿疮等。
# ]4 ?* p- r" N* c8 N) w1 |" ^9. 外科辨肿,肿势平坦,根盘散漫,其成因是 A.火 B.风 C.气 D.郁结 E.虚 答案:E 解析:肿势平坦,根盘散漫,常见于正虚不能托毒之疮疡。
# g: z3 o$ C: n7 u ]3 X10. 中风、昏迷、痫证、厥证共同的主要症状为 A.语言不利 B.口眼歪斜 C.突然昏仆 D.四肢抽搐 E.昏不知人 答案:E 解析: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痫症的临床表现以意识丧失,甚则昏仆,不省人事,强直抽搐,口吐涎沫,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厥证是以突然晕仆,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昏迷是以昏不知人的一种症状,是多种病症的主要表现之一。
9 ]/ @2 E5 t0 B& e5 v; @; f11. 治疗气虚感冒,应首选 A.玉屏风散 B.荆防败毒散 C.参苏饮 D.加减葳蕤汤 E.杏苏散 答案:C 解析:治疗气虚感冒,应首选参苏饮。 + R- W- ~$ u( h0 }6 h6 o$ j2 o
12. 治疗腹痛湿热壅滞证,应首选 A.大承气汤 B.龙胆泻肝汤 C.清中汤 D.枳实导滞丸 E.泻心汤合连朴饮 答案:A 解析:治疗腹痛湿热壅滞证,应首选大承气汤,有通腹泻热之功。
1 g+ M+ N% D6 N- P* a+ U13. 炙甘草汤中配伍桂枝、生姜的主要用意是 A.温阳化气 B.温经散寒 C.温经通脉 D.通阳复脉 E.通阳化气 答案:D 解析:炙甘草汤中桂枝、生姜辛温走散,温心阳,通血脉。
. m( ?, h5 s" C0 v4 \. D2 C14. 炙甘草汤的功效是 A.益气健脾,滋阴养血 B.益气健脾,通阳复脉 C.滋阴养血,补益肺气 D.滋阴养血,补肺固肾 E.滋阴养血,益气补肺 答案:E 解析:炙甘草汤的功效:益气养血,通阳复脉,滋阴补肺。 - q3 r3 c1 P9 Y8 m$ u, G% E- D
15. 何首乌具有的功效是 A.补血,润肺止咳 B.滋阴,补益心脾 C.解毒,润肠通便 D.养血,益胃生津 E.敛阴,补血益精 答案:C 解析:制首乌补益精血,固肾乌须。生首乌截疟,解毒,润肠通便。
- {: F b. ^8 z4 g0 p; r6 z. u16. 治疗胎位不正最常用的腧穴是 A.隐白 B.至阴 C.太冲 D.昆仑 E.三阴交 答案:B 解析:至阴主治胎位不正、难产。
. |( m, i2 F5 K1 c! C# E0 x A17. 下列除哪项外,均是至宝丹的功用 A.清热 B.开窍 C.通便 D.化浊 E.解毒 答案:C 解析:至宝丹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 D) W# R. j6 d; @; {9 r$ C; C18. 至宝丹的功用是 A.开窍定惊,清热化痰 B.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C.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D.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E.清热开窍,息风止痉 答案:D 解析:至宝丹的功用清热开窍,化浊解毒,长于芳香开窍,适用于痰浊偏盛、昏迷较重者。 - J1 n V% g4 W) L$ ]
19. 枳术丸的功用是 A.消食和胃 B.消食导滞 C.消痞和胃 D.健脾和胃 E.健脾消痞 答案:E 解析:枳术丸的功用是健脾理气,化食消痞。 9 b; v* t: P7 X
20. 性微寒的理气药是 A.木香 B.香附 C.沉香 D.薤白 E.枳实 答案:E 解析:枳实破气,苦,辛,微寒。 # m* F: b) O. A5 k! O" C' G
21. 针刺肌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常用的进针法是 A.指切 B.挟持 C.舒张 D.提捏 E.管针 答案:D 解析:指切进针多用于短针的进针,挟持进针多用于长针的进针,舒张进针多用于皮肤松弛部位,提捏进针多用于皮肉浅薄处。 * `0 _- G' t) q. D
22. 止嗽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青皮 B.木香 C.香附 D.厚朴 E.陈皮 答案:E 解析:止嗽散组成:桔梗、荆芥、百部、紫菀、白前、甘草、陈皮。
, i2 I7 w' d! D8 @8 `% f23. 止带方适用于带下病的哪种证候 A.肾阳虚 B.肾阴虚 C.脾虚 D.湿热 E.湿毒 答案:D 解析:止带方用于带下病的湿热下注型。
/ v. N0 |0 G: Y3 H5 J1 J24. 功能泻火除烦,善于清泻三焦火邪的药物是 A.栀子 B.决明子 C.金银花 D.夏枯草 E.芦根 答案:A 解析:栀子之功效: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善清三焦之火,尤善清心。 5 i2 L- f2 G- z3 F& ^( i/ x
25. 下列哪项不是阳水证的临床表现 A.起病急,病程短 B.水肿先从头面肿起 C.上半身肿甚 D.水肿皮薄光亮 E.肢冷,腰酸痛 答案:E 解析:肢冷,腰酸痛为阴水证。 ; H9 ]4 d% Q4 S- A! s$ B+ D
26. 下列癥瘕的定义,正确的是 A.癥多为恶性,瘕多为良性 B.癥有形,固定不移,痛无定处 C.瘕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有定处 D.妇人下腹结块,或痛,或胀,或满 E.癥属气病,瘕属血病 答案:D 解析:癥瘕为妇人下腹结块,或痛,或胀,或满,或异常出血。癥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瘕聚散无常,推之可移,痛无定处,癥属血病,瘕属气病。
5 d. z- a% O: l, Q V6 H; M27. 主治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上逆所致类中风证的方剂是 A.羚角钩藤汤 B.地黄饮子 C.大定风珠 D.天麻钩藤饮 E.镇肝熄风汤 答案:E 解析:镇肝熄风汤主治肝阳上亢,气血上逆之类中风。 3 t! j* Z, H$ u
28. 诊断6个月~6岁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标准,其血红蛋白值应低于的数值是 A.80g/L B.90g/L C.100g/L D.110g/L E.120g/L 答案:D 解析:诊断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时,6个月~6岁的血红蛋白值应<110g/L;6岁以上的血红蛋白值应<120g/L。 8 A# ~! C3 h5 Q' }
29. 真武汤与实脾散的组成中,均含有的药物是 A.茯苓、干姜、附子 B.白术、干姜、附子 C.白术、茯苓、附子 D.甘草、茯苓、干姜 E.甘草、茯苓、附子 答案:C 解析:真武汤组成:白术、茯苓、附子、芍药、生姜。实脾散的组成:白术、茯苓、附子、厚朴、木瓜、木香、草果仁、大腹皮、干姜、甘草。
; o% w; |8 d& l30. 下列各穴中,属足太阴脾经的是 A.大横 B.章门 C.期门 D.梁门 E.带脉 答案:A 解析:章门、期门属肝经,梁门属胃经,带脉属胆经。 ' _- A, C, F# x
31. 增液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党参 B.白参 C.玄参 D.沙参 E.丹参 答案:C 解析:增液汤的组成药物是:玄参、麦冬、细生地。 , b9 i9 U' a$ D' w
32. 易于伤肺的邪气是 A.风 B.暑 C.湿 D.燥 E.寒 答案:D 解析:燥易伤肺,肺为娇脏,喜湿恶燥。肺主气司呼吸,直接与自然界大气相通,且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多从口鼻而入,故最易损伤肺津。
" r/ I r0 P/ R33. 在对瘿病肿块扪诊时,除对其肿块位置、数目、硬度、光滑度、活动度、界限进行重点检查外,还应注意的是 A.颈部活动是否受限 B.颈部皮肤是否肿胀 C.肿块有无震颤,气管是否移位,淋巴结是否肿大 D.下颌活动是否正常 E.颈静脉是否怒张 答案:C 解析:在对瘿病肿块扪诊时,除对其肿块位置、数目、硬度、光滑度、活动度、界限进行重点检查外,还应注意的是:一般先触摸健康部位,然后触摸肿块部位,要注意肿块位置、大小、数目、硬度、光滑度、活动度、有否压痛、边界是否清晰,并检查肿块是否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触诊时还要注意有无震颤,气管有无移位,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气管移位,一般为肿瘤牵拉或压迫等。淋巴节肿大可能为局部炎症或为远处肿瘤转移。 ! \, G6 V; Q1 P4 k; h1 g# d
34. 再造散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川芎 B.当归 C.丹参 D.桃仁 E.红花 答案:A 解析:再造散的组成药物是:黄芪、人参、桂枝、甘草、熟附子、细辛、羌活、防风、川芎、煨生姜。
+ H$ b3 T0 C1 {8 k. C: |- [* u35. 越鞠丸中以行气为主的药物是 A.木香 B.沉香 C.香附 D.枳壳 E.厚朴 答案:C 解析:越鞠丸药物组成:香附、川芎、苍术、神曲、栀子。香附行气解郁,以治气郁。 4 J* D q: s5 ?: m& ? U6 m3 g
36. 下列哪项不是月经后期虚寒证的主症 A.经期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 B.小腹空痛,心悸失眠 C.腰酸无力 D.小便清长,面色晄白 E.脉沉迟无力 答案:B 解析:月经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小腹隐痛喜热喜按,腰酸无力,小便清长,面色晄白,脉沉迟无力。 ' w5 H6 |1 y$ G1 f- L
37. 下列各项,不属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证主要症状的是 A.经行或先或后 B.月经量少色淡 C.小腹冷痛拒按 D.头晕耳鸣腰痛 E.舌淡苔薄,脉沉细 答案:C 解析:月经先后无定期肾虚证主要症状:经行或先或后,量少,色淡,质稀,或腰骶酸痛,或头晕耳鸣;舌淡苔薄,脉沉细。 & C' x- Q$ T& f" Z* _! W+ n
38.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主要发病机理是 A.寒凝血瘀,冲任不畅 B.气虚统摄无权 C.水亏火旺,热扰冲任 D.痰阻经脉,血行不畅 E.冲任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 答案:E 解析: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冲任气血不调,血海蓄溢失常。
7 K' U$ d6 n' c( J% i* [6 U7 o! J4 U' _39. 检查乳房的最佳时间是 A.月经来潮前 B.月经来潮的第5~7天 C.月经来潮的第7~10天 D.月经来潮后2周 E.月经来潮后3周 答案:C 解析:月经来潮的第7~10天是乳房生理最平稳时期,有病变易于发现。 - s8 j N4 D) [! s1 z! j1 ~
40. 与月经后期和月经过少的发病均有关的是 A.血热 B.血虚 C.血瘀 D.气滞 E.湿热 答案:B 解析:月经后期病因:肾虚、血虚、血寒、气滞、痰湿;月经过少病因:肾虚、血虚、血瘀、血寒。可见答案是血虚。 : J7 S# k- u( Z. @& N+ a$ c7 Y; U
41.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月经过少血虚证的临床表现 A.月经量少,色淡无块 B.胸闷泛恶,纳呆 C.头晕眼花 D.舌淡红 E.脉细 答案:B 解析:月经过少血虚证证候:经来量少,不日即净,色淡,质稀,头晕眼花,舌淡红,脉细。 & `, L6 j* ]% P# N4 t
42. 下列各项,不属月经病主要病因的是 A.寒热湿邪 B.房劳多产 C.内伤七情 D.营卫不调 E.体质因素 答案:D 解析:月经病的主要病因:外感邪气、内伤七情、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和体质因素。 / w5 F4 M" b9 C6 C- f) Q
43.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及脏腑功能活动的气是 A.元气 B.宗气 C.营气 D.卫气 E.中气 答案:A 解析:元气:亦称“原气”、“真气”,为诸气之本,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为通路,循行全身。功能:元气具有推动和调节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 m% @8 D$ k y# A" p
44. 郁证的形成常以何者为先 A.血郁 B.热郁 C.痰郁 D.食郁 E.气郁 答案:E 解析:郁证始于肝失条达,疏泄失常,故以气机郁滞不故以气机郁滞不畅为先。 , B9 N+ a3 H$ ]: k2 }2 m4 [* u
45. 既能润肠通便,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物是 A.知母 B.杏仁 C.芦荟 D.郁李仁 E.火麻仁 答案:D 解析:郁李仁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 D7 i" w- {( X- W9 X
46. 具有活血止痛,行气解郁,凉血清心功效的药物是 A.川芎 B.丹参 C.延胡索 D.姜黄 E.郁金 答案:E 解析:郁金之功效:活血行气止痛,解郁清心,利胆退黄,凉血。 # l, h3 E& Q6 H% S
47. 玉液汤的功用是 A.滋阴清热 B.滋阴养胃 C.养阴润肺 D.养阴清肺 E.润燥止渴 答案:E 解析:玉液汤益气生津,润燥止渴。 4 ]1 M3 {7 l9 l N) }# x
48. 玉液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 A.鸡内金 B.麦芽 C.山楂 D.莱菔子 E.神曲 答案:A 解析:玉液汤:山药、黄芪、知母、鸡内金、葛根、五味子、天花粉。 3 V3 Q/ W$ Y8 f( c C
49. 玉屏风散与牡蛎散相同的功用是 A.固表 B.涩肠 C.止遗 D.固冲 E.补肾 答案:A 解析: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牡蛎散的功用益气固表,敛阴止汗。 3 k6 Y. ?, B! A/ ^: p7 b, E, K
50. 治疗盗汗阴虚火旺证,应首选 A.玉屏风散 B.六味地黄丸 C.一贯煎 D.当归六黄汤 E.生脉散 答案:D 解析:玉屏风散益气固表,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一贯煎滋补肝阴,生脉散益气养阴。治疗盗汗阴虚火旺证,应首选当归六黄汤。 + i3 n: N+ Q) {1 Z' k5 ]
51. 玉屏风散的功用有 A.固表 B.涩肠 C.止遗 D.固冲 E.补肾 答案:A 解析:玉屏风散的功用有益气固表止汗。 % a! B7 C0 q' Y4 g/ H% r
52. 小儿患病后易趋康复的主要原因是 A.心常有余 B.肝常有余 C.稚阴稚阳 D.脏腑已成 E.脏气清灵 答案:E 解析:与成人相比,小儿体禀纯阳,生机蓬勃,脏气清灵,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小儿宿疾较少,病因相对单纯,疾病过程中情志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相对较少。 + m v4 H4 ^' v% g( e
53. 妊娠期瘀阻胎元,使用活血化瘀药的原则是 A.治病与安胎并举 B.衰其大半而止 C.禁止使用 D.病去即止 E.下胎益母 答案:B 解析:瘀阻胎元,安胎还须适当配以活血化瘀药,“有故无殒,亦无殒也”,“衰其大半而止”,以免动胎伤胎。
: r$ q5 Y; i- Y2 x0 h( d D- s54. 对于瘀血所致崩漏,应采用的治法是 A.塞因塞用法 B.益气摄血法 C.收涩止血法 D.滋补肝肾法 E.以上都不是 答案:E 解析:瘀血所致的崩漏应采用通因通用的治法。
" H9 u' k$ }6 t9 W# u% n' I55. 右归丸除温补肾阳外,还具有的功用是 A.填精益髓 B.补益脾胃 C.理气健脾 D.散寒止痛 E.纳气平喘 答案:A 解析: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益髓。 ' ]. c5 H/ d; m3 x5 @
56. 右归丸的组成,不含有的药物是 A.山茱萸、枸杞 B.鹿角胶、菟丝子 C.杜仲、菟丝子 D.山茱萸、山药 E.川牛膝、龟胶 答案:E 解析:右归丸的组成药物是:大怀熟地、山药、山茱萸、枸杞、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当归、肉桂、制附子。
: r1 D6 r" Z1 Z) L) [' | n57. 石瘿的病因病机是 A.肝郁胃热,挟痰上壅,气血凝滞,郁滞结喉 B.情志内伤,肝脾气逆,气血湿痰,凝滞结喉 C.肝肾不足,肾火郁结,夹痰上攻,凝滞结喉 D.脾肾阳虚,脾虚不运,津液留聚,凝结颈部 E.肺脾两亏,津液不布,留聚成痰,凝结颈部 答案:B 解析:由于情志内伤,肝脾气逆,痰湿内生,气滞则血瘀,瘀血与痰湿凝结,上逆于颈部而成石瘿。 # Y. F f8 v" @/ B
58. “通因通用”适用于治疗的病证是 A.实证 B.虚证 C.虚实错杂证 D.真虚假实证 E.真实假虚证 答案:E 解析: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通泄症状的实证,称为“通因通用”。适用于食积腹泻、瘀血崩漏等。如胃肠积滞引起的腹泻,或痢疾初期,都是由于外邪停滞所致,故不能用止泻药而应用泻下法祛邪,采用消导积滞或清利湿热的治法。外邪一去,腹泻自止。又如瘀血所致的崩漏,宜用活血逐瘀药来治疗,这就是通因通用。 3 }, \1 [- o: O9 X* R. O# p/ y9 ^,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