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05年中国有了第一部电影,而1994互联网进入了中国。此二者看似没有任何联系,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网络多媒体的迅猛发展,我们发现通过电脑就可以很方便的看到免费的电影,那么随之而来就产生了一个疑问: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发钱去电影院看电影呢?1 y% K' L) U2 [& K+ J
9 V7 {) `5 q1 C- V% \ ?4 q$ b 大概在2011年的时候,互联网门户、游戏、电子商务、影音播放器等领域的产品开始高速发展,同时带动了上网人数的增加。很多电影人甚至包括网友自身都惊呼“任由中国互联网发展下去,没人去电影院看电影,那中国电影不是死了吗?”
* z4 ]. w' t: a2 Q8 A/ G& V( N! S7 q2 X8 s* C, C5 ]* F
但是,十年过去了,大家的担心其实是一个笑话。我们很诧异的发现中国电影票房十年来从10亿增加到130亿。而在1991—2001年的十年中增加的幅度反而没有这十年大,也就是说互联网这个看似毁灭电影产业的新事物不但没有毁灭电影,反而正因为互联网的发展造就了中国电影十年的繁荣。7 [# r" u6 O( e7 H2 k
& U' T, _5 [' G 这似乎很矛盾,但我看不是,因为在笔者看来互联网的出现最大的功劳就在于从根本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点不论是电影还是{词语被屏蔽}娱乐、餐饮、商贸等行业,同样适用。
4 d7 O9 k3 |9 T5 D
0 Z1 T8 ?* P9 |1 s7 w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为什么豆瓣,时光网这样的网站会很火,就是因为这样的网站提供了电影、音乐等资讯和评价以及爱好者的圈子,关于此类圈子的各种信息能够第一时间共享,互相发表见解评论。简单来说这类网站的成功这是利用了“用户对用户的行为能够产生影响”这样一条黄金准则,也就是说通过这样一个个兴趣圈子,在圈子里面的人实现了相对来说客观真实的信息互动,从而互相影响,乃至延伸至线下,最终产生购买行为,无论是购买电影票还是书籍或者是CD道理都是相同的。0 R5 U3 K! ?' B( r" M9 z6 y
/ U1 K6 \2 R3 X M& o( m7 A
记得在2004年的时候,电影《十面埋伏》在内地公映,当时笔者路过影院本想进去观影,但是考虑到有可能被这样的大片“坑爹”而白白花40大洋,于是回家上网查看网友对该影片的评论,通过网上的评论使笔者打消了去电影院看这部片子的念头,后来电影下线后在电视上看了十面埋伏,不禁感谢互联网让笔者避免了一次“坑爹”的观影。又到了2010年,很多网站和论坛都在说《让子弹飞》这部电影怎么怎么好,受网友和一些网站媒体报道的影响,笔者后来花钱购票在电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大呼过瘾,感谢互联网的推荐和评论力量。2 @. x9 n5 V1 a6 j ]: \
3 o0 \' H( j5 Q+ g3 K) d
此后,一直都是笔者在网上看到某部电影的介绍或者评论之后,感觉满意,才会走进电影院观看。而如果没有通过网络了解的电影,笔者不会或者不敢去观看,我相信很多观众也是在看一部电影之前都通过互联网对该电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而如果没有互联网的话,观众可能会选择放弃观看某部电影。由于互联网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得更多的人愿意走进电影院观影。当然,这个放在{词语被屏蔽}行业都是通用的。% E; ^6 x: t" \# g% g; K
, Y1 p- a$ l: f 相信,未来互联网的发展将会改变或者促进更多行业的发展,而不是毁灭。5 Z3 \2 }& G; Y; R' X! l5 }8 b: P
p& V. O% O) Y#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