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6-4 14:27:40
|
只看该作者
运“真气”无药治病
! p& [- q [: l, N7 v
/ h9 B. ^1 s; z( W( O" B" E真法传人李天晓称,真法治过癌症晚期、艾滋病,效果很好* \- b" Q$ c5 u: y5 O5 j& m
9 T' t% H& H% O7 I3 |# Y% h2 B
汪龙德是“打通任督二脉”的41名学员之一。这名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副书记,称自己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大学时就练过真法,但当时年少无法静心,一学期下来没感觉。这次培训,他7天就打通了任督二脉,“后背发热、四肢发麻”。
6 ^- r j0 G+ W+ F) D/ D: G
( h X4 ~. c1 _7 o6 P/ j# ~根据刘维忠自己的说法,他对真法的认识也是大学时候开始。& v4 c+ u# m- u, G# s8 C
' r) c# ?& ^, `1 |- A
2011年7月,《中国中医药报》曾连载刘维忠文章《欠发达地区发展中医药工作的实践与探索》。文中刘维忠称,大学时有同学得了乙肝休学半年后转阴,这名同学称练习了真法。后来这个同学“教我们班上每个同学练习了真法”。
$ U! M6 z9 m4 r. [# E0 p; b
% z) D1 \- Q3 Q5 ~! D刘维忠还在文中提到“真气运行法创始人”李少波,“甘肃中医学院老中医李少波教授今年100多岁了,他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非药治疗”。
$ _+ M$ K* A/ F1 V0 N4 G* P! ]. i! b5 w$ M4 Y, Y& T
5月27日,李少波的女儿、真法“传人”李天晓说,父亲少年时用祖传“吐纳引导”之术治好了肺结核,后来还治好了尘肺病等。李少波去年去世。
/ B9 S7 { R! X/ Z( V
5 C: A; d0 P- B, o李天晓称,真法治过癌症晚期、艾滋病,对这些医疗界无解之症,“效果很好”。
% w$ z, o/ A7 a! M# E; ?$ t- R# d- |0 @$ v1 f0 i+ e; S/ o
去年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了“真气运行研究室”。李天晓说,省卫生厅审批了真法诊疗乙肝、消化性胃溃疡的科研课题。
6 _" S) G% k5 ? f3 I5 v+ m6 z4 w; k
{$ z4 r6 c8 y8 m在有关真法的一份“学术会议”资料中,列举有几十例重症患者康复的“现身说法”。一学员称练功时背后冒黑粉,丹田发亮光。: N7 g2 `( Y' y7 U% ~' r9 w
0 q+ V B) Y1 D' Q李少波2002年出版的《真气运行法》中提到练真法者“可元神出窍,见到美好景致”,“头上可出现光色”,“可见神鬼来侵”。
5 e# L4 |" m$ f) `( i3 A: x& J# n, O( M
一名甘肃省卫生厅人士注意到真法中“元神出窍”的描述,他称不可思议,不知厅长是否读过《真气运行法》。
, H5 }/ h: m0 b+ k! M$ @( S `# K" Y7 E# Z% w
西医奖金与中药挂钩
v( d$ Y7 B* Z
- O, } i' W4 D% L$ s/ M5 D y发展中医的举措有,考核西医科室的中药用量,“上不去的扣奖金”
) f; |0 z' p, M& [! b8 |/ w% Y- J4 q& d3 ]
在号召医务人员练习真法前,甘肃省卫生厅已推出诸多措施,“扶持中医药发展”。
) J) k+ m; N0 Q
+ o5 \8 W! e& n- R2009年2月,甘肃省卫生厅下发文件,要求“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省里最少每年办两个为期半年的脱产班,每年培养100人以上。
6 [& z) U5 b, ~' U7 L% L) q: c* _7 `9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西医大夫张炜报了名。学完中医,他又学了“经典”,还参加了40多人的中医研究生班。按卫生厅文件,研究生班每年每人补助1.2万元。% ?4 o A) V' C+ o8 Y: h
9 h1 V' V L) v李丁(化名)是一家三甲医院的西医,他也报名学了中医。他想趁机放个大假,单位还工资照发。+ \7 X. b9 N! r. A1 W
. C: t+ {% m' r( j' [: j; Y5 r# m
根据甘肃省的文件要求,西医晋升高级职称时必须加考《中医学》,占20%分值。一些西医不能接受,“你们没有事干了吗?”要求取消这个政策。7 h: Y [' {* s/ d, S1 I" U- w
! [5 J$ c- |: ~ F" o/ _据刘维忠文章讲述,卫生厅当时压力很大,“只好找省委书记陆浩和省长徐守盛作了批示,《甘肃日报》和甘肃电视台播发了领导批示。这才统一了大家的认识”。8 t, j3 n3 W' g. C9 c
$ b5 \1 u( b$ P+ \& j% }
卫生厅要求综合医院成立中医管理科和中医科。刘维忠称“中医管理科就是考核西医科发展中医的情况”。并要求“每个医院都要考核西医科室中药用量,上不去的扣奖金”。
0 X5 \. a1 T0 I
! x5 ?& y$ W0 I- U8 Y* Q! W) T还要求每个西医科室配一名中医,建立西医科室邀请中医师查房、会诊制度。“西医查完房后,中医查,这样中药用量就上去了”。
$ ~+ `3 I/ v5 ~9 t& B# g* `( m2 D3 D2 {/ i2 X
所有综合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都必须配中医,“中医和西医同时开展抢救,要让抢救成活率提高5个百分点”。 h, w6 j p) B& ?7 V, ^- Q3 i
% w) T, o1 [+ K“我们改了等级医院的验收标准。三级、二级医院验收,中医发展情况做到一票否决。中医发展不起来,等级医院不能通过验收,逼着他们发展中医。”刘维忠在文章中总结。
, X# \/ N# e( @% @, t; }
b$ }! W. c! p! {# @8 t省卫生厅还曾发文提高中医床位补助,中医科补助提到西医的1.5倍。) D5 f; B+ B5 q4 h5 q+ F
: E, F/ P: u3 p0 l
根据卫生厅规定,综合医院里的西医科,也必须挂上中医养生知识。天水第一人民医院的一名内科大夫说,卫生厅2010年有要求,西医也要开中药。他说自己不懂中药,只好开一些中成药。
" C) Z1 n! |6 m8 l
P+ s; f5 h+ \- s) G- y* J, P Z中药报销“百分百”5 Y1 L9 s- z8 i1 O' {4 y
& }, P0 L W5 _. K8 I: @$ k a. c( z6 v
“只要患者吃中药,报销率提高30%。”刘维忠称此举旨在推广使用本地中药材% P5 j0 C+ `4 o3 k( p5 F; i
A; m3 O, V5 ]7 b3 O5 e
5月28日,兰州某三甲医院一名外科主任说,他的科室,现在用中药的人占一半。中药能全部报销,作为西医也能完成“开中药”的任务。“老百姓高兴,我们也高兴”。% N/ x) e, W% `( S& g; o! i; m3 ^: U
) j/ q0 s' I6 R( z# C& \$ j2010年3月,甘肃省卫生厅发文要求每个县编10个左右的中医处方,治疗县域内常见病。后来卫生厅与人社厅联合发文,使用这些处方,100%报销。除此,门诊吃中药、使用针灸、拔火罐等疗法,也100%报销。: H' U' a4 u. @0 F
7 z" M6 b8 k4 N5 I. D“只要患者吃中药,报销率提高30%。”2011年,刘维忠在《欠发达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与研究》(以下简称《实践与研究》)一书中称,此举旨在推广使用本地中药材。) D" u! s5 h1 C
2 R- ^! }6 \9 h( J# H上述那位外科主任说,他读过刘维忠关于医改的论文,其中提到“在综合医院设支持中医奖,哪个西医宣传中医宣传得好,介绍病人到中医科去,就给他奖”。这名主任认为“介绍病人”是将患者当成利益分配工具,“你把老百姓当什么了”。9 {& }, z! i, `# J
' |- V. F; N! p2 ~+ y7 B) b( a2010年,甘肃开展省、市、县、乡、村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试点。在全省选1000位“名中医”,每人带1至3名徒弟。省财政给每个师傅补助6000元、每个徒弟3000元。
8 \: x8 X; r9 C! {$ ]" @! [
) I1 C( l6 [1 P# E1 u一家省级医院中医科主任说,他没找到合适的徒弟,最终带了3名西医。8 C% E; r9 L# E2 M( F
0 l5 B$ M0 u5 B; j. q5 K对这一活动,刘维忠有描述:“我们还在皇甫谧坟前,举行了拜师仪式。”(皇甫谧被认为是中医针灸鼻祖——编者注)。
1 B$ n1 h& w Y1 \! M# h
^6 E! y) y: y. \+ c在推出各种政策的同时,宣传中医的文化活动也在进行。2010年,甘肃省卫生厅出资100万,庆阳市出100万元,排演陇剧《医祖岐伯》。岐伯是传说中的远古名医,一般认为是庆阳人(另一说四川盐亭人)。刘维忠也是庆阳人。
+ O' l8 H! o, C( u% y0 ]
2 ?: {5 [6 a" t6 \2 ~节目进行了招标,中标的是庆阳市陇剧团。此前,该剧团已排演了秦剧《皇甫谧》,耗资也是200万,省卫生厅、平凉市各一半。《皇甫谧》还先后两次进京“汇报演出”。8 a; E/ Z( s7 w# e) C8 G% H
8 J F' o8 _ k! |0 B$ k# e7 g( q
医院须设药膳科
6 l1 ?2 P( f4 S+ S, ?+ V- l+ m5 w& K4 B* I
刘维忠推崇药膳。甘肃省3月份发文,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成立药膳科( Y* U8 D5 v6 ^& i
: M- q# P5 Z; Y( t
在学习中医之后,张炜这名原西医大夫,两个月前被任命为中医管理科科长。
: _3 W7 u O, j5 L3 q! ]( X8 e- Q6 Z
5月29日,张炜说,他上任后通过与医院继续教育科合作,要求全院医务人员都参加中医培训。
* ?+ W! b3 Q# x% q9 x
3 H* n! @, R+ q! |: k/ g2 c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魏清琳所在的针灸科,几年前只有一个科室5个床位,现在5个科室,100多床位。7 i( c' W1 J0 F! a1 A* T: G
& H( k- g' z9 t% t8 ^" }
她说,以前做课题,最多3000元经费,现在,中医科研项目成为省重点课题,科研经费有10万。根据甘肃省卫生厅官网统计,截至今年2月,近5年来,该省立项各级别突出中医特色的课题180多项。2 A* w7 Z7 {; t$ n! @3 u
2 J2 U6 k- l" L! E V& N. Z
5月29日,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餐厅一角摆放着药酒、粥、猪蹄等添加了中药的药膳。医院张贴有领导视察该院的报纸,大标题是“送水果不如订药膳”。6 q$ H, {0 ^3 ]
8 Y8 |* J% S L
文中称,领导指示“要逐步改变患者家属亲友探视习惯,将买花、送水果引导为到药膳科订药膳。”) C/ \1 S- n( |* Z
0 a; ^! g3 Q& \* | B5 @ {" V8 j
今年3月30日,甘肃省卫生厅与商务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文,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成立药膳科”。: Z" {- p1 x* t& q
' ], n) A& @# ^3 f+ c
甘肃省二院去年刚获批三甲。一名工作人员称,该院的中医参与率达到85%。刘维忠曾多次点名表扬。9 y6 N, T, q4 I; j' Y
4 {6 ]! o: s& t0 ]5 ]刘庆伟(化名)是一家三甲医院的骨科医生。据他讲,舟曲泥石流发生后,一些病人被安排到他们科室。治疗中,有人拿来很多中药,说是卫生厅要求给患者喝。刘庆伟说他不知道这些药什么成分,没敢给病人用。“我们很忙,他(刘维忠)自己玩吧”。3 G4 r9 [4 g' _! k
+ r" u& x! V6 m- i: i+ `“把西医说得一文不值,把中医说神了。”刘庆伟觉得,这不是科学态度。! j( U; I' E& @% ^+ n8 u( i$ D6 A
! Y) ]8 @ Q: k8 M" `% @$ {根据刘维忠自述,几年前,甘南发生甲流疫情两个病人昏迷。院长打电话给他,刘维忠说:“用上中药,人死了我不找你麻烦,不用中药,人死了我要找你麻烦”。
2 m" F4 d9 e, i- g" O# h8 \' @( n; h8 w7 p7 f! B1 O4 D
“我有个经验,病人做完手术后吃猪蹄子或通过胃管灌些猪蹄子煮的汤,7天左右伤口就长好了。”无论写文章还是微博,刘维忠很多次提到猪蹄的疗效,也因此被网友戏称“猪蹄厅长”。
3 i" Y% k6 m" {- T/ N) f }1 i7 _8 K& p
他曾说省内医院重点科室都在用猪蹄,“效果非常好”。5月29日,两名不愿具名的ICU医生说,猪蹄是营养学的事,与治病救人没关系。他们称并未在用猪蹄。
7 |, R t. y. w9 q: X" t2 P& ~- V
一名三甲医院的中医科主任担心,刘维忠把中医说得太玄了,反而可能会害了中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