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9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宝派”盗墓之王——魏王曹操字体 [大 中 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2 13:53: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寻宝派”盗墓之王——魏王曹操字体 [ ]

* ^. S( R5 r. t3 E7 s$ u- G

* b9 h5 Q  y) N9 A  看点提示: ( O8 n" D5 |2 |! w. e3 x

- `1 f/ b1 A( x: y3 T3 k, x, ]  ●“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来历之谜 : @3 s( a1 H% N1 Z( j4 `& e4 N

( i3 e! ~, E, a5 }! `4 [  ●掘开坚固墓道的方法之谜 - r0 r) ?& r; _/ R, k; S" i

+ T; }/ `2 h; X' p' {  ●梁孝王金缕玉衣去向之谜
  Q3 |3 s- T7 E  x8 E; B2 H4 y( ^- D8 g
  四大“盗墓天王”,谁最聪明?既不是刘去,也不是项羽,更非陈叔陵,而非曹操莫属。曹操的聪明在于:一,他知道人多不一定力量大,有组织“咱们工人”才有力量;二,不盗皇陵盗王陵,盗皇陵弄不好就身败名裂,项羽便吃了这茬儿的亏,而王陵随葬宝物并不比皇陵少,盗起来却稳妥多了。梁孝陵刘武墓就成了曹操这种“盗墓思想”下的牺牲品。传说,刘武墓内有中国最原始的冰箱、卫生间,真的吗?曹操盗墓丑闻是怎么被揭发出来的?《魏氏春秋》称,曹操曾亲临现场指挥盗墓……
. j8 t- ~7 p0 ?9 `
* _5 z1 `* \9 a" c  “寻宝派”盗墓之王——魏王曹操
; l& m% ?) M/ i, r7 Q7 G; b- q& Y* _' D: e, q- d
  盗墓,多是王者行为,上面说的刘去、项羽,都是这样。到了汉末,又出了一位盗墓中的王者——曾被汉献帝刘协封为“魏王”的曹操。 # S0 s& K% c7 |

: g0 \, f' p6 R, G% Y1 u8 T  曹操盗墓在中国盗墓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是标志性人物。为了保证盗墓有组织、高效率,曹操在自己的军中成立了类似“盗墓办公室”这样的机构。这是中国盗墓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军方盗墓机构。“盗墓办公室”的人员都被授以相应的不同职务:总指挥叫“发丘中郎将”,发掘队长叫“摸金校尉”。
  b$ u/ h  V' }+ v" m( [( E* H
% Y' ?' \8 \; O0 G& ]0 z( v  曹操盗墓的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盗到黄货、白货什么的,为自己的部队提供财源,是名副其实的“寻宝派”盗墓之王,而且是“天王级”人物。曹操这一盗墓动机,代表了绝大多数盗墓者,传说后来有些地区的盗墓贼把“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内乡社区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内乡社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70207996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3:54:11 | 只看该作者
●曹操的祖父是一名太监
2 |/ A7 a9 o& @7 e9 ]+ O" g4 d9 a( Q: K8 {: `2 R: k& p- P
  曹操的底细一般读者都比较清楚,他就是《三国志》上的“魏武帝”,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三国演义》中魏国的主角。虽然史书上称曹操为魏武帝,实际上曹操一天皇帝也没有当过,这是他大儿子曹丕当了皇帝后追谥的。曹操真正的最高封号是“魏王”。
0 j  D$ a: q  S2 Y' I- \) L& Y
1 ]6 y/ t% z( |& d! n  曹操生于公元155年,卒于公元220年,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 |7 w1 {- m$ h* Q) @0 z5 J2 H1 @% u# y. O" ]  o, X& K
  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卷一)介绍,曹操的祖父曹腾是汉相国曹参的后人,但他竟然是一名太监,曾是东汉末年宦官集团中的一员。太监怎么会有儿子、孙子?原来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差不多相当于“国防部部长”的位置。曹嵩是哪来的,连他自己也搞不清楚,所以陈寿在《三国志》中称,“莫能审其(曹嵩)生出本末”。
' {7 p4 d! z0 ^$ v3 g7 J4 F& z$ I2 o: |5 x) A9 M
  曹操小时候,“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小子机灵聪明,有谋略权术。但负气仗义放纵不拘,不务正业,不知修身,所以当时大家没有觉得曹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 v/ f) f: a+ X  h# o% m7 M
1 ]* a$ h1 ?- s. D
  但只有梁国的桥玄、南阳的何颙,认为曹操将来能做大事。“玄谓太祖(曹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桥玄的意思是,天下将大乱,若非有治国能力的人不能挽回局面,安定天下,这样的人大概就是你曹操了。 * S8 S- Y( \! k: R+ @, a; _% p7 r+ x

3 Z! F) R4 t) I. m2 R0 a. E! W; p  桥玄这话或许是曹操发迹后的附会,是拍曹操马屁的,但不管怎么说,曹操后来果然成了定鼎天下的人物。
0 j1 e' l/ ?$ Z; O9 e; U
/ @; W, ^9 w) q: s7 Q  汉灵帝熹平三年(174年),二十岁的曹操被举为孝廉。这孝廉不是什么实体职位,就相当于现在的预备干部。虽然孝廉是预备干部,但却是曹操政治仕途的开端。 2 @5 F/ f8 L: [( S- D
- K0 Y$ Z' ?! @# h
  后来他到洛阳当了郎官,这郎官也不是真正的官,相当于现在没有转正的见习官员,目的是让见习官员熟悉朝廷行政事务,然后根据评比考核结果,再派到实体岗位任职。
  S& _+ `3 ~( r- T6 t% ?2 f) D* f7 d. T: M% b& T
  不久,曹操果然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有了实权。洛阳为东汉都城,是皇亲贵势聚居之地,很难治理。曹操一到职,就申明禁令、严肃法纪,造五色大棒十余根,悬于衙门左右,“有犯禁者,皆棒杀之”。皇帝宠幸的宦官蹇(jiǎn)硕的叔父蹇图违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将蹇图用五色棒处死。于是,“京师敛迹,无敢犯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3:54:28 | 只看该作者
●曹操一度官场失意回家打小鸟 ) [' f! d% |$ g1 s
% M8 n5 u9 K4 U# |  K2 d
  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乱世出英雄,曹操的用武之地出现了,他被提拔为骑都尉,受命与卢植等人合军进攻颍川的黄巾军,大获全胜,斩获起义军首级无数。这一仗打过后,曹操官运亨通,进入了仕途的快车道,升为“济南相”。 - j% u, d% N2 }- y$ o1 W# Q3 |/ T

4 K6 P  y2 i% \( F: X  济南国(今山东济南市一带)有县十余个,各县长吏多依附贵势,贪赃枉法,无所顾忌。曹操之前历任国相皆置之不问。曹操到职后,大力整治,一下奏免了十分之八的不称职的现任官员,引起官场地震,{词语被屏蔽}污吏们吓得纷纷逃窜。在济南相任上,曹操显示了真正的领导才能和管理能力。
* k* L& f' f7 S' U8 Z) I
/ W' W7 Z( k: C! W  但由于东汉政权已到末期,官场腐败,政治黑暗。朝廷虽然封曹操为议郎,进了朝廷,但由于议郎是汉代光禄勋所属郎官的一种,相当于高级顾问。曹操觉得这样的安排与自己的想法不符,加上不肯迎合权贵,遂托病回归乡里,回家看书打小鸟,书面语言叫“春夏读书,秋冬弋猎”,暂时隐居了。 : G- c& [* l( q# `) N+ B
8 h& z- E. q0 @; v% k. M; I
  中平五年(188年),曹操再次被起用。汉灵帝刘宏去世的前一年,政权更加动荡,宦官把持大权,公开标价卖官。朝廷为了巩固统治,设置西园八校尉,曹操因其家世被任命为八校尉中的典军校尉。
8 P1 j6 [8 F& Q8 c% I, a# Z. v- z: x% [5 O4 o- J
  中平六年(189年)四月,刘宏死后,京都大乱。这时,盗墓史上另一名人董卓隆重登场了,并在这之后,与曹操结下了梁子。
' Z8 {$ j: U2 {. x5 X3 {! @3 O! I4 }* o; {  G6 v! U
  时为西凉刺史的董卓拥兵自重,驻兵于河东,因不肯接受朝廷的征召而放弃兵权,时逢何进被杀,董卓趁机进京,控制了中央政权。这之后董卓废汉少帝,立汉献帝,自称太师,专擅朝政。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姓易名逃出京师洛阳。
' ?' E2 O1 l$ A8 \/ W; p2 Y  ~( t& J6 c& P0 Y% v
  关东诸侯联盟讨伐董卓,曹操即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曹操“散家财,合义兵”,组织起一支五千人的军队,准备讨伐董卓。 " Q- t! y5 x7 c3 [$ t$ T. j

, L9 |% S  \/ O! l9 K  曹操的盗墓行为,就是在这之后。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 13:54:45 | 只看该作者
●梁孝王墓主人曾想当皇帝
# B! z5 H' f' u; V% I' q% t) f! N" A3 M
  曹操的盗墓动机并不复杂,为了筹集军饷,他才打起了盗墓的主意。为保证盗墓的成功和收成,曹操独出心裁,在中国盗墓史上第一次设置了专职盗墓机构,委任业务人员。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有几十个人专门负责,部队打到哪儿就盗到哪儿,哪座随葬品多就盗哪座。
1 d8 M! s- V' }( m# m& h+ U) c$ r
" c: H. J9 k- G! J; x: C  曹操盗得最著名的墓冢是芒砀山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这也是梁孝陵被盗的最早记录。   g/ Q8 q7 s; T6 n2 n0 R$ B

4 b7 A0 a5 v8 I2 n  刘武,是刘邦的孙子,生于哪一天史上记载不详。但其父兄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分别是创造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刘武是汉文帝嫡二子,汉景帝同母弟,其母窦皇后。
" H7 J( o  t4 p# A" S3 d& K0 _- n2 I
  刘武于公元前178年被封为代王,公元前176年改封淮阳王。公元前168年,梁宣王刘揖薨,无嗣,刘武继嗣梁王,于公元前161年就国。这便是“梁孝王”的来历。 0 i( k1 o8 \. u* C( F
; x) l: s, k; q
  在西汉历史上影响很深的“七国之乱”中,刘武平定有功,曾率兵抵御吴王刘濞,保卫了国都长安。但他居功自重,又仗着母亲窦太后的疼宠和梁国地大兵强,想当皇帝。 / Z* {  ^  X) \# Y7 T
% p- X  D" C# g' z* Q( [
  这里面有一个插曲,《汉书·梁孝王传》(卷四十七)记载,汉景帝与刘武这个弟弟关系很好,孝王二十五年(前155年),在未立太子前,有一回汉景帝和刘武一起喝酒,喝到高兴处,汉景帝说了,“千秋万岁后传于王”,意思是,我死后把皇位传给你。刘武知道景帝说的是醉话,并非真心话,但还是很高兴的。当时母亲窦太后在旁边,也替刘武高兴。
8 i5 _, z8 G' d5 r& v4 Q! `" v
* @$ R8 ^( R8 d  汉景帝说此话是有背景的,因为他们的关系好得确实非同一般。《资治通鉴·汉纪七》(卷十五)称,刘武曾多次入朝,“既至,宠幸无比,入则侍上同辇,出则同车,射猎上林中。”刘武竟然和皇帝平起平坐,出入自如,这是一般关系做不到的。 % Z8 q& [" \! p# Y- d9 g8 \
( u- ]: G# U! V3 m& t
  刘武一度有夺景帝皇位的念头,但有贼心没有贼胆,最后还是放弃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内乡社区网 ( 豫ICP备12007913号-2 

GMT+8, 2025-4-28 08:05

Discuz! X3.3

© 2001-2018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