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心提示 • 非凡五年,瓦亭巨变。在瓦亭采访期间的所见所闻,无不使人感奋。这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偏僻乡镇“十一五”期间所发生的变化可以用“跨越”二字来涵盖。目前,在我县的西南边陲,瓦亭正以崭新的形象焕发出新的容颜。 冬日的瓦亭大地,微风轻拂,暖阳高照。所到之处,到处都能让人感悟到这里的新风貌、新气象、新活力。 回眸“十一五”,谈到瓦亭镇的发展成就,该镇党委书记朱文华如数家珍,侃侃而谈。做为在同一个乡镇连续工作12年、见证瓦亭十年变迁史的“老瓦亭”来说,他对“瓦亭”二字的感情非他人所能悟。 “瓦亭五年来的发展,完全可以说是在跨越中前行。”对此,该镇党委书记朱文华、镇长张新炜异口同声。 何以为证? 乡镇财政收入实现翻番;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4倍; 工业项目建设由“空壳”到上马数个千万元以上企业;集镇面积由不足一平方公里到2.5平方公里;1.8亿元的基础建设投入,使道路、新农村、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村级党组织一类班子由“空白”变为“全覆盖”,乡镇目标综合考评连续三年进入全县第一方阵…… 手捧该镇提供的“十一五”期间获得的荣誉表册,仔细一数,县级以上集体荣誉共有39项之多,再回想到走访期间的耳闻目睹,实力瓦亭、形象瓦亭、和谐瓦亭的印象油然而生。
0 b# q1 }& A5 d7 x. Y 一个思路抓到底
1 a. \: f- \. S% p4 L/ x& f! w咬定目标不动摇 “能上七(里坪)板(场)夏(馆),不去瓦(亭)庙(岗)岞(岖)。”多少年来,这句民间俚语成了瓦亭人心中的痛。偏远、落后、民风不纯成了昔日瓦亭的代称。 目前在该镇,做为瓦亭镇两个“五个”规划建设的见证者、实践者,朱文华感受颇深:社情民意复杂、生态环境恶化、基础建设薄弱、乡镇工业“空白”、干部观念陈旧、集镇面貌破败、基层组织大半瘫痪、乡镇年度综合工作评比在全县排不上名次。给朱文华印象最深的有两件事:2005年之前乡镇是“举债”过年;2002年做为乡镇法人代表一年间他7次因“{词语被屏蔽}”而在法院出庭,最近5年他的这一纪录一举刷新为“零”。 昔日的瓦亭,留给人们是太多的感慨和无奈。痛定思痛,该镇党政一班人并不气馁,他们认为“只有落后的条件,而没有落后的思想;只有落后的干部,而没有落后的群众。”经过慎重的思忖之后,该镇党委、政府勾画出瓦亭发展的新蓝图,即坚定打造实力瓦亭、形象瓦亭、和谐瓦亭的目标不动摇,突出特色产业发展、集镇建设、新农村创建“三个中心”不动摇,实行凝聚力、吸引力、执行力“三力”工程不动摇。 蓝图绘就,重在实施。围绕以上思路,多年来,该镇一个思路抓政府,咬定目标不放松。对此,该镇党委书记朱文华、镇长张新炜有此见解:“穷则思变,重在实干;只要是群众能够最大受益得实惠,只要是能够为一个地方长远发展做好奠基的思路就是‘成型’的思路,不能也没有必要随意调整,因为落后的瓦亭实在是经不起折腾。” 在此思想指导下,几年来,该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干部铆足劲儿在瓦亭发展史上谱写了一曲又一曲辉煌的乐章!
! X+ \3 R6 j7 [8 f i0 i* O
( J9 ^# ^' _ G1 B) n7 Z 创新上“别开生面”
+ s, x; K! z6 `( k落实上“抓铁有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