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1-8-17 05:01:26
|
只看该作者
2.汲取群众智慧营养,从人民群众实践中获取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不竭动力。生活最深刻,群众最智慧。群众处在实践第一线,对事物的观察、对情况的了解更细致、更透彻、更深刻。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向前发展,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作为源头活水,从群众中汲取智慧,不断开阔工作视野、完善工作思路。谋划工作、制定规划、出台政策,都要尽可能地扩大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的范围,都要发扬民主、集思广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闭门造车”、“唱独角戏”,就难以作出科学决策,更难以在群众中得到落实。要深深植根于群众的实践土壤,深入到群众中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老百姓朴素的话语中提炼闪光的思想,从民间鲜活的艺术中萃取创造的元素,从基层的生动实践中探寻打开工作思路的钥匙,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推陈出新、有所突破。
* q8 ?7 k, I, {, @! W7 i
) m( T& x2 ]# }. i$ H 3.坚持由群众评判,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第一标准。标准体现工作导向,反映价值取向。以什么为标准、用什么来衡量,实质上是一个对谁负责、让谁满意的问题。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一切工作的成败得失必然要由人民群众来检验。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最能衡量我们工作的长短优劣。无论是制定政策、出台规范,还是评选评比、考核表彰,都要注重群众评价,增加群众的话语权、评判权,不能关起门来搞自我评价、自我认可。坚持群众标准、由群众来评判,不能走过场,必须具有约束力,群众赞成什么就鼓励什么,群众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群众反对的就坚决纠正。要经常看一看我们的工作是不是按照群众的要求在展开,看一看有哪些措施和办法还需要改进,让群众真满意、而不是“被满意”,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始终体现群众意愿,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G# d% c% a- X& _& N; o7 L2 b6 G
1 P+ ]; F6 i9 g" Z8 I2 X1 y7 p$ U5 G6 E 三、我是谁——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始终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
. N9 W' [- o4 x- u; s( M
- K, Z4 b. f5 G. Q 明确“为了谁”、搞清“依靠谁”,归根到底还是要解决好“我是谁”。这个问题对于每个党员干部来说非常重要。只有弄清“我是谁”,才能更好地认清自己、定位自己;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智慧的增长和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提升自己。
4 m/ l7 }0 e% L% y* V4 ?& @: J
+ v. a& [. \3 D: B% N. F 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关键是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我们党与人民群众长期同甘共苦、患难与共,对党群关系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有许多形象生动的比喻:像舟和水、鱼和水,像公仆和主人、学生和老师等等,这些都强调的是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告诫我们要牢记自己的位置和身份。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宣传思想文化干部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要把实践当成最好的课堂、把群众当成最好的老师,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锻炼品质、净化心灵、改进作风,不断增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本领。
1 D6 n7 ~0 i( _" l) P w: ^) l% ^! f# f
1.群众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必须情系群众、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都来自人民,群众是我们成长进步的所依所靠。与群众心相连、情相系,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要求。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有许多优势,根本的一条就是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党执政之后,环境、条件大大改善,这为我们联系群众提供了便利,同时也容易在作风上发生变化。现在有的人把与群众的“鱼水关系”变成了“蛙水关系”,需要时跳进去,不需要时就跳出来。为什么交通发达了,通信先进了,有的人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沟通却少了,说到底是对群众的感情淡漠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面对的是广大群众,做的是交流思想、沟通心灵的工作,尤其需要增进群众感情、树立大众情怀,走近群众、融入群众,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只有深入群众,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条件、生存状态,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才能对群众有真感情,才会自觉自愿地服务群众。要把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作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一种理念、一种常态,多到基层一线,切身体验基层工作的实际,体会百姓生活的喜忧,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在拉近同群众的距离中找准宣传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要同群众交朋友,多交普通群众、困难群众,了解他们盼在何处、难在何处,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同群众融在一起、打成一片,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4 l" d- T- ? @6 \3 K5 c" P4 Z7 M. ]6 x
2.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精神父母,必须感恩群众、以实际行动回报群众。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讲感恩,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最需要感恩人民群众。因为是人民群众养育了我们的党、成就了我们党的伟大事业,是人民群众给了我们干事创业的舞台、施展才华的天地。离开了人民群众,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付出,就没有了依托、没有了支撑,就会一无所有、一事无成。作为党的宣传干部,要把感恩群众作为政治要求、基本修养,常怀感恩之心,无论生活在何地、工作在什么岗位,为群众服务永远是我们的分内职责。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要保持赤诚之心、赤子之心,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像对父母那样善待他们、像对亲人一样为他们服务。倡导什么、反映什么都要充分考虑广大群众的切身感受,创作什么、提供什么都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实际需要。群众期盼的、欢迎的,就要全力以赴做好,把感恩群众体现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调导向的把握上、文化产品服务的安排上,把感恩之心转化为利民、惠民的实际行动。
t. ]8 G) G9 E% W9 g2 F
, N" r& C5 _* T8 Y- R+ G t 3.群众是事业成败的决定力量,必须敬畏群众、坚守{词语被屏蔽}人的承诺。古人说,“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官有所畏,业有所成”。邓小平同志曾经讲过,{词语被屏蔽}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也不好,要怕党、怕人民群众。古今中外,一些政权更迭、政党兴衰,也一再告诫我们,群众的力量最强大,对群众心怀敬畏,才能获得支持拥护、站得牢立得住,如果忽略了群众,就会被群众所抛弃。要经常用群众这面镜子照照自己,匡正自己的人生追求,校验自己的责任态度,衡量自己的职业精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词语被屏蔽}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四大危险”,是对全体党员干部的警示警醒,也是对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警示警醒。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坚守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本职工作。要坚持用中国特色{词语被屏蔽}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遵守党的纪律,在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上下功夫,在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上下功夫,在了解基本国情上下功夫,在务实干事上下功夫,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树立良好形象,不负党的重托,不负人民厚望。
, n9 a S0 S. v7 r: B. v
; v' K' d3 y5 {6 {( i1 y) F" ?+ H- M “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新形势下贯彻群众路线需要深入研究回答的重大课题。弄清“为了谁”,才能找准前进的目标方向;弄清“依靠谁”,才能找到工作的力量源泉;弄清“我是谁”,才能把握自己的正确定位。要不断深化认识、深化实践,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个方面,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中国特色{词语被屏蔽}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 p! D7 [. D y
& T. ^7 f9 M; E, ?: c (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2011年7月6日在全国文明办主任培训班上的讲话,发表时有删节。)
) J: @' [- C. `: E本文来自: 内乡社区 详细文章参考:http://www.neixiangshequ.cn/foru ... ewthread&fid=4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