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村有句老话: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即使在现在,有些地方的农民还是“小病拖,大病扛,不到要命时不上医院”。 ' _, s: n/ f' h3 y/ H9 y3 ]6 i
, z' L( O) w4 N U7 K
8月31日,记者到邯郸开发区采访,发现这里的农民不怕住院。
2 h* i) D9 F D. \; J0 q- |0 v3 ^* f) g% _1 T7 P
上午10点多,记者走进开发区医院。
" C4 Z1 }0 O; E5 O
' k+ n" t) \ x. @ “我得肺心病、心衰十几年了,以前就犯病最重时到大医院看过两回,一回
8 \) Z2 h2 _1 s5 D# B大几千块钱,我受不了……”家住开发区爆台寺村的住院患者汲德银告诉记者。 ! ?2 ^, t7 v) t# i. q! {: I$ E
7 j* K1 w7 S8 Z6 J7 _ D9 u( }: v
老汲的话还没说完,在一旁陪护的老伴接去了话茬,“我们区医院起付线标准就100块钱,用的药都是进价,在这儿花100块钱,自己只出10块钱。靠着党的好政策,我们现在不怕住院了。” % |/ P0 c v7 Q( \4 b! G! L
0 C& e, G3 p7 a 记者随后见到了开发区医院院长王素英。她告诉记者:药品不加价,农民住院起付线为100元,起付标准以上报销90%,这是区里制定的新农合政策。只要是开发区村民,来住院的都一样。 9 `, `+ ]: ~& t, A: b) }/ W! ^
' Z1 G8 Q7 D' N6 `3 d0 H* a
翻着院方提供的资料:占地50亩,建筑面积一万平方米,建设投资3000万,65名医护人员。记者不仅发问:占地费、建设费、设备投资、人员开支、正常维护,如此收费怎么能够? & P R& E( j1 \" H/ X1 W/ G
3 x0 P; x3 o4 f 面对记者的疑惑,王素英快人快语:好多来采访的媒体都问这个问题。原因还是区里政策好。建设投资、设备投资全是区里出,医院所有医护人员全部吃区里财政。区主要领导亲自给我说过,你们不用操心钱的事,把全区16个托管村5万名农村人口生病住院的事照顾好、让农民兄弟满意了,就得了。
9 _' T# c# _* T
& _ r& d8 b8 A. n0 x 王素英说,区里说到做到。开发区医院自2007年8月1日成立在区内西尚璧村,就20来间平房,设施简陋,群众不满意。新医院建成于2009年4月,集预防、保健、医疗为一体。作为一级新农合定点医院,开发区有几项全市之最——医疗设备最现代化、报销比例最高、医护人员第一家吃全额财政。
5 {5 O* E' O9 e: S( m0 K
5 i- g; M4 S ^: N' \4 a6 g 记者随后见到了开发区主管卫生的领导郑宜维。他说,十年间,开发区从一片荒郊到现代化新区,靠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我们自身努力,也离不开全区农民兄弟的大力支持。以前我们没条件,现在条件有了,一定要让农民兄弟充分享受发展成果。让全区农民生得起病、住得起院,就是我们兑现承诺的一项措施。 7 y, U7 F1 s( s- M& Y
& y2 E* P6 U8 p% A来源:邯郸日报 , S7 X" c4 e, `, k9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