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9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包卫生棉引发的网络营销的思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7 00:0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天晚上去超市买东西,无意间瞥了一眼卫生棉,我一下子愣住了,倒不是我对卫生棉有特殊的癖好,而是被上面的文案吸引了,回去后我思考了半天,觉得其中有很多营销的学问,这里我们就以卫生棉为主线,谈谈这些跟卫生棉有着或多或少关系的营销吧。4 _7 ]0 Z8 W  N2 ~; c
3 @2 g! {5 `4 o/ X0 Y* S) Y
  一、漂亮的产品信息写作
/ r9 j+ `2 k6 }' r* x. Z' o
5 q5 j8 j, w6 }# a) E  这包卫生棉的牌子我没看到,为了进一步对这个主题进行探讨,我搜索了相关的产品,发现并非这一个牌子用了这样的手法,可能行业内的都用这样的描述标准,当然之前我是不知道的,也没必要注意这个。几乎在所有的卫生棉特长款中都采用的是MM这样的长度单位,为什么如此采用,我个人感觉是为了显示“长”的概念,这是一种手法的运用,350MM绝对会比你35CM更让你感觉“长”。不同的文案写法确实让用户感觉到其中的差异,再比如专卖店的衣服,总是喜欢用9结尾,99元虽然跟100元太多的差距,但是100元毕竟上百了,而99元并未上百。
& ?$ g7 F. k: x% H" M
( H; Z- `/ W0 z6 L- ~  总结:在我们的网络营销中如何制造出差异化,除了常规的运用,可以在单位上进行变通以让用户感觉舒服,凸显小,将单位放大,凸显大,将单位放小,这并非隐藏产品的真实数据,而是通过一些的小改动让你的产品更让消费者心动,当然如果是行业标准化单位,而且消费者耳熟能详,就别刻意为之了,这可能带来用户觉得你不专业的风险。  D. u3 O! N1 L) x
+ m4 U! ]" |! V# @" A4 b& e
  二、通过软文推广产品
2 v% I9 V; g0 s- o
8 N5 e% ]. L7 ^) D4 B, n$ K0 C. B  说到卫生棉,我想起了几年前看过的一个创意(这里我也找了出来),大致为一次军训,大量出汗,男同学都去买卫生棉,将卫生棉做鞋垫,安全、卫生、吸汗且透气,这样的帖子被很多人津津乐道,参加讨论的人也很多,大家都在积极的展开想象,挖掘卫生棉的{词语被屏蔽}作用。* ]/ b' h. S& N2 A" s

! V7 m) w! O. |2 Y% ^  
, l/ T" k& Q  M" I1 F$ d1 P* L3 m0 d+ o4 M5 c/ M7 ~" j0 W' {7 `
' h. D0 B0 R# V7 _' m- T- A

" q/ q8 J/ x8 \& M' y0 J! ?8 E6 z1 O/ r3 H
  这里又要提到另外的一个“巨量贴”案例:一位漂亮的外地女孩在19楼上发帖,问自己向往杭州,想辞职来这找工作是不是合适?当然引起本地人欢迎声一片。很快女孩跟进说真的辞职来杭州了,但是钱不多,想问问租哪里的房子合适?接着是找到了适宜好房子,房东也好,很谢谢大家。/ \2 ~0 x4 Z  j
! `/ p4 m* N( \& w3 [2 a
  几天后,女孩继续跟帖说发现与合租的房东习惯不和,犹豫要不要搬走。这时她还没有交租,问大家是不是要逃租?就在出去找房子的时候,杭州暴雨如注,女孩发帖说慌了!原来出去时天窗没关,大雨浇灌将屋内地板全淹了,这下房东拦住不让走,要求她赔偿。穷的叮当响刚来杭州找工作的她怎么赔的起?
  T' C' a! `0 Z9 P3 Z* k: g; T( z- d+ H- V# ]
  这个故事一路讲述下来,每个环节都是亮点,也具备了话题性和冲突性。将心比心,一个外地女孩来到一个陌生地方求职、生存,又碰到这么多问题,本身就值得帮助,或者能够引起同为打工者的共鸣。因此不断激发大批网友的互动热情,纷纷跟帖出主意。管理员也几次全站置顶,人气爆高一时。
; P: \7 Y! D9 v: V. i( m
) B" y& K3 e! x1 I+ B' B  这个故事如果仅仅如此,其实也没什么意思了,一个帖子而已。你猜结局会是什么?出乎了所有人意料:雨停风收,房子的水退去排干,地板没事!此后帖子下面几百几千人站内私信问:什么牌子的地板?
9 B" J# ?1 C( T4 H9 m& p# W
) f6 I) H  e. D4 W2 y, K' x- k: J  总结:不管是卫生棉的创意讨论还是打工女孩的连载讨论,最终的目的还是通过一个很吸引人且很软的内容去引起大家的共鸣,在我们网络营销中,我见过很多所谓的网络营销者,过分的强调自己的产品的优越感,全然一副王婆卖瓜的味道,用电视广告的形式做网络的事情,这反而适得其反,这样的现象在传统企业走网络探索中表现得极为明显,我们做网络营销,做产品推广,在论坛写帖子,首先不要过分的暴露自己的意图,要去引起网友的共鸣,在引起大家热议的基础上去揭开谜底,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 ~, B) }7 w; O0 n2 k# H( m; m7 k3 @+ k9 l7 g5 [1 N. f
  三、利用视频去扩大影响
: m) f0 e. L. U" O* X2 d+ t+ e  o5 H2 q/ C4 J
  这个案例是我网上搜索到的,是个卫生棉的国外的创意广告,讲述的是世界末日,雷雨交加,惊恐的人们无奈之际,突然天上出现个超级大的卫生棉挡住了超强雷雨,灾难过后,有个女孩说了句广告语。这则广告其实说的是该卫生棉的防漏功能,但是创意很不错,而在开心网上转帖了1336次,重要是这样的转帖是自发的转帖,视频营销以直观,喜感的风格受到网友的欢迎,尤其在年轻人中,我关注视频是在胡戈的《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开始的,那时可谓红极一时,足见视频的魅力,而如今很多企业也在关注视频营销,我印象中比较深刻的是去年的七喜的系列视频广告,同样来自胡戈的手笔。
- u0 \- U( x* }! R. }/ o9 `9 O. c8 e
  
0 |6 e9 p/ X( t) G
8 [  \+ Z/ L6 b2 x" b
. Y9 L6 j, u# }1 b0 |1 H
) S8 i' `* b7 s- r0 O: |% A- B& A1 W7 o+ F' W6 U
  总结:视频的运用让人更直观的欣赏,而视频要求上需要生动、幽默、创意、惊奇,这样的视频才能引起大家的兴趣,视频先发主流视频网站,再转SNS、微博,视频构思其实并不难,好好想想总有一个适合你,比如我之前见过的一个印度的视频,视频中得人做饼真得快得让人震惊。那么如果你是做加速器的,也有自己的独立牌子,是否上传这个视频,直接在标题上写上:这货肯定是开了某某加速器的。很现代的标题,外加视频很震惊,虽然你视频跟你产品半点关系都没有,但是标题和视频的结合绝对是有效果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内乡社区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内乡社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70207996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2#
 楼主| 发表于 2011-9-27 00:06:49 | 只看该作者
 在网络营销中,手法千变万化,但是最根本的是营销你的产品,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吸引用户的眼球,生活中事物很多,同时我们学习的对象也很多,万物总无到有,万法也可归一,感谢大家阅读我的拙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内乡社区网 ( 豫ICP备12007913号-2 

GMT+8, 2025-4-17 13:17

Discuz! X3.3

© 2001-2018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