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炼钢铁,使得中国成为了全球的“钢铁生产车间”。不过,这个全球车间的行业利润和热闹却极不对等。- r' k1 i2 e2 m6 S' b
% Q; N. |- N# ~ 21世纪网据财报统计,2011年,力拓、必和必拓两大矿山的利润超过了中国77家大中型钢企800多亿人民币的利润总和。仅巴西淡水河谷一家,2011年的净利润为228.85亿美元,相当于18个宝钢,是同年中国A股上市铁钢企业合计净利润的7倍,等于A股上市钢铁公司过去5年的总利润。* v+ S* ^6 P0 i. i6 T
# a5 Y# D" j" w$ A# P0 J$ s2 C: M! \( W! W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 同花顺 16.81+0.311.88%
- 鞍钢股份4.04+0.041.00%
- 宝钢股份4.44+0.010.23%
- XD中国银2.86+0.000.00%
9 Z# B' T, I7 F9 o0 {7 q% \
' n8 ]" i. ?0 J! n* `" p
* Z- ?# R6 M) V( n
/ r6 X+ w f- h$ B( F% | 中国,这个“全球钢铁车间”曾给国外矿山带来了数年的繁荣,但随着经济的回落和盈利能力不断下降,如今显得过于臃肿了。3 f8 N$ S% G# `$ l" l2 n
4 x3 r7 j" b/ b! A( V
随着钢铁产能不断的增长,以及铁矿石一路涨价,中国市场在全球三大矿山的销售收入中占比已经超过三分之一,成为三大矿山最大的“金主”。不过,仔细算一下“金主”的账单,便知道,热闹是中国的,而利润,是他们的。
; H, u* t4 k: W* v2 ] A
3 g$ }4 i6 e9 h% ]& A- l 中国钢铁行善补贴全球 为三大矿山尴尬“打工”
! I$ ^8 f: L3 m* q0 g+ \0 B/ M2 ?2 u% a% |% |
中国是全球钢铁最大的生产国,铁矿石的需求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采购铁矿石分为现货矿和长协矿两种。现货矿即国内采购价到印度进口到港价,长协矿是与三大矿山(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谈判所确定的价格。中国对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的依赖度超过60%。4 O% T9 I& j9 ^8 z
, m" }8 {# `; U. x, K7 I8 h 据同花顺数据显示,2007年至2011年,我国铁矿砂进口金额分别为337.96亿美元、605.31亿美元、501.40亿美元、794.27亿美元、1124.06亿美元。而铁矿砂进口均价,从2007年的88.22美元/吨,上涨至2011年的183.84美元/吨,五年时间涨价幅度达85.7%。9 x q) o: Y: z# H( N
8 m3 A2 B; ]1 d6 e+ j
同样是2007年至2011年五年间,我国钢材出口金额分别为441.33亿美元、634.42亿美元、222.72亿美元、368.19亿美元、512.66亿美元。钢铁出口均价,由2007年的704.43美元/吨,上涨至2011年的1048.82美元/吨,五年时间涨价幅度为48.89%,严重落后于进口铁矿砂的同期涨幅85.7%。
7 j1 i/ i% s! N* S' s) l! k! P/ g7 i. N" e& S& f' i* j6 O/ g3 W4 D
随着近几年原料成本、人力成本等各项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A股上市钢铁企业的毛利率,从2007年的14.11%,下降至2011年的7.57%,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还继续下降至5.37%。0 J: o# l( L6 ?, F
$ A( P/ q& p9 Q 高价进口原料,低价出口成本,一直是中国钢铁行业的尴尬,这种被称为“中国补贴全球”的模式,随着近几年铁矿石价格的急速上涨,越来越广受诟病。
( n% Q9 O1 _8 K/ u: e! H; d7 d. l+ ^& D" P
去年11月,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称:“中国钢铁产业产能严重过剩,而且产品附加值极低,高价进口铁矿石,低价出口产成品,中国补贴全球,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事尽量少做。
: R+ H* b" T- |! Q" A% {0 I' r, P* C* b# m- j q
在钢铁产业,一度助长“中国补贴全球”状态的,还有出口退税政策,所幸的是,钢铁行业的出口退税政策,在2010年得到了调整。
, I4 j6 o3 G7 n, P& h7 i# S; z; [ E# y, G4 H
2010年6月22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宣布从7月15日起取消48种钢材产品出口退税,其中主要涉及的为热轧、中厚板、带钢等中低端过剩品种。
* A) d' S7 E4 \) n+ p
" x1 i' B+ D$ e* i “当时这个动作虽然短期造成了以鞍钢为首的中国钢铁行业出口减少,但是对促进中国钢铁行业调整产品结构,减少全球对中国钢铁行业的"吸血",有着积极引导作用。”一位钢铁行业分析师告诉21世纪网。
! p$ r9 v7 U( o& t9 C$ ?) I2 e& k* T, v L$ Q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钢铁行业下游疲软,高库存和产能过剩严重,产成品低价出口的现状短期仍无法改变。) n/ {3 S' r! ~: ]" {7 b* p
9 i8 z7 I1 Z j& D& N1 h5 O
今年 1-4月国际钢价指数(CRU)一路上扬 1.35%,其中亚洲地区价格指数领涨3.45%,而中国钢铁价格指数却稳中有降,降幅达 1.37%。钢材出口均价自年初以来连续四个月下跌,4 月同比跌幅 3.81%,创下 2010 年 12 月以来最大跌幅。
2 @- H$ {4 {! Z, n, q6 Q' e4 P: J$ ~& j. p5 w
中国钢铁行业虽然愈见“浮肿”,但给中国提供“饲料”的国外矿山,却赚了大钱。
+ b ]8 R* m* d
% g \7 Y, {/ }6 _0 M 即使不包括2008年力拓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数据,从2008年至2011年的四年间,淡水河谷、必和必拓、力拓三大铁矿石巨头在与中国的交易中总共获得了1530.24亿美元的销售收入。
2 K3 }4 q5 a3 H7 Z) {6 l& s
3 O; I' ]& v; S3 s+ t 而它们傲人的财务数据,不容置疑地显示着,三大矿山,站在钢铁行业金字塔的顶端,中国的钢铁行业,一时仍难以摆脱“打工者”的命运。
- \! J3 n C/ B9 z+ F
! b. w' |4 f( R% N 澳矿仍是主流 两大矿山一年斩获净利润近300亿美元0 T4 }7 ^+ c2 a
2 O$ Z R: n6 g/ m& j% b8 B 过去四年(2008-2011),必和必拓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达550.4亿美元,为三大矿山之首。! |1 \1 v9 r8 S# N
, n3 }0 k3 J2 ]8 K1 X$ e! B 2007年必和必拓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为92.92亿美元,在当年的总销售比重中还未到20%。2008年至2011年,必和必拓在中国的销售额分别为116.7亿美元、98.73亿美元、132.36亿美元、202.61美元。
% [ v: _4 `* s3 W/ }
! Z" q( G3 k4 |8 ] 2011年,必和必拓总收入为717.39美元,中国市场给必和必拓贡献的销售收入上升为28.24%。2011年必和必拓经营利润率也达到44.34%,净利润率也高达33.37%,斩获净利润239.46亿美元。 Q& v9 r2 v' u1 P. z
# B; a \% h. w4 k Y* ^% b
根据力拓年报显示,2005年时,中国市场在力拓销售收入总额中的比例仅为15.0%,为31.12亿美元。近五年,力拓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也呈高增长之势。力拓近年年报中,并无披露2008年中国市场销售额及占比,不过2009年至2011年,力拓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分别达到了105.69亿美元、165.81亿美元、201.55亿美元,中国市场占其全球销售额的比例分别为24.7%、28%、30.7%。
r x- @6 F% I& i/ m6 s3 s3 |, L# ~7 ^
2011年力拓在中国的销售额,已经约等于{词语被屏蔽}亚洲国家的总和,力拓在中国的销售收入占据了力拓亚洲市场的半壁江山。
" L% H* N1 q& G# o/ M4 M
: Z& R% M$ R: {* Q% d/ r+ ]2 ?8 m 2011年力拓年报显示,合并后营业收入为605.37亿美元,经营利润率为20.09%,由于铝业务的92.9亿美元冲减支出远远抵消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正面影响,最终净利润为58.3亿美元,与2011年142.5亿美元的利润相比,同比下滑了59%,但仍然足以“秒杀”所有A股钢铁上市公司。9 _0 C+ K2 C) q2 H) H5 S; E
4 u% ?9 @5 D+ M 巴西淡水河谷 一年净利润18倍于宝钢# a0 _9 f. e9 Z# A) K9 R; H- w! B/ v
& m- Z3 s* U2 U8 x) h, k 作为世界第一大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商,淡水河谷公司在与中国打交道的过程中获益颇丰。8 ^( w, Q+ z! M1 w4 l
! {7 v" b5 W1 D7 i: U
淡水河谷主管铁锰业务的执行董事马丁思曾对媒体表示“中国是巴西铁矿石最大的客户。我不相信离开中国巴西会更好。”
+ M, ~2 t8 ]* m* B% Z% \
. R, H4 A) K+ O$ q! B 中国市场已经是淡水河谷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市场之一。据淡水河谷在纽交所披露的财报显示,2008年至2011年四年间,中国给淡水河谷贡献的收入分别为67.06亿美元、90.03亿美元、153.79亿美元、195.71亿美元,占淡水河谷当期收入比分别为17.4%、37.6%、33.1%、32.4%。
4 Q. X$ o4 P. f2 e7 y
a( m7 X/ @: h. z; G+ q 在中国钢铁企业不断进入惨淡境况之时,淡水河谷却在不断创造新纪录,交出漂亮的财务数据。
" q0 F4 f+ Q7 t) |. `# x2 C
. C/ K0 `; H+ x5 T9 E- ~ 2011年,淡水河谷的经营收益创下603.89亿美元的新高,较上年度的464.81亿美元增加29.9%,按经调整EBIT利润率计算,2011年淡水河谷的经营利润率创新高水平,达到48.5%。,净利润228.85亿美元,同比上涨32.6%。淡水河谷在年报中预期,中国的需求还会持续增长。
' a- O" S3 v( [3 f9 u. g
3 C( Q+ k% u; v5 P# w _- J3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