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校生减少原因岂止是“少子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0 13:4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部《20 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 2 0 11年我国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再次减少,总共减少了226.87万人。这是1998年以来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规模的连续14年减少。总计小学在校生15年减少4069万,初中生8年减少1624万。(南方都市报9月3日). u, B! ?2 c' {) ]
小学、初中在校生规模减少,与我国“少子化”现象密切相关,这是实话实说,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国计划生育的成绩。但如果仅仅把在校生规模的锐减归咎于“少子化”,则显得有以偏概全、推脱责任之嫌。也就是说,小学、初中在校生规模减少的原因,绝不仅仅是“少子化”。
/ n1 J( Q) M' c- n    《河南日报》(农村版)去年曾发表一篇《农村“流生率”上升需重视 》的文章指出,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布局的改变,中小学逐步“离村还乡进城”,远离学校的偏远农村孩子,受中小学甚或更高教育的人数比率正在减少,“流生率”(流失学生的比率)开始上升,已引起{词语被屏蔽}高度重视。
1 {" z, _5 O$ v& T4 G    揆诸现实,目前农村学生“流生率”上升的原因,一是农民家长“缺心”。 “读书无用论”、“长上学不入早挣钱”、“上好学不如挣大钱”、“重上学不如重挣钱”都是“缺心”的表现,而时下不正常的用人现象更是为这些思想提供了盛行的依据。二是教育资源“缺位”,农村孩子受教育的成本(经济、安全、精力等方面)也越来越大,客观上加快了农村孩子辍学速度。三是教育方法“缺失”,再加上农村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爱优生弃差生”,严重挫伤了农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四是相关执法“缺力”。家长不履行送子女或被监护人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定义务,用工单位违法使用未成年人,而政府等有关执法部门不能够及时制止、纠正和严格处罚。五是经济条件“缺基”。目前农村经济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还没有富到可以随心所欲地拿出供孩子从小学读到大学的费用。六是周围环境“污染”。农村学校周边的治安状况欠佳,{词语被屏蔽}录像室、电子游戏室、网吧、桌球室以及农村文化市场上“黄毒”的影响,一场黄色录像或一本淫秽书刊都可以使多年的学校教育付诸东流。' k  k3 {! s% U7 \' j
    由此可见,除了“少子化”,家长不关心、学校教育不得法、义务教育落实不到位、教育资源失衡、{词语被屏蔽}风气影响等,当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在校生规模锐减不可忽视的原因。而这些,比起“少子化”,才是我们更应该深思和值得忧虑的地方。如果仅仅把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锐减归咎于“少子化”,不仅不符合事实,更是对孩子教育中家长责任、学校责任、政府责任和{词语被屏蔽}责任有意无意的漠视、弱化和放弃,是一种不负责任和有意推脱责任,不仅无益于孩子受教育权的维护,更是对{词语被屏蔽}长远健康发展的不负责任。因为相对比例较大的农村孩子的大量失学,会使中小学甚至大学中的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比例发生微妙变化,进一步拉大城乡差别,对农村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对我国长远的教育事业发展不利。同时,不论农村还是城市,学生的辍学,影响{词语被屏蔽}的稳定,影响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进而影响现代化建设和小康{词语被屏蔽}的实现步伐。0 F, e  T  i0 u  s* _7 x
    面对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锐减和“流生”问题,各级各部门要强化教育扶贫、攻坚力度,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推行均衡化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农村课程设置,改善农村学校管理,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法加大治理学生辍学的力度,将控辍任务落实到乡、村一级,依法健全和完善辍学生报告制度,一经发现学生辍学,立即查明原因并帮助学生复学;加大义务教育力度和严禁使用童工依法严惩造成学生辍学的直接责任人。

2 ~! V8 x3 D7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 踩
内乡社区网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媒体投稿和用户自行发帖,与内乡社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702079960@qq.com,我们会及时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点击进入客服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内乡社区网 ( 豫ICP备12007913号-2 

GMT+8, 2025-4-22 12:05

Discuz! X3.3

© 2001-2018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