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河的源头溪流一路跳动前行,时而汇聚小潭,时而越过小石,如一把马尾琴不时变幻调子,时而清悦时而激昂,一直向前。在夏馆镇湍源村的河西附近又汇成小潭,潭水清澈见底,小鱼成群游动。潭边静静的卧着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酷似一尊蛤蟆,一动不动的注视着河西的田地。这就是被河西人念念不忘的蛤蟆石,无论是八十高龄的老人还是七八岁的小学生,都能把蛤蟆石的来历娓娓道来。( c3 A, }7 q# e
据说西汉末年,刘秀的人马经过这里,几名随从由于连日征战加上奔波劳累,不能继续跟随队伍前行,刘秀把河西这一片良田赏给了他们,让他们就在此地生活并赐姓刘。人们每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虽然生活不太丰盈却还能吃饱肚子。在河西的北河湾处有一盘石碾,几户人家都在这里碾粮吃。有一年初夏湍河发大水,淹没农田庄稼收成无望,人们只好把几家的粮食全部凑起来,节省着维持生活。大家把一点可怜的粮食拿到北河湾碾着吃,却看见一只受伤的大蛤蟆卧在石碾上。本来人们急于把它赶走好磨粮食,可一看到蛤蟆流泪的样子又不忍心了。几个人把它带回家,清洗伤口,包扎伤口,仅剩的一点口粮也让蛤蟆吃了大半。半月过后,它的伤彻底好了,人们又把它放回河里。蛤蟆一步三回头,满含热泪慢慢潜入北河湾。
. B5 ?& P* b" I 夏末的一天,人们依然在盼着田地仅有的几颗玉米快些成熟,谁知老天忽然变脸,乌云密布,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紧锣密鼓降了下来。人们急忙回家去,这时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你们赶快跑吧,一会儿大水就要下来了!”人们扭头一看,一个蛤蟆站在背后,都惊奇不已。蛤蟆以为人们不相信它,就又张开口:“我就是大家传说的蛤蟆精,两个月前我惹怒了龙王,被石头砸伤,是大家救了我。”说完就变成了石头,大家眼里满含眼泪,依依不舍的逃到河西后坡。转眼间河沟汹汹的洪水下来了,可奇怪的是到了蛤蟆身旁却改了水道,河西的庄稼保存了下来。
' q9 ~+ b9 P3 \/ I9 n 就这样,千百年来石蛤蟆不管风晒雨淋一直在北河湾静卧着,双目注视着河西的农田。近年来,不管何时发大水,河西的农田都安然无恙。河里的碾盘石和蛤蟆石虽然历经风雨侵蚀,却还保持以前的大致面貌。朋友们有兴趣的话,欢迎随时来玩哟!
9 B- I5 \3 |( T( J" V , G8 _. c)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