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抽象的房价是一种概念,具体的房价则仅是一种现象。; T( V" E- ^* h9 c
4 e5 f: S: u( z2 U如某地的房价是高是低,这种现象并非是由有多少人买不起住房来决定的,而是由有多少人能买得起决定的。如果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那么这个资源的分配就会由价高者得。当有更多的人愿意出这个高价而获得相应的资源与资产时,不可替代性则不可能平均分配,就会依价格分配。 w% q- O! O" d7 D# z% ]
$ X" [) N, `* q5 B, G如某些官员高呼部级、局级干部的收入买不起住房时,是因为他们的收入分配中并不包括给他们实物或变相实物提供的住房,只不过这些住房可能并非私有财富,或有附带条件的财富(如转让交易的限制)。他们缺少的不是居住的权利,而是他们在追求额外的家庭财富,在追求资产的升值,请问那些自认为买不起住房的官员们是睡在大街上吗?如果不是的话,他们高喊买不起住房的居心何在,无非是梦想着多一份资产和财富罢了。! d, v5 m5 Z+ P- b
" h# Q" V( n8 t1 ?5 T
如某些年收入超过十万的白领也在网上高喊买不起房,实际他们只是买不起市中心的豪华住房,而绝不是买不起这个城市中非市中心区域的非豪华住房。即使收入没有那么高的白领也未必就一定买不起城市边缘地区的住房,无非他们觉得资产财富的价值不够高,他们更不是租不起住房、解决不了居住问题,而是梦想有更多的财富,但不愿意花更多的劳动和支付更多的钱。
) z) X6 P9 L) |9 k: i
8 |1 B' ^+ d) I! r' }+ U0 f) V如某些从农村或外埠毕业而留在大城市的毕业生,他们在原籍不是没有住房,而是他们想要拥有更多的第二套住房,他们实际是比他人多占用了一份土地资源。除了像大多数在啃老之外,还想拥有更多的独立的财富,属于自己的而不是大家庭共有的财富。% c7 k, x1 G$ Y [; f$ k4 R
/ ]* n8 V: r; X0 |# d如党中央政府希望房价平稳时,地方政府希望房价上涨以争取更多的土地收获,从而形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背后则是财政收入体制的矛盾,而与民生无关。) Y+ T: ^ B# J3 p2 B' N
2 I+ }) J* w4 t! k6 f* {- g9 ~; m
因房价而引发的现象有无数种描述,但核心的问题在于制度。如今中国能看到的住房制度文件中,一是1998年的23号国务院文件,取消福利分房,改为货币化分配,建立高收入家庭的市场化供应体系,中低收入家庭政府帮助型的经济适用住房供给体系和低收入家庭的廉租房供应体系。二是2003年的18号文件,坚持了上述的三种供给方式,只是进一步明确了中高收入家庭进入市场化、中等偏下收入的家庭政府给以帮助。此后2007年又再次强调了政府的{词语被屏蔽}保障性住房体系的建立。8 @/ V _( v4 ^! S$ d
% P; ^ w* f: \: n+ M% J如果上述制度不改变,那么中国的房价应只针对于中高收入家庭为主,并非针对于所有收入阶层,这样那些号称85%的家庭买不起商品房的估计就变成了鼓动民众反对或破坏中国现有
& h, s# L, _# |' r% _. o+ ~
" }' |6 E* X A# K住房制度的谣言了,就连称大多数人买不起商品房的言论也可以终止了。因为中央或说国家的政策中扣除福利分配的近50%的家庭之后,商品房只针对其中中高收入家庭,应由政府帮助或保障的阶层本就不在现有的供给体系之中,政府早就知道他们无论如何也买不起商品房,所以政府才给以另类补贴和帮助。
0 J: Z3 w) D0 ?8 S v7 [0 `7 q' d) Y, [6 C# O
当许多人在低收入阶段就想购买商品房时,应该赞扬他们不要政府的帮助与补贴的做法,但不等于商品房应对他们实施救助,只能说他们在希望获得更高的住房资产,而并非为解决居住问题。当他们在攻击房价与他们的收入有一段距离时,他们应更现实的重温中国现有的发展阶段和中国的住房政策。7 Q8 H' q% p7 S0 u
! `7 k( @+ ^- ?4 \, D
{词语被屏蔽}中有大量的委员、代表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与建议,但基础应先遵守中国的现行法律与制度,不能脱离今天的法律和制度对{词语被屏蔽}现象提出批评。市场中的经营主体是不可能违背今天的法律和制度的规定经营的。当法律与制度修改之后,市场自然也就会调整与规范自己的行为了。
* h( r% ?+ `% W/ X. a" O( {& ^8 Y' ~- h
当逻辑关系清楚之后,就发现房价不是魔鬼,房价是与政府的投入和政策的倾斜度正相关,高有高的道理、高有高的回报,新疆大漠中的房子便宜也无法居住,就是最简单的答案。
) I+ U' P1 m3 d& W- b% Q7 @5 D% p3 B. X
中国的房地产并没有泡沫,高低不同的价格差正是与城市的发达
1 z( h" l. v9 n$ F9 O: B) t# K( B2 @2 v: k# i- m
程度相适应的。既不能说中国的普遍资产价格过高和泡沫,也不能说民众消费不起了。大量富裕人口向城市流动,包括向大中城市流动而带动的房价不正是对户籍制度的一种挑战吗?凭什么有户籍的人就能分享城市中政府的高投入,而无户籍的人就不能用房价进行交换呢。资源的无法平均分配就只有靠竞争来取得了,而高房价正是平衡这两者之间矛盾的唯一办法。9 v% G* l2 x9 |
' J5 J/ G: I p$ U2 R6 c2 K& a% x
房价的背后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和内在的经济逻辑,看清楚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8 R3 C# p. \- W
# `/ e/ u! M7 x8 U$ N3 W) e3 T市场做好市场的事、政府做好政府的事,和谐自然就会出现了。试图让市场代替政府承担责任的结果,必然是政府难推固有的责任,反而让市场无法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 F+ g; J& H9 N1 c; l$ M( n$ f$ T: R1 F- o4 O" J: g& l6 L
不是房价出了问题,也无需过度的调节房价,而要从土地制度、供给方式、人口结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上进行系统的改革,才能最终解决好房价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