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6 J' b9 `& y# B3 `1 r1 ]
, Q3 @4 P/ M6 ]% a
8 J0 J9 W0 k1 g [" x
9 q( l" n( `( i' \
6 _+ x& i3 e; s: ?' i0 _
& I- B8 s: R; |
% F* K+ H. r( A( [& E& N
! s T; `! U m" A/ B
# S( u- d# U$ E# _1 i" x# x0 R9 N: `9 Z' b( }! O
7 |3 u _6 }: |( h! E. J: q
& Y# P; g( f r \9 W6 o8 R
2 C& G. O% U% \& b e( E
2 k# k6 p; L% C
) p+ v3 x- t! k- B$ A
. j- `* a. k2 v* m
! ]1 E9 V8 W- x5 N" J3 }, `
' b5 X& R4 n" a* A5 j2 I+ d
, R# q, e& P, j* |0 M" \+ P: ]: S
) |5 L8 \3 \3 A, O. G# Z- y
3 ^# e& ~, r0 z, g6 s
更新说明: w) `7 s E1 ^9 r2 J8 k9 i
启动菜单大调整 去除一些不常用的启动选项 ) v! U5 r; @& ^6 \
更新了全部的DOS工具5 G5 c2 D0 [) J s0 s
更新了SRS_F64 _6 \. Z3 d3 X
PE中软件大更新(有点多 不一一列举了) 并加入几个数据恢复工具
9 u8 [: I& j. x+ |1 P. }4 P菜单大调整 方便大家直观使用- [2 v" W. `% \( |+ Y; F! w
常见问题 慢慢收集更新
+ F( d( H8 D$ O- S- }! I# R为什么在光盘启动时的界面 和在U盘中的启动界面不一样?==== 因为光盘启动是以ISOLINUX引导的 U盘启动时是以SYSLINUX
, ?! O0 b9 a. S) F9 ~. t ^1 ~' B1 ?如何安装本PE到硬盘? ==== 请进入光盘根目录中SETUP文件夹中运行SETUP 详细的请看光盘根目录的说明书
$ L! D% j3 Z4 ^) { WinPE安装维护盘用法说明' j/ K0 }3 [9 a# a |* C; c, Y
一 主要特点
# d' b. V1 s$ T7 L, C! v0 k1、多种启动方式共存并互转,并准备了各种启动文件,利用UltraISO(以下简称UI)可能做成很容易变换启动方式。
8 n) `4 |* v) r0 U1 L3 U2、所带PE为独创的多模式PE,各种工具按应用分层挂载。具体分为以下四层,可根据用户选择按由低到高顺序挂载,功能逐层叠加,到最后一层,接近一般的XP。% k, z$ y; H; {( P# ]! W
第一层:内核层
$ a9 o( U$ x# V第二层:系统维护层 2 {. R2 V$ B4 q% @
第三层:网络应用层 ( K0 h5 S- f( i# D; v" L
第四层:影音娱乐游戏办公应用层
! H$ \% O: c, l. C H! Y$ } ]5 V附加层:用户自定制层
/ ]& @: i& \7 i+ ~3、PE进桌面后不用重启即可进行挂载模式切换并重新挂载。
0 r/ v( U% m# B; x4 C s3 Z4、PE外置程序包如果存在于可写介质则可写挂载,多数程序不用再解压到硬盘或内存盘,直接在Y盘运行,如QQ杀毒等。 + s7 v& D% c* Y' Q+ D7 A: \
5、PE最低可128M内存启动。
0 Z3 T9 V1 r8 @6、PE中每一个应用层为一个WIM文件,根据需要可以从高到低逐层删除。
$ r+ F6 d# O' [6 f5 O) ^- U0 y* W7、满足各种维护需要,并且在I386目录中加上XP或2003的安装文件又可做成XP或2003的安装光盘。+ ?; t, V1 u. w
8、4月5日以后的版本增加了Win2003PE并且与XPPE共享外置程序,可以完全支持Win7的安装。
! @3 z4 c" Z6 i% n, r: T9、4月30日以后的版本增加了让RAM的XP和2003均支持非RAM形式启动。
$ u; A5 G. m4 ^$ S: K10、4月30日以后的版本增加了双重可写挂载支持(即WIM文件放到一个IMG包中,先用IMDISK挂载IMG包,再用WIM组件挂载IMG中的WIM包,这样WIM挂载形成的目录或盘是可写的,无论IMG包是否处于可写介质。这样光盘中需要写本身目录的软件可以在盘直接运行,而不必解压到可写介质中运行)。6 V2 O6 u8 V" i, O# M* P
11、内核格式自由变换:ISO内核可以不作任何改动转化为IMG格式。# e1 \( U+ \, S. X( K3 K: v. }0 d
12、启动时可能选择启动优先级。
* t- D" |) D; B1 g9 g6 R; p二、文件结构) L( E; v& e, j& }5 R. w8 l/ W
1、BOOT目录:启动用的装载器及PE的装载定向文件
! a% C- f6 B) O6 _2、XLPE目录:PE内核和外置(OP.IMG)及其配置文件(WINPE.INI)。
. U' p8 f1 z& ?★注意:①内核所在的XLPE目录必须与BOOT一起存放在启动盘,位于{词语被屏蔽}盘将不能启动PE( l- w6 @9 m) ]
②外置及其配置文件可放到系统任意盘的XLPE下,但要求外置与配置文件必须在一起
4 c2 s- L1 B" U0 ^* u: Q 即在系统部署时可以将XLPE拆成两部分,放在不同的盘。
% ^/ q# n1 \7 W4 J! t% l( i3、EZBOOT目录:EB启动需要
: e- x1 |; n5 x7 l% z5 Y" q1 O# I8 V4、GHO目录:存放克隆安装文件
6 y. v* v6 I L5、I386目录:存放系统安装文件
3 s/ }2 K E! n9 {, z/ o% k W( {6、PETOOLS目录:存放补充外置! b+ V" K V& x
7、SETUP目录:存放PE安装工具
, T7 D# y6 @4 a, Y( Z8、SRS_F6目录:存放SRS_F6工具
* q# Y7 v4 i! H6 l2 u- e& P9、TFTP目录:存放TFTP32工具,可以不进入PE而将本ISO光盘变成网启盘。
( b! c# O. m7 {- H# K% F10、WXPE目录:非RAM方式PE内核。% ^; m) B4 i( N
二 本PE安装方式6 u0 d. Z: ~8 f' ^: t6 Y! ` a
㈠ 硬盘安装:% j5 v8 i# y; d" J! g
1、自动安装【适用于:全新安装、非破坏安装】+ i) S( V- f: f. G3 v* o
直接使用setup下的安装程序pesetup进行安装。' H; H9 C. k J, R/ F
2、手工安装【适用于:全新安装】+ Y0 Z3 y: w* e: t/ P* d, @
①用虚拟光驱装载以上ISO安装包,找到GHO目录下有一个最小克隆镜像PE_DOS32.GHO。" t: Y; o9 k& f( _5 a
②用ghost32将这个文件克隆到目标盘) W1 g7 E/ R8 X7 \
③将安装包中的XLPE和boot目录拷贝到目标盘中。5 v/ S: p4 o5 L
④再将boot\XL_ldr*.bin拷贝到移动盘的根目录。
9 q1 |# e0 g$ k㈡ U盘安装/ ^& w& M0 D4 |! j4 H1 `8 ^5 j
第一种【适用于:全新安装】:直接用UI将本ISO用U+方式写入。
7 H# u- f: X9 n% X |9 A6 \" P第二种【适用于:全新安装、非破坏安装】:使用安装程序按提示进行操作。如果U盘原来不是启动盘形式,请一定要格式化并在格式化时选“创建一个DOS启动盘”。
0 Y9 {6 g. S5 y3 S3 \0 j第三种【适用于:全新安装】:用UI将GHO\USBZIP_PLUS.IMA以U+方式写入,再运行安装程序拷文件(选不格式化,不加引导方式)或直接手工将安装包中的XLPE和boot目录拷贝到目标盘中、boot\XL_ldr*.bin拷贝目标盘的根目录。$ g: X/ Z( H( K* p, l
㈢ Usbcdrom安装(这里主要介绍量产方法)5 v( U. u' h: h2 R* N, u
可以采用两种方案:4 N6 m& Z3 C d$ k3 Y
1、整体量产,即将整个ISO文件量产为UsbCdrom。7 o1 }4 x q- p3 B3 B
2、如果经常更换外置,可以将ISO中的外置XLPE\OP.IMG、WINPE.INI从ISO移出到硬盘,量产完成后将这两个文件放到usbhdd的XLPE中。
3 U8 b4 L/ }9 n. y# ?㈣ 移动硬盘安装
8 n/ \0 n" ?. K% l' J0 p; q1、完全按上述硬盘方式进行。1 D1 w+ r6 r M- w0 {
0 X4 N8 f# q& r. U0 S* o6 \4 Z8 J
- L$ t. D: w7 ]* f% B; Y) t. R6 o! X! d
---------------Webpig--------------------
( t. B3 T/ a0 M4 D8 T& Z& f采集助手使用说明- v' j' m9 Q- [9 i0 ~6 J# p
---------------webpi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