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举措。
& i. M3 g5 F5 @8 R2 F; A 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近年来特别是去年频繁发生的严重洪涝干旱灾害,充分反映了水利“基础脆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突出问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突出强调要加强水利,{词语被屏蔽}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水利建设迎来了更好的发展机遇,水利建设任重道远。
. O! D" p, C0 ?5 a M/ Y+ C2 ^ 2010年,水利局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有力领导下,在上级水利部门大力支持下,系统上下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突出以人为本的宗旨,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弘扬干则必成的作风,全力服务“三县”建设和“八大”产业。发挥行业优势,借助项目平台,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使全县水利事业保持了发展加快、管理加强、能力提升、保障有力的良好态势,也是我县水利发展史上工程类型全、建设规模大、投入资金多、质量效益好、发展速度快的一年。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荣获南阳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兴水杯”十二连冠,继2008年又连续两年再夺省“红旗渠精神杯”;项目工作,争取资金处全市领先县(市)。水库除险、安全饮水、节水灌溉等单项工作被省、市作为示范典型推广;服务县域经济工作,被市委授予“全市基层满意涉农部门”;防汛工作,荣获市“防汛抗洪抢险先进集体”;党建工作,被市委授予“全市五好基层党组织”;移民工作,荣获“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先进单位”;卫生创建工作,被省爱卫会授予“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被省水利厅授予“全省水利系统文明单位”、“全省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年度水利工作又获县多项殊荣,目标管理被授予先进单位;争取政策性项目被授予先进单位;招商工作被授予先进单位;创优工作是全县6个获奖单位之一。
$ K4 U/ n* E7 b; r" Q
水库除险全市领先
% K7 t6 z+ t( _ 内乡县共有中小型水库48座,其中中型3座,小一类9座,小二类36座,都不同程度存在病险问题。2006年以来,水利局瞄准中央水利投资重点,抢抓机遇,先后争取并实施了打磨岗、泰山庙、斩龙岗3座中型水库和王庄、庵山、庙湾、吴沟、油房、西沟等6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资总额达1.1亿元,是全市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最多、投资总额最大的县,也是全市进度最快、质量最高、标准最高、竣工验收率最高的县,赢得了各级领导赞誉:并在2008年4月代表全省中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接受水利部检查,{词语被屏蔽}驻水利部纪检组长张印忠同志对我县水库除险加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2009年4月、12月全市两次现场会先后在我县召开,观摩学习建设经验;平顶山市水利局组团来我县学习建管经验;2009年5月8日至9日,水利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检查组莅临河南,省水利厅指定到内乡观摩、座谈,推广我县做法。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建设管理局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被省水利厅授予“先进集体”。
$ q9 o$ i% V7 N# P( n 饮水安全打造精品& _# B4 M9 D# { v
全县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共有39.6万人,分别为高氟水、苦咸水、污染水和缺水人口。2006年以来,针对浅山丘陵区,群众居住分散,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水源严重不足,建设不易且建后管理困难的现状,水利部门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创性地提出了“一乡一厂、辐射集镇、局控产权、公司管理”的发展思路,探索出了一条规模化、产业化、跨村、跨乡镇,区域推进的建设新路子,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5年来累计完成项目资金6028.5万元,解决了全县15个乡镇76个行政村13.1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和5所学校0.2万名师生饮水问题,同时辐射解决了项目区外1.7万人和1.2万名师生的饮水问题,新建集中供水工程32处,成功打造了马山庵北、茨园,余关东王庄、王店、师岗、大桥、七里坪7处万人以上水厂,由局属二级单位经营管理,成立了77个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解决了传统的重建轻管问题,保证了工程长久发挥效益,这种做法在全市推广交流,得到副省长刘满仓的充分肯定,水利部也在几年来摸索总结的基础上,于2010年提出了万人以上规模水厂建设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