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0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5部获奖作品正式揭晓。部分获奖作家接受了《文艺报》采访,畅谈了各自的获奖感受。2 s4 L+ c* `" d9 j7 ~
( n9 c" I& }* I" H. {. d
8 t& u6 W, e+ `5 k$ b
# S2 H7 ~( h( E1 B( T+ c; l9 G4 c, B* w; } J# g8 o
张炜历时20多年创作完成的450万字的长篇小说《你在高原》,共39卷,作品表现了作家对于人类发展历程的沉思、对于道德良心的追问、对于底层民众命运和精神深处的探询、对于自然生态平衡的关注等。《你在高原》能够获奖,张炜首先感谢读者和评委的信任鼓励,这种信任对写作者是非常重要的。张炜认为,由于名额及{词语被屏蔽}种种原因,那么多好作家好作品没有入选,真令人遗憾。当然,一切都得交给时间去检验。在这样的物质主义环境下,评委能坚持公开投票,能挺住,也需要一种勇气。6 n: z& O3 ^8 K- a
, q8 F+ J8 ~) v3 t$ |# Q
8 K7 c& w0 U0 t5 ?- V9 r8 u张炜2 z: s9 D, O) t1 O# R
! I1 ^' W- B' [7 {" B2 X9 |4 c/ O& }+ T+ t4 C Z( X! R
0 ? `$ t8 B7 G" x0 [0 d5 Y% s$ M# e/ ?0 P: [2 v) d; B
张炜表示,今天的文学写作对于数字时代,已经不是简单的迎和与反抗的问题了,而是到了全面认识自身的危机与困境、突围求生并进而重新赢得尊严的时刻了。这里必然需要讨论方法和手段。数字时代的文学不会是凭空出现的怪胎,不会是全新的物种,它只能来自传统文学,却要求写作者更加深入理解和秉承传统的精髓;它也只能对应自己的时代,却要求写作者不是跟从和接近,而是从形式到内容,进一步与数字时代的一般化呈现方式拉开距离:内容上保持和强化批判的锋芒和力度,形式上突出其异类品格。比如我们不能以第二三手的生活资料作为判断的依据、更要防止它成为情感的源头,对虚拟和习以为常的传播时刻保持戒备。比如我们需要重读十九世纪的那些令人迷醉的大师,对于传统中的精华,给予更深刻的理解和不同的吸纳。同时还要重新认识整个现代主义过程,对其有一次更冷静的盘点。“伟大的文学传统需要再生和淬火,而不是摈弃”。有读者说,喜欢《你在高原》,是因为它让人们看到了信仰的力量,看到了中国作家对文学的坚守。张炜用“马拉松长跑”来形容《你在高原》的写作,由于《你在高原》很长,他需要在二十二年的时间里持续劳动。有些意绪和境界适合短章,有些则要求长卷。张炜说,到现在为止,《你在高原》是他最复杂、耗费心力最多的作品,只有完成它,他才能开始新的写作计划。接下来,想先沉静下来,总结这次“马拉松长跑”的得与失,在呼吸平稳的状态下,写出新的中短篇和散文作品。
3 N/ o% x; ?! t3 M; j, t- [9 f
7 e& t4 X* ]+ k7 f# P
5 ]- L2 P- d1 Q; ]7 s9 Q8 o8 b$ P6 G+ h# I) y) o
( u/ N8 i% |- W j) a. P3 Q
刘醒龙的获奖作品《天行者》围绕一群民办教师“转正”这一主线,叙述了当代中国乡村知识分子令人喟叹的生活与命运。刘醒龙表示,对于这次获奖,他要感谢在一切都用市场因素作主导的环境里,依然对文学充满理想的广大读者!感谢在某些价值观很可疑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坚守文学之文学性的评委们!他告诉记者,他的一个朋友得知《天行者》获奖后,几乎都流泪了。他对这部小说的评说正如很多读者留言所说,《天行者》写出了世道人心,写出了中国之痛,表现了文学的良心。这样的作品获奖,也是{词语被屏蔽}对文学的一种期待。
) v8 [! ]- `; T8 ]& Z$ J" N9 R
) y9 U K4 Y$ ?9 I9 G+ ?9 @
3 V2 T6 T6 G% n$ K2 B5 b# m$ U' ^刘醒龙
# c& k5 [$ F) X) |- {( H7 L* c. K5 v* ?1 y3 C
& K8 y% W7 [/ M3 n
' j2 F! r9 j* [' s1 r' x& `
# W! v& }; |# y5 W" D6 |
刘醒龙认为,这一点,或许正是今天文学的力量所在。刘醒龙说,文学的生命力在于她所独有的文学性。目前,刘醒龙手头上正在写一部长篇。他表示,完稿后,会静心思考一段时间。6 K! V/ |6 f5 x
9 N: J5 ~* j; s
4 T% X q5 S0 Y: s! e+ A* ~& G9 c' H. n& H; i
- r# W9 N) K1 P% e0 N9 j
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蛙》是莫言酝酿十余年,笔耕四载,三易其稿而完成的作品,讲述了一位乡村妇产科女医生50多年的人生经历。莫言曾自称,《蛙》在自己的写作历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自己比较满意的一部作品。“因为这是一部开始执行自我批判的作品,是我提出的‘把自己当罪人写’的文学理念的实践。谈到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莫言说自己“很高兴”,感谢评委们20多天的辛勤劳动和对文学艺术高度负责的评奖态度。他特别谈到了作为参评作家,对此次茅盾文学奖的评奖过程也格外关注。莫言说,此次评奖试行实名投票和评委投票情况公布制、大评委制,提名作品、评委名单和评选日期提前公布、各轮评选结果即时公布、纪检和公证监督等制度,使得评奖过程公开、公正、透明,对茅奖评奖的改革有积极意义,自己作为获奖者也感到很自豪。
! E' o8 _9 k( O, t, k2 c8 \4 N* ?: e- T" [2 w* i" a9 ^4 V
- e X' m+ @4 g: ]# X- I
莫言
* A+ c8 Z! R$ z% s
; |; ] M, C" [) _) w0 j
: J" O. {3 q# h& o
- Z* s# s ?( ]& M6 {, A5 k- G/ V; b- { m+ W3 z7 C4 H
莫言表示,获得茅盾文学奖是对自己作品的肯定,也会对今后的创作产生新的动力。
F9 F2 E+ ~8 G! A( }$ X1 j
: K: k& L/ c- c' G, {# N 截至发稿时,记者正积极联系《推拿》的作者毕飞宇和《一句顶一万句》的作者刘震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