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5 21:12:45
|
只看该作者
民族人口: v0 Y( }6 v$ S- l* M4 ^" [4 y
东干族新娘: r" C. _( |" U1 o7 N# W
中亚东干人与吉尔吉斯、哈萨克、俄罗斯、乌兹别克等民族居民同甘共苦,共同走过了120年。现在他们主要生活在3个新独立的国家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并为这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及{词语被屏蔽}各方面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据1999年人口普查统计, 吉尔吉斯斯坦东干族人口为51766人,在哈萨克斯坦为36900人,两国共计约88700余人。我们还没有关于乌兹别克斯坦东干族人口的统计数字,但估计不会多于25000人。这样,中亚东干族总人口约有115000人,这一数字与东干族刚刚定居中亚的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相比,增加了10倍。 从1999年吉尔吉斯斯坦人口普查结果看,东干族人口的85%分布在楚河州。楚河州和比什凯克市的东干族人口是东干族人口总数的91%。另外一些地区的情况是:伊塞克湖州(主要是伊尔德克东干乡与州府卡拉科尔)有2948人,占东干族人口总数的5.7%。也就是说,东干族人口的97%生活在楚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州。此外,奥什州东干族人口为742人(占东干族人口总数的1.4%), 纳伦州东干族人口为399人(占0.8%)。[1]
( m1 O- `/ ^$ B5 C( X& h) W# c编辑本段民族语言
6 M$ L7 E# K9 ~0 }1 m 东干族使用东干语。现代东干书面语言是以甘肃方言为基础方言,以甘肃方言的语音为标准语音,以20世纪40—80年代东干族作家创作的东干语文学作品为标准语法规范的现代语言。东干文在经历了阿拉伯字母、拉丁字母形态后,至1954年演变为以斯拉夫字母为基础的文字,并使用至今。 东干族语言中中有不少阿拉伯语、波斯语及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 [r]音的借词,所以,在其语音系统中多增加了一个颤音[r]音位。东干语有三个声调,在东干文字上不表示出来。东干语与汉语普通话相比,还有不少差别。例如东干语名词中有“数”的语法范畴,名词通常在其后加上附加成分-mu表示“们”,在普通话中“们”只能加在表示人的名词后面,但在东干语中,表示物的名词后也可以加-mu(们)。另外,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那么多的俄语、阿拉伯语、波斯语、吉尔吉斯语、哈萨克语借词,但在东干语中却有许多。 东干族是中国回族的后裔,其主要来源是19世纪末回民起义失败后的残部迁居中亚形成的。在120余年的历程中,由于生存需要和受教育的结果,使这个原本使用单语的民族群体渐变成了一个多数人能够使用两种以上语言的双语民族,并且由于语言环境和教育的原因,部分东干族丢失了自己的母语而转用其它民族的语言。同时,双语化进程中强烈的民族意识凸显出来,又使东干族认为东干语这一从语言学特征上讲的是汉语西北方言特殊变体的语言就是东干族(回族)自己的民族语言,因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语言观。[1]
1 j5 k' d% r) B$ h# X8 V: D6 i编辑本段民族传媒
* |8 F! c9 m" C( w/ h 东干人早在1930年代已拥有自己的报纸。1932年3月6日东干人创办首份东干文报纸《东方火星报》,1965年时为纪念十月革命50周年,报纸易名《十月的旗》,以周报形式发行,1986年再易名为《苏联回族报》,1991年苏联解体后,变成今天的《回族报》,书写时仍以斯拉夫字母作拼音文字。
1 M; r: {' O" {( J; m8 ^+ b编辑本段民族教育, ^/ n; B+ f9 S) l$ x
初期* |, S! ^ \, a9 c; s
东干人入居中亚初期,在教育方面保留了西北回族所特有的宗教教育形式。一般东干族子弟主要在清真寺学习宗教知识,并研读阿拉伯语及诵读《古兰经》,以成为能适应宗教生活的普通穆斯林。后来虽然在阿历克山德罗夫卡、(属吉尔吉斯斯坦)、伊尔德克、(属吉尔吉斯斯坦)、卡拉库努孜(今哈萨克斯坦马三青乡)等东干乡庄建起了几所普通小学,但只有少数富人家的孩子进去读书,大多数贫苦东干族家庭的孩子仍然被关在学校门外。 [3]8 p1 A- M! i2 F' k; j* w* c E
十月革命之后
6 K7 H, g# E2 c m e 只是到了俄国十月革命以后,东干劳动人民才有了上学读书的机会。但在东干族中普及教育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东干人使用语言的特殊性和东干群众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所以,建立东干族学校之初最大的阻力是没有教师,培养师资力量成为当务之急。在苏联政府的帮助下,1919年在吉尔吉斯斯坦专门为东干族青年组织了一个师资班,这个师资班的学员成为中亚东干族学校第一批本民族教师。以后,苏维埃政府又陆续选派出一些东干族青年到塔什干、列宁格勒(今圣彼德堡)、莫斯科及其它城市学习。按照苏联{词语被屏蔽}中央委员会的决定,从1929年起,在列宁格勒办起了一个四年制学习班,以培养东干族干部及东干族学校教师。1932年,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府阿拉木图成立了东干师范中专。以上这些学校培养了最早的东干族学校本民族教师。从1921年起,苏联政府开始在东干族聚居区筹办东干族学校。到1928年底,在伏龙芝(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阿拉木图、托克马克、普尔热瓦尔斯克等城市及卡拉库努孜、伊尔德克、阿历克山德罗夫卡等东干农庄都办起了新式东干族学校。 [3] 学校办起来了,但在传统观念束缚下,东干族妇女仍然不能进学校读书。由于传统习俗的影响,当时东干族妇女连出门都需要有人陪伴,一个人单独外出还会遭人非议,若出来读书或工作更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十月革命前东干族妇女几乎全部都是文盲。中亚地区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为了吸引东干族妇女走出家庭,投入到学习和{词语被屏蔽}生产实践中,在每个东干族乡庄都成立了专门的宣传站和妇女扫盲班,在群众中宣传妇女受教育水平与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的关系,并组建了妇女苏维埃以帮助她们提高文化水平,同时建起了幼儿园和托儿所以减轻东干族妇女的家庭负担,还在阿拉木图、托克马克、伏龙芝等地成立了缝纫班,组织她们制作东干传统民族服装。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东干族妇女开始冲出传统观念的束缚,走出家庭,走向学校、工厂或农庄,这在东干族发展史上是空前的,对东干族{词语被屏蔽}的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到1936年,东干族妇女的识字率已达到45%,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基本消除文盲。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当大批男性走向前线的时候,东干族妇女承担了东干族农庄全部的生产任务,表现了非凡的创造能力。
( A0 b/ w4 }5 u8 s/ E4 M. O" s* L普及中等教育
; Z$ a& R8 A" h: N5 h 随着教育的发展,在东干人中逐渐普及了中等教育,并培养出一大批教师、医生、农艺师、机械师、工程师等专业人员,有些人还成为著名的专家、学者。据1976年全苏人口普查,当时,中亚东干族中有副博士以上人才40名,博士4名。这种比例(即1万名东干人中一名博士、1千名东干人中一名副博士)在当时全苏120多个民族中居第一位。 可见回族后裔——东干族的教育水准和学习能力之强。 伴随着东干族知识分子队伍的扩大,东干族各种专业人才遍及全苏各地,但主要集中在东干农庄,直接为农业科技、畜牧业等生产部门服务。如在马三青东干农庄,1972年就有90名大学毕业的东干族农业专家在那里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该农庄的大学毕业生已达500余名,占劳动力总数的1/4。如今在东干农庄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几乎都是大学以上学历,他们在生产建设和文化建设岗位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 [3]+ |' u! M0 n3 h+ T$ s6 J; c
编辑本段民族习俗
/ d0 X% J* Y1 q) `, Q" D. f1 D( Y 东干人信仰伊斯兰教,最初移居俄国时,逊尼派的陕西籍回民与苏菲派门宦的甘肃籍回民各行其是,以后逐渐趋同。现均属逊尼派,信仰虔诚,遵守哈乃斐学派教法。白彦虎在世时,东干人即在七河地区修建了40多所清真寺,均为中国建筑风格的砖木结构。生孩子后请阿訇取经名。生活中严格禁酒,不食禽鸟飞鱼类,严禁吃猪肉。清真寺的阿訇有东干人、吉尔吉斯人、乌兹别克人,他们在群众中普遍受到尊敬。东干人的名字男性一般为哈桑、阿卜杜拉,女的为法蒂玛等。姓氏则以“马”为主,按照中亚人习惯,男的称阿卜杜拉·马基耶夫,女的称法蒂玛·马基耶娃。100多年来,东干人既能与周围的民族友好相处,适应当地的一些风土民情,又能将中国回族文化中的习俗、语言保留下来。如喜食面食,仍用筷子吃饭,食品也保留原来名称,如莲花白、黄瓜、凉粉、卤面、面片儿、馍馍、胡椒等。大多数东干人都能讲简单的汉语,语调中仍有纯朴浓重的陕西、甘肃方言和一些北方汉语成分。结婚时讲究嫁妆、彩礼、闹新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