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n8 {- E: T8 x( K) B) e: r/ ?( d
在本系列语法解密的第三篇,我们聚焦于另一个语法难点:补语。在上课过程中,我们也会接触一些比较简单的语法现象,本以为非常简单的补语,大家的迷茫却惊人的相似。说相似,是因为大家的回答是那么的一致:补语就是补充说明。但这个定义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没有生产力的定义是无用的。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用浅显的语言,简单的例子,帮大家征服这恼人的补语。
3 l$ j }/ n/ o, U 先举一个例子:I told him to come. 我们知道to come是补语,补充说明him,但如果我问,为什么要补充说明him,它缺失了什么需要to come来补充呢?在北京新东方新概念的课上,很多同学都陷入了迷茫。我们多看几个例子(以宾语补足语为例):
0 ?$ C1 }( h/ S7 d' x ? 1. I made him angry., R5 b) n- n5 N) } z
2. I found the classroom empty.4 {' ~+ b; Q" F. d- E
3. Please call the students back at once.
5 _/ P3 w* p T 4. I found her waiting there.4 C% [9 f* V5 M' E' N5 l
5. We hear him singing in the hall.3 M9 a A4 D1 S! {; R
6. He saw his face reflected in the water.
1 M0 b9 H Z# T- F% ?; J z! b' y( g 7. I told him to come.
' e/ E; l9 X* Q2 R; k& q3 m, O 8. I felt my hands tremble.
, u) C0 t: f2 N5 M& T 9. She likes her children to read newspapers in the reading room.( J4 y" H K% n$ Q" D6 F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划线部分和它们前面的词(句子的宾语)统统都具有逻辑主谓关系,而这种逻辑主谓关系是由谓语动词作用于宾语造成的。所以我们可以给补语下个比较实用的定义了:谓语动词作用于(使得或感受)宾语的结果。比如第一个例子中,他生气了,是我使得他生气的;第二个例子,教室是空的,是我感受到这一事实。要想把补语弄清楚,我们必须先清楚两点:1. 谓语动词和宾语的关系; 2. 逻辑主语。
- C- v2 W Y# N( b. d* M) c& \0 @ 上面我们谈的是宾语补足语,那什么是主语补足语呢?
: i( @0 S% j O4 Q 首先,如果含有宾语补足语的句子变成了被动,那么宾补就成了主补:He was told to come. 可以看出,he受told的支配,to come 和he 是逻辑主谓关系,所以此时的to come是主语he的主语补足语。
: e; {0 m7 Z0 l- R 还有一种结构无需变形就直接含有了主语补足语,即我们平时说的“主系表”结构:
2 Y" [ s( s/ J# _ l2 I/ s1 j 1. I am happy.8 y# ^2 `2 |3 z+ E0 [
2. The man is a doctor.% _! s+ S3 }" ^- w- l" j: g
3. He seems to be angry.( P8 S# K8 p1 W' f7 U$ L
上述三个例子里,划线部分都说明了主语的状态或身份,故它们跟主语是具有逻辑主谓关系的,属于主语补足语。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语法书都把“主系表”叫做“主谓补”了。
- J% D+ }6 S! z# d" _. b! ~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说法不是很严谨,因为在主系表结构中,其实有两种情况:1. 主语不支配系动词;如:The man is a doctor. 2. 主语支配系动词: The leaves turned brown." K V- u' f) `/ p
只有主语支配系动词时才可以叫做“主谓补”,其它的我们还是叫做“主系补”比较合适,或者我们老老实实的把他们叫做“主系表”。
0 o% [, {% l0 m) \- b 补语是很重要的一个语法项目,能让我们的写作更加具体化,更加有血有肉,谁尽早掌握它,谁就能尽早受益。还犹豫什么呢?
4 r5 Q U9 O! p8 I; {
2 o' y2 a+ {% }" r7 y |
|